•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爱情神话

    爱情神话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22

    主演: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周野芒,黄明昊,王影璐,宁理,张芝华,吴冕,冯玛娅,哈姆扎·穆罕默德·纳吉·萨拉米,孙思瀚,赵胤胤,卫莱,赵国云,杨蔚岚,白红卫,史航 

    导演:邵艺辉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爱很难

    • HD

      私人课程2020

    • HD中字

      变身小姐

    • 正片

      爱你,西蒙

    • 365天今时之欲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更新HD

      双世青蛇

     剧照

    爱情神话 剧照 NO.1爱情神话 剧照 NO.2爱情神话 剧照 NO.3爱情神话 剧照 NO.4爱情神话 剧照 NO.5爱情神话 剧照 NO.6爱情神话 剧照 NO.16爱情神话 剧照 NO.17爱情神话 剧照 NO.18爱情神话 剧照 NO.19爱情神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离异多年的画家老白(徐峥 饰)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同样离异,带着一个孩子的李小姐(马伊琍 饰),老白对李小姐一见倾心,可是李小姐似乎对这段感情有所顾虑,一直止步不前。老白在家里开设了美术班,教成年人画画,格洛瑞亚(倪虹洁 饰)是他的学生之一。热情奔放的格洛瑞亚虽然已经结婚,但是丈夫远在国外常年不回家,她似乎对老白有着超越了师生的感情。  蓓蓓(吴越 饰)是老白的前妻,两人虽然已经离婚多年,而且是蓓蓓背叛了老白,但老白的母亲还是希望两人有朝一日可以复婚。在上海的弄堂里,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徐拉开序幕。

     长篇影评

     1 ) 是爱情神话还是爱情公寓

    在上映几天口碑爆棚后再看这样的片子,结果就是一上来就充满了期待。几个文艺中年男男女女喝喝咖啡做做饭唠唠嗑,再加一些狗血一些满不在乎一些犀利吐槽,听起来就像是我这种伍迪艾伦侯麦党会喜欢的电影啊!事实是在看之前也确实看到的都是上海伍迪艾伦这样的评价。于是约好了女性朋友,准备好了一起看完后获得欢乐的共鸣和愉快的对于男女关系的延伸吐槽,而结果却是,看完后愉快地进行了对片子本身的吐槽。。

    我当然不能说是不喜欢这部片子的。观看过程中的直接的笑点和爽感也是有的,但是只要走出电影院那个场域,就发现我对它的期待远超于此。

    我非常能get这个片子想要反套路、反性别刻板印象、反俗气的意思,也当然能get到她几乎所有的吐槽点,但就是get得太轻易了,因此显得浅和直白。让女性角色说出那句“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会犯的错误”当然会让人会心一笑,但这和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演员直接给你甩网络段子有什么分别嘛。都说这是爱情小品,但也不能变成真小品是不是。讲到这里我突然浮现了贾玲在春晚舞台上讲这个桥段的画面,耳边甚至仿佛听到了罐头笑声。。(也太合适了!)

    这种真小品的感觉,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反俗气的核心主要是建立在简单性转之上的。太过明显懒得举例先不展开了。

    此外,这部片子的徐峥味儿也太重了,我甚至感觉到魂穿了囧妈,徐峥本色出演了他最喜欢的角色,除了懦弱之外没什么别的毛病,会画画会做饭会照顾人不计较乐于付出还有幽默感(甚至还要暗示床上能力好到让人愿意付费??)这样一个无可挑剔的男性角色恰恰是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这到底是徐峥自己的自恋yy还是导演构建了一个理想男性的形象?我感觉我完全无法分辨了。但不管是哪种可能性,这都离片子本身想彰显的犀利气质相去甚远,因为这使得充斥在片子台词里的对于男性群体的所谓吐槽显得那么轻飘飘。这也是小品感的来源。

    她好似吐槽了男导演,好似吐槽了某种被大众吐槽很久的男性油腻思维,但本质上她不敢冒犯任何一个人。这一点是最不伍迪艾伦的地方了。她只敢对着天空开炮,但是具体到角色本身,她甚至让处于槽点漩涡中心的男性不但丝毫不被冒犯到,还开口说出了我替他们道歉这样的话。这太讨巧了。因为这不但让女观众有爽到,更巧妙地给了男性观众代入徐峥角色的角度,觉得自己和那些被吐槽的男的不一样,当然也不会被冒犯到。皆大欢喜。——多说一句,想象一下如果杨笠一边说普信男不行,一边台上有个男性搭档随声附和说,对,他们真的不行,我为他们向你们道歉。那结果可想而知会多么皆大欢喜。空气中充满快活的气息。

    我必须要再声明一句,我并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就希望看到在屏幕上出现激烈的性别冲突,但,导演本人主动要把这种性转话题挑明了抛出来但又将将好落在了最安全的点上,我是应该说这种做法是聪明呢还是取巧呢?展现一个有缺陷的可笑的男性形象并没有那么可怕啊,其实不用那么讨好的。

    在这种取巧之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很难被察觉的油滑存在。

    作为一部女性导演的强调女性意识的片子,它远远没有触及任何真正的问题。当然有人要说,为什么总要提女性意识啊累不累。可这就是本片的重要立足点啊。如果导演自己不是要标榜这种属性,又怎么会专门设计一个架空感十足的场景,让男主角在女主角的批判下替男导演道歉呢。

    再说女性角色,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里面的三个女性角色的反套路设定,两场饭桌戏就存在着很明显的反转,你们以为我们女性看上同一个男性后就会勾心斗角上演后宫戏了吗?我偏不。我就要让你们看到我们女性也可以大度地做朋友。突然间大家就其乐融融手拉手坐在一起了,感觉像是欲望都市突然跑错了老友记的片场。可是拜托,老友记里莫妮卡和菲比看上同一个男的也要明争暗斗一整集的(直到发现那男的根本不行才重归于好hhh)。那才是真实可爱的关系呀。这部里马伊俐和倪虹洁急转直下毫无芥蒂的其乐融融(才见了一两次!),倒让人觉得俩人坐在一起的寒暄和笑容显出一种虚假来(总觉得下一幕就要捅刀。。),再补充一句,你要是真的讽刺这种虚假我也能高看一眼。同上,这里也不用这么讨好的啊。。展现真实的嫉妒也不会冒犯到女性的。

    更不用说马伊俐和倪虹洁两个角色的性格,稍微想想她俩不应该是互相看不上的吗?就马伊俐这种内心清高(甚至有点装腔作势)的人设(无论男女),都应该和倪虹洁这种市井气(且婊在脸上)的人设(无论男女)彼此看不上(再加一句防杠声明:这两个角色都很可爱我很喜欢)——起码在刚认识的情况下。这种看不上或者说冲突是来自于本质的气质不同,根本不用担心展现这种矛盾会显得“雌竞”显得“女的小气”啊。

    我感受不到这种友情的真诚,相反感受到导演刻意为了彰显这种超越女性刻板印象的反转,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要了。如果能有一些展现两个人之间从瞧不上到互相欣赏、探讨人生、达到了对对方的理解和认可的情节,那会动人很多,甚至可能可以真正把女性意识的部分立起来。但现在这样太过于目的性的情节处理,完全失掉了行为的根基。从关系的冲突到关系的建立难道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吗?导演你用了那么大篇幅讲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从冲突到建立的过程,又用那么大篇幅讲两个男性角色之间产生冲突又修复的过程,那对于两个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建立怎么就没有任何耐心呢?女性之间的关系只配得上这么单线条的片面呈现吗?这能不能从某种方面说明你所谓的女性主义只是某种表面的说说而已?

