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香港剧 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香港剧香港1994

    主演:谭炳文,鲍起静,文颂娴,骆达华,宗扬,杨玉梅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 更新第30集

      家族荣耀之继承者粤语

    • 更新第30集

      家族荣耀之继承者国语

    • 第25集完结

      反黑英雄 普板话版

    • 第25集完结

      反黑英雄 粤语版

    • 更新第25集

      反黑英雄国语

    • 已完结

      反黑英雄粤语

    • 更新至第2324集

      爱·回家之开心速递

    • 更新HD

      太空训练生

     剧照

    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2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3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4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5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6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6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7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8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9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是亚视一部特别向天下为人父母者致敬的家庭伦理写实剧。通过剧中一对父母对子女相继误入歧途,所表现出的痛心、包容和宽恕,最后父亲罹患绝症,但眼见儿女觉悟前非,终于含笑而逝,表彰父母对子女如海的爱。亚视诚意为大家献上一部感人肺腑,赚人热泪的作品。

     长篇影评

     1 ) 感同身受

    作为刚刚换了学校的孩子及其家长,闺女和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观影体验总会和个人经历有联系。我想,对自身所处的教育体系有困惑的人,也可能都会有触动。因为是部商业片,编剧做了不少庸俗化和简单化的处理,比如“皮娅吸毒”这样的桥段,大概只有闺女这样的资浅观众才会买账。但总的来说,手法和主题是匹配的,并且在一家人转折前行中,升华出了一个我相当认可的主题。主题放到最后讲,先讲讲对一些影片细节的感受。

    首先,本片译名《起跑线》可以说是失败的。一则主角根本不是这个站在起跑线上的小姑娘,片名会产生误导;二则片名也过于规矩,起不到吸引观众观影的效果。相对而言,原片名《印地中产》虽然还是普通,但至少说明了主角夫