    还有啊,当朋友了就当朋友了,凭啥两个妹子变成好朋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徐峥办展还不收钱啊,是为了性转说明我们女的不但不靠男人还比男人能干嘛。但这也没有根基啊,就算性转,两个男的同时喜欢上一个妹子,也不会相谈甚欢地一起去支持妹子本来就算不上事业的事业吧?既要性转,结果又抛不下男性中心的立场,这就是简单性转使人别扭的地方。如果说最后俩人成为朋友了,是倪虹洁帮马伊琍办了她事业里想办而办不成的事,那还能让人爽一点吧?

    总而言之,似乎所有的角色都是为了让导演输出她想输出的话而已,而这些想输出的话,也都是网络舆论的基本盘(女性也可以不负责任、女性也可以渣、男性也可以化妆、男性也可以靠女性的资源等等),并不独到和深入,甚至稍微往下追问一点点,就发现其实你并不知道她想输出的是什么。

    作为一部唠嗑片,甚至也没有触及任何一点关于存在、关于迷茫、关于焦虑和危机的内容,只是为了拼凑着输出一些单线条的东西,造出一些浮在表面的人物。

    而或许我应该转变一下期待,就当作喜剧来看呢?但是就算放到喜剧的框架里,这也是比较肥皂的那类喜剧。并不是莫名其妙把老乌写死掉就可以达到喜剧的本质是悲剧那种层次的呀。

    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我之所以看完这么多天后都抑制不住和朋友吐槽的心情,是因为我期待看到伍迪艾伦或是侯麦或是哪怕一点点费里尼,没想到只看到了一部浓缩版的爱情公寓啊。

    是的,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一下子意识到那些套路、拼段子的风格和抖包袱的节奏都那么情景喜剧。爱情公寓当然也可以有人喜欢,只是我本以为这部片子这么努力要和别人不一样,但没想到却比别人更浅薄。

    再多说几句关于小红书式的上海的部分。这当然是最让我不自在的地方。上海本身的精致当然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导演竟然对小红书毫无批判并且主动投身其中,again,我期待一些犀利的东西但是失望了。这让我想起了导演之前写过的那篇上海约会指南,有兴趣的可以翻来看看。她有一种,既要展现犀利的吐槽、但是又抑制不住地真的很喜欢这些精致消费主义,这种别扭存在。当然可以在生活里喜欢上海的洋气,但是呈现在文艺作品里,一丝讽刺都无还显出对消费主义和有产阶级的赞美,就显得还是。。肥皂了点。。

     2 ) 老白是怎样一种存在

    前情:在做后期的时候,我和作曲老师想创作一首属于老白的歌,他希望我写点东西描述一下想要的感觉,而我对角色的感觉也因为徐老师的演绎加工发生了变化。比之前的想象更加丰满和复杂。于是写了这篇小东西。不过最后因为时间紧急,写歌的事也就作罢。

    最近看了很多影评,不乏深度之作,让我受益匪浅,凑热闹把它拿出来,供大家消遣一乐。(毕竟我拍电影是为了给豆瓣涨粉。

    《老白是怎样一种存在》

    老白过得并不轻松,虽然他看上去比谁都悠闲,画画、教画、买菜、做饭。

    老乌总说他是艺术家,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骂他。还有朋友说他是生活家,他觉得这一定是在骂他。

    没有人的梦想是“生活”,最多会有人梦想和心爱的人一起生活。

    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甚至有时候也不想让自己知道:他总是处在深深的绝望中。当一个人真正做到诚实地看待自己,绝望是常有的事。

    人到中年,他才有点知道什么是艺术,但明确知道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这无疑是更深的绝望。

    在羞耻心和虚荣心互相缠斗加持下,他只能心虚地宣称自己是一个杂家,什么都涉猎一点,不精通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精力有限。兴趣就是点到为止。

    他调侃一切,消解一切,讨厌一切严肃的权威的神圣的,既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傻逼,那放眼望去谁不是傻逼?

    老白年轻的时候喜欢佛朗西斯培根,努力向艺术和艺术家的生活靠拢,但尝试失败,他向往的东西都是他不具备的,他骨子里也缺乏冒险、粗犷和堕落的勇气,他把这点归结在上海人的身份上,他也没法像培根,经历过二战,还是一个同性恋。时代和家庭都没有给过他什么创伤,对于做艺术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他用培根的方式画一些日常事物,器具、蔬菜和街坊邻居。没有表达也没有揭示。培根知道可能会疯。人们说这是老白追求美好恬静和对平淡生活的肯定,他心想这是狗屁。

    “一个彻头彻尾无用的存在,却不得不莫名其妙的奉陪到底。”(培根)“但神经系统始终本能地追求喜悦和满足,哪怕那个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已近乎绝望。”

    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是渴望终极融合的尝试,渴望与他人、与历史、与世界、与永恒的融合,极度渴望突破种种的限制、隔阂和交流的不可能而与他者融合。就像爱情。“于是人类创造一个神话,一个共享的幻觉,在这幻觉中潜入广袤的海洋,人幻想自己是一个温柔的泡沫,是一体的一部分。”

    艺术的尝试失败,但爱情还有可能,这个对象就是李小姐。

    她身上的脆弱、神秘、游离和某种向往击中了他。尤其击中他身上艺术家的部分。虽然她的存在也时常让他觉得自己渺小和可悲,比如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斜挎帆布包和50块三条的围巾,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幸好没有听阿德的再穿Polo衫。他不知道真正的艺术家是什么样,肯定不是自己这样。

    但有时候,他觉得她和他是一类人,被一种无形的桎梏摁在原地,徒劳的打转,还要强打精神继续生活。

    她还有一种对放荡的渴望,他心甘情愿成为她一件顺手的工具。

    她比他见过的任何女人都干脆利落的要和他发生关系,甚至有点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只是她越干脆,他越悲哀的知道,他只是一个工具。甚至不是一个好的泄欲工具,她要发泄的不是欲望,可能是一种愤怒?一种绝望?

    他想让她慢一点,再慢一点,去了解他的人,他的趣味,他和她共通的无奈和沮丧。也许他应该直接告诉她,说的更明白一点,把他心里的翻滚和幽深都告诉她,但是好几次,话衔在嘴边,看着她的眼睛,话又飞走了,因为他讨厌严肃的矫情的甚至深情的。

    比做一个傻逼更危险的是,做一个暴露自己的傻逼。

    好多时刻,他都知道了,她不爱他。

    他所有能做的,只是让她开心一点。

    后记:最早写老白的时候,他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里,他身上有很多我朋友的元素,比如画画烧菜打鼓。他的画来自另一个朋友在手机上画的随笔(我特意挑选了他最随意的涂鸦当成是老白奋斗终生的结晶)

    但老白的本质是我自己,一个时刻为自己羞愧的人,一个慌张的无业游民,一个嘲讽一切的废物,也不是上海人,是一个异乡人,一个永远的他者。他的过去凝结的是我太多的挫败、失望和破碎的遭遇。我无法用女性视角去叙事,否则那将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当然,观众也不必看到这些,羞愧有多少伪装就有多少。

    创作最好玩的是,我作为老白真身,也作为一个第二性,还可以从自己身上分离出一个第一性,也是我理想中的男性,得体,低调,谦卑,寡言,内省,不仅为自己羞愧,还为同胞羞愧,为同胞的冒犯羞愧。就算这样,可能也配不上三个可爱的女性,因为她们是我心向往之却不能至的愿景。

    我总是很消极,但传播自己的消极是无意义和无建设性的,所以我希望故事是温暖的,失意的人都能靠它短暂取暖。不过语言比影像更具有欺骗性。影像出来,创作者所有的话都是废话,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3 ) 市井又摩登,这上海爱情故事真是“灵啊”

    年末惊喜首作。它用那么轻盈的姿态,去讲述爱情里的千姿百态,歌颂女性身份的多元、立体和自洽,小腔小调,婉转动听。

    文/牛三牛

    除了电影节和资料馆,很少在国内电影院听到观众鼓掌,《爱情神话》算一个。用电影中精道的上海话台词讲,这片儿也太“灵”了:有笑有泪,接地气、有腔调,属于那种能同时戳中刁钻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看片兴奋点的院线佳作。

    如果你是民国老电影的爱好者,看这片时大约会想起桑弧导演、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1947)。张爱玲是个好编剧,她不仅熟谙市井生活里的喜乐和苦涩,更懂得女人的智慧和珍贵,编了个啼笑皆非的故事,融入些对婚姻的见解,在环环相扣的喜剧桥段设计里隐约渗出些悲观凉薄来。

    《爱情神话》也深得此中的要义精髓。90后女导演邵艺辉把自己寓居上海的观察和对当代女性爱情的思考,以成熟的创作能力,精妙地编织进一则轻盈灵动的市井故事里。

    故事起初并不复杂。徐峥扮演的上海文艺中年“杂家”老白,家住上海小洋房,离异多年,儿子成年,每天和朋友老乌一起喝喝咖啡,教社区老人画点画,平淡如水的生活只剩下两个小目标:寻一寻爱情的第二春,再办一场个人画展。原本看似顺利的求爱过程,因为都市丽人李小姐清晨的落荒而逃,神秘学生格洛瑞亚的强行闯入,以及前妻蓓蓓与这个家庭的藕断丝连,让一切都变得慌乱棘手起来。

    影片以老白仓皇的中年人生为线索,铺陈开细腻丰富的上海生活,串联起几位女性爱情观的摇曳多姿,实现了导演猛烈而炙热的表达欲望和个人趣味。这其中,恰到好处的戏剧冲突、余味悠长的对话留白,个个充满魅力的女演员,全片香酥入骨的吴侬软语,以及故事以外的广袤解读空间,共同促成了一部国产爱情片佳作的诞生。

    印象最深的有两场戏,每场都经得起反复观看和回味。

    一场是高度戏剧性的约会变Party。本是老白精心准备的孤男寡女暧昧约会,一下子涌进来另外两个女人和心里打着小算盘的老友。一群人围坐桌前,各有心事,各说各话,把男人和女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迥异的爱情观摊开来,一五一十摆到观众面前审视。期间男人女人斗智斗勇、金句频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原配说“跟我在一起几十年没人睬,一分开变成抢手货”,内心仍在摇摆的暧昧对象讲“我是最不喜欢跟别人抢着吃的”;一个说“私房菜变成大锅饭”,一个讲“剩饭也有野猫抢”;过来人刚教育完你,“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马上能杀回来一万句“女人这辈子没挣到一百万是不完整的”……啧啧,观赏指数堪比李安的《饮食男女》。

    另一场是极具形式感的展厅对话。当两个骄傲的男人在寻找展览场地这件事上反复失败后,是女人们最终解决了问题。夹杂着感谢、自尊、讨好、傲娇等等微妙情绪,老白游走在展厅中两个女人的光影里,置身世俗眼中女性化的艳粉色调里,他仿佛在与墙上的剪影展开对话。这一刻,剪影凝结成概念化的女性和男性,一方笃定、立体,一方摇摆、怯懦,狠狠打脸男人的自以为是。导演用这种纯粹的光影表达,尝试打碎女性社会定义中物化和附属倾向,矛头直指异性的主观审视和意淫想象。姑娘,这可是商业片,您这形式设计和个性表达,够大胆。

    这样一幕幕看下来,你对这部清新脱俗的电影很难不爱。更何况,片子里的灵光和佳句俯拾皆是。

    比如,老白出门购物买菜,轻快的剪辑串联起上海里弄氤氲着市井气韵的生活图景——我简直不要太爱宁理演的小皮匠,一位由内而外散发着哲人格调,宁可不赚钱也要享受咖啡时间的路边摊主。

    再如,高密度的对白和信息输出过后,导演总能塞给你一首旋律动人又恰到好处的音乐,来调整戏剧节奏——搞得我看完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去搜一搜这片的歌单。

    还如,李小姐拒绝老白的合租邀请时,用一个前景的窗框把两人隔开,纯靠影像语言就交代了人物关系。

    凡此种种,多半要归功于导演出色的生活洞察力和可圈可点的艺术品味。影片一方面选择上海作为故事载体和生活的背景布,同时精准地控制了电影的质感和调性,高度契合着这座迷人的现代城市。后来才知道,能把市井又摩登的上海气质拿捏如此精准的邵导,竟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创作能力,少见,得夸。顺便要夸一夸的当然还有徐峥,从《我不是药神》到《爱情神话》,看剧本的眼光是真好,而其作为监制,能给新人导演以如此充分的信任和扶持,似乎更为可贵——这从片中保存完好的导演趣味和小心思都可见一斑。

    结构上,在影片结尾部分,导演用一段似有还无的迷影爱情神话,对片名和主旨作了呼应。用一种极富梦幻色彩和文艺气息的方式,将这个市井故事的意涵和气韵再度荡涤开去——爱情的疏离疲惫、怦然悸动、模棱两可、怅然回味,均在其中。看过都懂,具体内容,不多剧透。唯一遗憾的,反倒是影片也如《太太万岁》一样,用一场Happy ending,给男观众保留了些面子。

    通过这些创作上的巧思,影片成功突破了近年来院线爱情片不是校园初恋就是都市虐恋、女性角色不是红玫瑰就是白月光的刻板套路,去探讨爱情和生活的关系、呈现女性独立且完整的样子、描摹人际关系的厚度和层次,并终于寻到了一条介于纯粹现实主义和伍迪艾伦式咖啡馆爱情小品之间、介于商业喜剧片与作者电影之间的别致路径。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这才是《爱情神话》真正让人激动的原因。它用那么轻盈的姿态,去讲述爱情里的千姿百态,歌颂女性身份的多元、立体和自洽,小腔小调,婉转动听。回望这些年,我们实在是饱受国产爱情电影摧残,风流才子、霸道总裁、职场女强人、开挂傻白甜、小三、劈腿、堕胎、出轨……爱情流水线,批量化生产。拍来拍去,似乎爱情只剩下几种模式,要么浪漫到虚假,要么疯癫至极致,要么理所当然地被奉若神明接受歌颂,要么顺理成章地站在现实的对立面不堪一击,每天看着这些银幕里的爱情可怜人,实在心累。

    何必呢,爱情而已,神话亦是生活。◎

     4 ) 上海神话

    网暴事件过去一年了。至今每天依然收到相关提醒。看来我应该每年都来给这片沪性战场烧个香——

    本以为是上海独立女性的赞歌,没想到是洋房老男人的艳福;

    本以为是海派爱情的再现,没想到是老帮菜以睡到欧洲女明星为谈资的“神话”;

    这部片子迎合了两种思想:伪女性主义、伪资产阶级;

    伪女性主义在这部电影里大放异彩,实际上是男本位文化具有弹性的证明,它最终指向消费主义,例如片种女主角仿佛要踩着Jimmy Choo,才有资格走入新时代;

    伪资产阶级精神上老想脱亚入欧,却根本没搞清楚(或故意不承认)他们的第一桶金必然来自体制红利,这帮人到今天改头换面,觉得自己能代表资产阶级文明了,可笑虚伪至极;

    越骂我越不会认输的。时代的底色最终会泛上来,咱们走着瞧。

    最后依然不能忘记向吴越、吴冕、张芝华三位上海女演员鲜花~

    2023.1.20

    以下是2022.12.26的正文,当时曾引起针对我的大规模网暴。

    —————————————————

    本来写了一篇正经影评,列出了一些疑问,但想想又删掉了。

    因为我想,导演又不是上海人,没有义务对方言做正本清源的工作,所以生硬的书面语与真实口语之间的割裂,造成洋泾浜般的尴尬,无所谓的;

    因为我想,这就是部商业喜剧,放了点文艺梗佐料,没有义务去理解住在五原路独栋老洋房的人和路边修鞋匠之间的阶级差异决定他们不可能这样对话,尽管这两人已经触及整个上海移民史及背后更大的社会结构演变,是一条幽深的峡谷,但既然导演选择轻轻掠过,那也无所谓的;

    因为我想,虽然它打着女性主义卖点其实烘托了清纯可爱的中年男性,高光时刻全部在上只角的精致从容的男人身上,但反正观众就图一乐,听听噱头和金句,自以为自己被取悦,也无所谓的;

    因为我想,导演也不是社会学者,所以三个女人就算一个文艺腔,一个十三点,一个出轨妻,都能牙尖嘴利一起嘲讽男人,用这种浮夸和脸谱化的形象塑造所谓的新女性,也无所谓的;

    因为我想,导演不过三十岁,她对人生悲剧的理解或许也就是突发地死去一个朋友,而男女之间的犹疑猜忌,世情的荒诞,可以用文艺机灵的段子包装成一种戏剧化“刻奇”,从而已感觉不出一丝伤痛…倒也无所谓。

    但是,抛开电影,我还是会想,上海究竟应该怎样书写?对这一点,我还是有所谓。但只是对自己,不对别人。

    今日上海人口两千多万,面积6340平方公里。而在方圆不足两公里的上只角,在上只角能继承独栋房子的人,或者八十年代就能自费出国结果没有黑在那里还回来的人,大约占了多少?手头没有数据,但是估计像大熊猫一样稀少。那这只大熊猫背后的社会信息是什么?如果我要写这么一只熊猫,势必做足功课,找到必须写他的原因,而不是直接拿过来就用。因为“特色”与“典型”,是不能搞混的。

    就好比,虽然熊猫是四川的特色,但四川马路上是看不到熊猫的,熊猫的喜怒哀乐,也和四川人无关。写熊猫,你足够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个案研究,而自欺欺人地说它就代表四川人,那么这就是在隔离和扭曲一个城市的真相。

    生活经验告诉我,长期住在上只角的外地人,常常比上海人还看重区域鄙视链。因为社会差异化满足了急于改变命运的这批人的优越感和虚荣心。人人都想做那只被捧起来的熊猫。于是他们眼里的上海非常清晰和简单,像三明治一样分好了层次,商业喜剧只需要把里面那一块最值钱的奶酪挑出来,声称这就是上海神话。

    因此,上海从来不缺少神话。上海缺少的是真正的典型人物、典型生活。绝大多数老上海人都经历过时代的重锤,不可能像民国老克勒那样优雅文艺、会说法语,他们只舍得吃便宜的仿制西餐,实际上却不怎么懂西餐里的各种门道。他们始终附庸风雅,始终小资,是因为他们在赤贫时代要为全国创造财富,可致富后又被嘲笑抠门算计。于是他们的不安、愤怒、彷徨和局促,就会自己隐藏起来,很少被看到。上海人的尴尬龃龉甚至比那些县城里的农民更少被看到,因为高楼越多,阴影就越深。

    但是神话的营销越来越重要,甚至盘活了相当体量的经济。于是,属于上海的那些典型痛苦从某个时刻开始,在文艺作品中被全面地掩盖、模糊、消解、忽略了。电影观众只想要麻醉和愉悦,创作者也都知道电影最终不过是多方权衡利弊的结果罢了。而导演曾经骄傲的不妥协,原来只是一场卧薪尝胆的表演,是为了在电影闯关游戏中吃掉商业喜剧的一桶桶金币。

    呵,扯远了,我又不需要北电文学系以我为荣,我有什么必要掼浪头?

    但我终于明白,对城市书写的停止,不是止于方言的消失,而是止于再也不写这里的人真正的痛苦了。《孽债》和《股疯》即便是普通话演的,也无损于他们的良心。而诸位上海老戏骨在这部电影里,操着已经有点隔生的沪语,最终只是给某种上海神话锦上添花罢了。

    ———

    作为一篇critical writing,最后引用一段别人更透彻的话:

    一种乌托邦式的创作,然而乌托邦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们往往寄托在乌有之上,或者说不可完成而导致的悲剧性。但是,片中小团体的存在基础却是实打实的,即两名不讨喜的母亲最在意的财富资本(即使是被迫忍受与母亲同住的女主也有能力搞定外滩展馆。)故事最后的那个底包,那段在片中令人心驰神往,闻者落泪的讲述,证明了这并非一种真正的进步书写: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念念不忘与一位极度美丽,并且极度具有名望的欧洲女影星的一夜情。

     5 ) 一副“接地气”的中年群像

    在大银幕上看惯了大片,难得看到一部完成度高、诙谐幽默的“小”作品。

    作为上海人,我觉得这部电影对上海生活的刻画细致入微,精准抓住了上海的气质。演员们的沪语也讲得非常地道。

    这部电影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大开大合的情绪起伏,但它用精准的细节和到位的人物塑造,讲述了一群上海中年人的爱情、友情故事。

    在大银幕上讲述中年人的故事挺冒险的,因为人到中年,肩上有了无法卸下的责任,每个人也各自承担着无法磨灭的过去。在现实的牵绊下,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故事,都不太可能轰轰烈烈。如何把平淡的、缺乏戏剧冲突的中年生活拍得引人入胜,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

    而导演给出的答案,就如同徐峥老师在映后采访中所说——“它完全靠真实的质感取胜”。

    “真实”的故事尤其需要扎实的剧本打磨、细腻的细节呈现和丰富的人物层次。看得出来,导演在这几点上下足了功夫。

    电影里的人物不少,但却没有给人冗杂、混乱之感。每个人物都很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先从配角讲起。几位配角的戏份不多,但令人过目不忘。

    小皮匠讲起道理头头是道,休息时间还要喝一杯咖啡,尽显上海式的“精致生活”;老白的母亲把上海人的“精明”和“节省”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句口头禅“13点”,简直抓到了上海老阿姨的精髓;白鸽身上满是李佳琦的影子,洋洋的形象和说话方式非常中性,这两个形象不仅各具特色,也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体现了上海这个大城市的包容、开放、多元。

    亚历山大这个外国人的设置也很有意思。这不是一个单纯为了诙谐幽默而加入的角色。在安福路一带的老房子里租住的,确实有非常“接地气”的外国人,他们不仅会说中文,也真的会学习一些沪语。他们算得上是老房子里一道新的风景线。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使得他们与本地人相处时,会自然而然制造出一些令人嘀笑皆非的笑料。

    而在主角塑造上,除了符号化的象征性言行外,每个人的性格和故事都分了层次。正因为人物足够丰满、有风格、有层次,观众才能从他们看似平淡的人生中收获小感动、小郁闷、小忧伤、小窃喜。

    老白是主角,但他其实是串起所有人物的背景板似的人物。徐峥老师在映后采访中说,他一度担心把老白这个“游走”在几个女人之间的男人演得太过油腻。

    我觉得徐峥老师演得不仅不油腻,而且演出了上海中年男人的精髓——对做饭的上心程度不亚于事业、永远心存一颗照顾大家吃喝的心、爱买打折品。这个极其生活化的上海男人形象让我感到既熟悉又亲切。

    老乌贡献了电影里唯一算得上“高潮”的片段。周野芒老师对老乌的刻画可圈可点。

    老乌看上去不太靠谱,但他对最好的朋友老白非常真挚、热心。不同于北方男人的豪气、爽快,老乌的真挚看着甚至有点“13点”,但上海男人的赤诚之心有时候就是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作为本地人,非常有代入感。

    院子里那场老乌的独白设置得意味深长。听完老乌的讲述,我满脑子都在想他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你说假吧,他讲得如此具体、深情、投入;你说真吧,这个故事距离现实生活好像又过于遥远。当观众还没从这种真真假假的思索和情绪中抽离出来,老乌就离世了。随后,老乌的人生长卷才在朋友的交代中徐徐展开。原来这个爱吹牛皮、对自己的“情史”夸夸其谈、看似活得非常热闹的男人,实际上孤苦无依。

    这种前后反差,使得老乌这个小人物充满了戏剧性,让人回味无穷。

    三位女性角色的塑造更是突破了大银幕上“中年女性”单一、刻板的形象,让人看到了“中年女性”这个群体在银幕和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可能。

    导演在采访中说:“我想塑造一些更洒脱、不是那种男权社会的保守女性”。

    三位女性的性格和境遇迥异。

    格洛瑞亚看上去风情万种、有钱、有闲,但实际上,她没有想要勾引任何人。倪虹洁在映后采访中说,她很担心把格洛瑞亚演得过于媚俗。我觉得她的表演把握到了这个人物单纯、可爱、天真的一面。

    KTV那场戏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格洛瑞亚唱歌时霸气十足、五光十色,俨然是一位耀眼的女王。但与老白简短的几句对话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让我感受到了她光鲜外表背后的困境、孤独和辛酸。倪虹洁对几个小细节的处理,让格洛瑞亚这个人物一下子立体、丰满了起来。

    相比之下,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和吴越饰演的蓓蓓这两个人物的戏剧冲突没有那么强烈,但也有各自的层次和力量。

    李小姐理性、冷静,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看上去都是典型的女强人,但从她说出“下坡路呀,能走不顺吗”时的表情和语气变化,能窥视到她对人生的坦诚和无奈。

    李小姐是理性的,但也有感性的一面,李小姐是克制的,但也有欲望。一位离异中年女性的生活中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有与家人的争吵、有接送孩子和辅导功课的日常,但她也会与男人约会,也会独自在窗口抽烟。只不过人到中年,现实的羁绊太多,她已经不能如年少时那般为了一个为自己画画的男人赴汤蹈火了。对李小姐和老白的爱情刻画只有寥寥几笔,但真实的生活或许本就如此。

    蓓蓓以前妻的身份出场时,给我的感觉是她一定很会做人,因为即使已经离婚,前婆婆居然处处替她着想,给她送各种东西。蓓蓓的戏份不多,最有分量的莫过于在探戈舞厅外的一句“我只不过犯了一个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我很喜欢这句台词的力度。短短一句话,不仅交代了她的个性特征、她和老白离婚的原因,也道出了女人的心声:为什么男人犯错可以被原谅,可以被轻描淡写,女人犯错却要成为众矢之的?

    三位女性与老白多少都有感情上的瓜葛,但她们在老白家相遇后,没有上演俗气的宫斗剧情,而是成为了朋友。虽然她们的婚姻生活都不顺利,但这没有妨碍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通透的感情观念。

    现代女性的魅力就在于此。无论到了什么年纪,她们都可以追求性快感、追求爱情,也随时可以放下过去的感情,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蓓蓓说:“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另外两位女性马上给出了反驳。

    “这是骗鬼的,这话我也可以编。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挣到过一百万是不完整的”。

    这就是女性导演和编剧的魅力之一,因为女性可以精准地传达女性的价值观和女性与时俱进的想法。很高兴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中年女性的故事,也很高兴能在大银幕后看到越来越多女性的身影。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只要剧本扎实、人物丰满,“小而美”的故事同样可以引人入胜。从电影院走出来,步行在武康路、安福路一带,我觉得街道仿佛都鲜活了起来。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故事、那些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点滴情调,又何尝不能打动人心呢?

     6 ) 没有“义务”的爱情小品与现实切片

    把《爱情神话》归类为“爱情小品”是准确的,当然,大家说的小品并非舞台式的小品,应该是从文学文体中借来的概念,说的是这部电影具有的一种轻盈、灵动、信手而来、随心而至的状态。有些影迷会将之对比于伍迪·艾伦或侯麦的爱情电影(甚至比之于洪常秀),但我觉得,这部电影要更“单纯”些,伍迪·艾伦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轻”的,但往深里探究,其中显然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分子式的哲学思考,以及生命与道德的困境(洪常秀更为明显)。

    而这部《爱情神话》,也许在审美取向上、格调追求上是知识分子化的,但内里并没有太多“精神探索”的意味——这并非是缺陷,因为缺陷的指向是“应该有但残缺或者没有”,这部电影根底上就没有这种追求,它是轻盈灵动本身,没有太多深奥的能指,所以,越发显得难能可贵。最近看到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因为电影完全以上海为叙事空间,角色也以上海话为主,于是一些挑剔者便指责本片“缺少真实的肌理而没有烟火气”、“有钱有闲阶级的浮夸刻画”、“不是真实的上海市井生活”云云,导演也站出来辩解,称“没有义务呈现最真实最全面最客观的上海风貌”。

    那些挑剔的观点背后,细究起来,隐藏着的依然是对“宏大叙事”的痴迷——宏大叙事,不仅仅是英雄家国叙事,有时候在现实主义故事中也会转化为这样一种样貌:以社会学观察的视角,努力展现故事发生时空的各阶层全貌,刻画时代洪流下人物的命运遭遇与精神困境,形成一种精准的时代样本。许多电影大师,也确实做到了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杨德昌、贾樟柯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归为这类叙事。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中国电影无比强大的现实主义审美传统,潜在地造就了创作者与观众相应的审美趣味:只要你的故事是现实主义的,仿佛就必须带有现实批判视角与人文关怀,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对社会底层生活群体的描摹。这已经成了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逻辑与规则,只要你的电影扎根于现实社会,似乎就必须要承担这样的表达义务。

    而《爱情神话》是反义务、反规则的——当然,这是在国产片语境下说的,在国外,这样的爱情电影小品非常多,根本没有这样那样的表达包袱。正如大家看到的,电影中所表现的上海生活,是比较精致的、悠闲的、所谓“比较高端的”,洋楼、街边的咖啡馆、酒吧、画廊、高档休闲场所等等,共同构成电影主要的故事空间——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所居住的环境(她母亲家),似乎是“底层”的,但她的生活状态,显然是远超这种阶层的。老白、李小姐、蓓蓓、格洛瑞亚、老乌等一众角色,都是一种“老上海考究品味”的化身,尤其是老乌,站在这种品味等级的最上层,从上而下地散发着自己的上海味道(甚至有些刻意),而另一个小配角,街边的小皮匠,则是从下往上地散发,一个修鞋的,也要定时喝咖啡、用铝饭盒吃点心,每个人都在庸常生活里维持着一种体面与讲究,不如此,似乎日子便过不下去。许多人会觉得刻意,但这种“刻意”未尝不是一种上海独有的真实。

    这样一群角色,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是“轻盈”的,没有太沉重、太复杂、太悲苦的东西,整部电影可以说没有任何激烈的戏剧冲突(老白和老乌的冲突根本是喜剧化、孩子气的)——一切都是风轻云淡、细水长流的,老乌的死自然是很戏剧化的,但并不激烈,反而有些浪漫。老白与李小姐的爱情线是贯穿电影的主情节线(还有一条贯穿的线索是老白办画展的事),但似乎又不是最重头的,只是交织在一团线索之中,每一个角色的每一条故事线,交织的时候没有撕心裂肺,不交织的时候各得其乐。观影过程中,我不断想起其他国产爱情片,不断设想,要在这里,其他片子肯定要如何如何大闹,如何如何渲染,如何如何强调,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只说一点,要按俗套的爱情片叙事,老白与李小姐之间感情的变化,多半会以玛雅为驱动点,比如设置情节,让玛雅遇到某种危机,老白挺身而出,李小姐如何感动,两人定情云云。但这部片子全然蔑视这种套路,非常难能可贵地、以女性心理为中心,李小姐对老白的感情变化,是真正地以“她”的感受和需要来驱动的。

    显而易见,这部电影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气质,是国产电影中少有的真正深入女性心灵世界、站在女性视角去讨论爱情的故事,而我想提及另一点:在打破种种女性角色类型偏见同时,这部电影也打破了许多男性角色类型偏见。老白自然是最突出的典型,也是许多影迷津津乐道的“难得的不油腻”,暂且不论。而他的儿子白鸽,也是创作者用意颇深的角色,这个角色身上自然承担了许多“打破俗见”的任务,有些酷儿的影子,但又没有过于符号化,表达的“度”把握得非常好,如果用力过猛,则成了某种向观众嘶吼观点的传声筒:你们应该改变偏见,你们应该包容多元——国产片但凡涉及这种角色的,大多数都流于这种符号化。这种对男性角色的刻画,在思路上和立场上,其实和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是一致的、公平的,只不过是忠实表现一种“正常的真实”——可悲的是,对我们这些国产片观众来说,这已经太罕见了。我们固有的种种偏见,不管是对女性的、对男性的,都是最远离真实的。

    顺着这个角度讲,虽然这部电影确实没有表现什么真实的全景,但它真实表现了某种截面。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地说,现实里没有老白、老乌这样的人和他们那样精致的生活。这部电影自然不是什么社会现实标本,但它是一枚切片。切片很轻,内涵有限,但本身即是美的。对很多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想通过电影认识社会、学习道理(被教育),只是想看到一种“面”,感受到一种舒适的愉悦。创作者苦大愁深,观众不必苦大愁深,也希望将来创作者和观众都能放松些,电影可以宏大深沉,也可以轻盈灵透。电影不过是电影而已。

     7 ) 王路:《爱情神话》的神话

    不聊《爱情神话》的爱情,聊神话。

    李小姐说,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挣到一百万是不完整的。

    李小姐穿的什么鞋?差不多两万块的。好比穿两百块钱鞋的人说,这辈子没挣到一万块是不完整的。或者穿两千块的鞋,人生目标是挣够十万。真是蛮难为她的。尤其难得的是,她居然知道淘宝同款价。比尔盖茨曾在一档节目里,被主持人问起日常用品的价格,牙膏薯片那些,他猜得很离谱。

    照李小姐的消费水平,照她见过的世面,100万后面加个0怕也太保守。但没办法,虽然编剧十分清楚,但顶破天也只能让她说到100万,不能再多了——再多,观众就要减少对她的好感了,因为阶层差距会更分明。虽然打工人也能偶尔奢侈一把,但两万块的鞋子对李小姐来说不是奢侈,只是日常。

    更难的是,让李小姐说出鞋子是一两百块淘宝买的。这不关乎她喜欢不喜欢白老师。就好比问自负的书法家临谁的字,说庞中华或田英章,问傲岸的诗人读谁的诗,说汪国真或舒婷。这是很难为情的。有钱人也会穿便宜的用便宜的,李嘉诚也会戴块破手表并经常告诉别人表有多便宜,但他绝不会说戴的是低仿。便宜本身没毛病,“仿真货”是有毛病的。要强自尊的女人会爱一个男人,但让她扮低品位就难了。现实往往是,恨对方怎么不提高品位来匹配自己,所以这是神话。

    《红楼梦》里,傻大姐捡到一只春意袋,王夫人料定是王熙凤丢的,气冲冲去找她,王熙凤一句话就把自己择清了:太太细想,这香袋儿是外头仿着内工绣的,连穗子一概都是市卖的东西,我虽年轻不尊重,也不肯要这样东西。

    王夫人马上明白,哎呀,我真是气糊涂了。——王熙凤能要仿真货吗?

    格洛瑞亚给白老师转钱,转了多少我没看清,印象中是2打头的五位数?那她编老公赎金的数也有点太低了。她去KTV消费一回,不管叫一堆小生陪侍的钱要不要她出,单看拿话筒唱歌的气场,赎金才五位数,确实有点神话的意思。

    弄堂口的补鞋匠也是,闭着眼睛闻闻就能知道各种名鞋的真伪——不经手那么多真品,怎么鉴定呢?经手那么多奢侈品,怎么还在路边摆鞋摊呢?除非真实身份是个演员,为了体验角色,或者是个研究生,为了写学位论文。《水浒传》里潘金莲对武松说起武大:“他晓得甚么!晓得这等事时,不卖炊饼了。”

    白老师也是,穿最便宜的裤衩,净买打折货,这种房东居然长年免掉租客房租,还允许租客往屋里带陌生女郎,也是神话了。

    白老师、李小姐、格洛瑞亚、补鞋匠——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人,都持有平民消费观。这种平民消费观就好比,随便一个留学生到欧洲,都有机会跟最当红的明星睡觉,睡之前她殷勤帮你指路,睡之后她带你去梵蒂冈给你当免费导游。

    极其奢侈的事情,在《爱情神话》里,被标上非常平民的价格。平民到你都不敢想。

    李小姐能轻松搞定外滩画展的正规场地,格洛丽亚能在KTV里消费众多小生,而她们需要向一个开小咖啡门脸的老白儿子学习美妆知识。

    平民消费观贯穿在这群隐形富豪身上。纵然《爱情神话》里的众多角色有种种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价值观差异、生活方式差异、性格差异、行业差异,可是,每一个人都能认同平民消费观,乃至马上要继承跨国企业的富二代,居然拖欠房租,白吃白喝,一听到房东提房租马上吓跑——可是他们吃的喝的,又相当讲究、上档次。

    他们的真实生活体现在吃穿用度细节上,而具体数字一旦暴露,倒非常平民化。这和前些年郭敬明的小说电影恰好形成对比。不一定有钱的人喜欢露富,而吃穿讲究又追求心灵生活的人,消费观上落地成平民了。

    这一点都不稀奇。唐朝诗人白居易,写《卖炭翁》,万人传唱,而白居易本人的生活很优渥。

    《爱情神话》里,如果暴露了真实的消费账单,观众恐怕就没有太多心情留意爱情了。在爱情上,容易和剧中人物同理,在生活上,却很难和他们同频。爱情难道不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吗?所以是个神话。

    真正眷恋前夫的女人,是没有心情和别的女人在前夫饭桌上拌嘴的。伤心难堪会让她坐立不安。想和男人开始恋爱的女人,也不会有心情和其他女人在男人饭桌上斗贫。愤怒失望会让她掉头而去。

    可人们毕竟都爱看神话不是?就像《天龙八部》里,明明是段正淳出一大堆轨在前,为报复他才有唯一外遇的刀白凤,生的段誉倒比段正淳所有女儿都年长。

    儿子都到了搞对象的年纪,男人爱穿什么裤衩也早定型了。白老师却听君一句话就彻底改变了穿搭风格。看来,相比爱情,人们还是更喜欢神话。

    也许人们正是因为喜欢神话才向往爱情,可惜真实世界的爱情里很难存在神话。

     短评

    好难得看到这么特别的爱情小品电影,老灵老嗲了。你说这是爱情吗?是,但似乎又不是,更多还是那种生活,爱情恰好是生活里的一环。每个演员都好对,选了上海以及包邮区的人,状态都好对。连黄明昊都是那种包邮区现在男生的调调,真的老舒服了。导演真的是把城市融入在电影里,城市和电影相辅相成,不是纯粹地在某个城市拍电影,而是在拍城市的呼吸。

    4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推荐

    上海,对于离婚和不婚的女性是天堂,对于想要结婚的女性是地狱。

    5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红拂的临期商品;夜奔的小资咖啡——全程沪语、中西混血的正宗海派风情,出自一位非上海的女导演之手,嗲额!剧本也是老卵,金字金句接踵而至,不乏唯上海人才能听懂的本土笑料。外滩18号,两个大相径庭的女宁面面相觑,恭候这个自以为老懂女宁额上海囡宁多时——用轻松幽默、四两拨千斤的调性论述两性关系的争议主题,颇有看点。缺点是插曲多,有滴乌苏。市井上海人×明星意大利人,门到一股海派米道。周野芒的故事如电影般迷离梦幻、亦真亦假——人生如影、影如人生。侠气欢喜个则结尾,情敌变同盟的三两男男女女望着银幕,透出的光洒落在身上。阿拉则不知不觉融入了电影里,成为被观看的角色,字幕悄无声息上升,简单自然又耐人寻味。白辛苦不辛苦,费里尼额老多电影,吾啊看伐懂~紫亿到伐?最后《爱情神话》校对和翻译:一额是红拂;一额是夜奔

    10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看之前以为无非是个爱情类型片,结果处处都是反套路、反常规的小妙笔,有人说像海派伍迪·艾伦,能感觉到导演一定是个很会生活、脑子很灵的年轻姑娘(之前她就靠写文章红出圈过),就是传说中那种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接触过导演本人后,更会被她的可爱脱俗打动。这是一部纯沪语电影,上海浓度极高,把魔都的精致、文艺、烟火气、多元文化包容力,以及上海人的精明、世故、温软、飒爽拍得很生动,看完片很想马上飞去上海钻进小巷咖啡馆里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难得的是,这部电影小资却不拜金,文艺而不矫情,致敬大师但不装逼,有对消费主义热潮的反思精神,也有非常现代独立的女性视角,方方面面都很合我的口味。三位女演员都美丽动人,徐峥的形象耳目一新,宁理老师戏份不多但超有魅力!看这群人聊天,会让人觉得中年人的世界也是可以很美好的。

    1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一群成熟的中年人在上海说着abc,保持体面又复杂的生活状态,有着精致冷清又不饶人的上海味道。也不知道现在评论为什么刷过去,大体都是好评,疑惑于为啥自己看得云里雾里,我只觉这部电影讲了一堆废话,没什么内涵。能感觉到导演想表达的态度,可这部电影拍得太浅显,令人看完以后只觉乏味无聊。有时候玩艺术,一旦玩得看起来很高级、故弄玄虚,往往就是最令人反感的样子。一群小资中年人端着过来人的姿态,叉着手吹牛皮。

    15分钟前
    • 千山远行客
    • 较差

    就是上海女人不知道皂基和氨基酸的洗面奶有点扯。

    20分钟前
    • 周绍钦
    • 力荐

    在《爱情神话》当中,我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成熟爱情。近些年来,国内大银幕上的爱情片大多刻画的是青春故事,少有对成熟男女爱情的呈现。地域上,更多的影片则选择北方作为背景,但这部片子用吴侬软语的上海打底,弄堂巷尾,也确实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生活质感。除此之外,影片中对于男女角色的新定位以及男女关系的再思考,也是格外有趣的。当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都脱离传统的刻板印象,他们之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大家可以走进电影院,坐到《爱情神话》的观众席,一探究竟,这的确是今年年末的一出好戏。

    24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电影的观众画像应该是照着豆瓣来的,一群住在大城市的老破小里不工作的寂寞中年人,嘴上说的都是艺术,脑子里想的都是做爱,喝着打折的酒吹着当年的牛,连街边鞋匠都在谈论阿姆斯特朗和哲学,喜欢自嘲但拒绝批评,偶尔被拆穿要一顿爆锤回击,看费里尼的时候都在吃东西打瞌睡,完了再在社交网站给好评,如果加只猫就更完美了。

    25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还行

    王家卫的《繁花》肯定也不会有这么灵了!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对徐峥刮目相看(更多是导演的功劳),终于演了一部严肃的电影,每个人物都很立体。私房菜变大锅饭,野猫吃剩饭,文化人讲话就是不一样。这给中年男人的耳光打得又响又灵。王小波有一本书叫《红拂夜奔》,电影里拆开来做了咖啡馆和杂货铺的名字。

    31分钟前
    • 非相君
    • 推荐

    讽刺隔壁翻拍电影,调侃导演北电毕业卖电子烟,让徐峥代表中国男导演向女人道歉,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十几年后再续《爱情呼叫转移》,却已经改造成彻底当下的——不仅让女性意识大抬头,更有意让男女处境互换。可能真是国产片离伍迪·艾伦最近的一次,台词写得几灵光,你来我往全是机锋和化解,沪语和取景则大方强调地域性。老克勒周野芒老师不拿个最佳男配角真说不过去了呀,那个推拉长镜全靠他的独白撑起,人物弧光拉满,亦真亦假点了片名的题。最后投影放费里尼,不迷影也不自我感动,电影看不懂,爱情也摸不透。美中不足是插曲有点满,长片首作用力稍猛,再自信点可以砍掉一半。

    34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国产片怕是会发展出小红书流派。

    35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看完只想说一句,灵啊,灵啊!

    40分钟前
    • 即兴放映
    • 推荐

    中国大银幕上太稀缺的城市电影(人物、故事和情感都与城市融为一体),通过女性视角去展现属于成年人的两性情感关系,虽然是小人物、小情调,但蕴含着极大的生活能量。作为爱情轻喜剧商业片来看又比很多同类影片(无论中外)多了一丝灵动,这得益于导演的一些调度小心思为影片质感做了有效提升。今年小荧屏上有《爱很美味》,大银幕上有《爱情神话》,国产爱情喜剧影视作品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太喜欢了,私心给个五星,轻松愉悦的女性群像戏,但又完全不狗血不做作不尴尬,还是女导演会拍女性啊,三个女性都太有魅力了,而且完全不雌竞,男性怕是很难get这类电影吧,而且中年人之间那种直接甚至目的性明确套路满满的感情线不比小年轻的矫情造作无病呻吟好磕多了,中年人的感情也很可爱嘛,最近院线看的最喜欢的一部了,推荐给小情侣,看完绝对不会吵架哈哈哈哈

    4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李小姐的那一夜不过是断了高跟的名牌鞋,格洛瑞亚的那一夜只能是需要收款的画作,蓓蓓的那一夜或许是鲫鱼汤多加的调料。她们围坐在一起,听老乌讲起他的那一夜,原来爱情可以是男人一生的海啸,倾覆一座城的波涛。已经活到了不会为一张素描而心动的年纪,爱情终究属于神话,不如护手霜和点心值得回味。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没想到年底还能看到这么好的电影,马伊琍,吴越,倪虹洁,三个不再年轻的女演员各有魅力,影片刻画的上海,让人心生向往,街边的咖啡馆,进口食品小店,穿着睡衣的邻居,狭窄的弄堂,非常细腻但又不刻意。台词金句频出,从头笑到尾,作为一名女性观众,有被理解和感动。

    52分钟前
    • 瓣豆
    • 力荐

    上次遇到这么疯狂切歌的导演还是郭敬明

    54分钟前
    • 图图
    • 较差

    肉眼可见地有不少小缺憾,但本精神上海人还是狠狠爱了,全程咧嘴姨母笑谁懂?聒噪的阿姨,嘴碎的大叔,狭窄的弄堂,还有街边的梧桐树,这不就是我生活过的上海吗。这片子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没有包袱,导演没有包袱,一众演员也没有包袱,所以显得特别轻盈自在,以至于看完回过头再去想,这么举重若轻的女性视角,这么单纯呈现状态的爱情片,国产片实在是有点少见。调侃自己曾经的“争议点”,只不过这次换了个男生;调侃两性关系,“十三点”、“野狐狸”藏匿在家长里短茶余饭后;甚至冒犯经典,索菲亚·罗兰是口中ONS的谈资,费费的《爱情神话》也是众人吃蝴蝶酥时的消遣,特别不摆架子,特别不高高在上,又特别触动人。即使经典让人完全看不懂,也能像一个开关,啪唧一下触动更多可能。正所谓,生活可不是神话,但爱情却处处有神话,喜欢。

    57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高考的时候差三分上同济,后来毕业差点儿去纽大,然后就这样留在上海做个广告制片(好像是这个,我记不太清了),我的人生好像一直在走下坡路。” “那我改天约你去爬山啊” 这段对话真得让我疯狂心动💓

    1小时前
    • 人间在逃小魔仙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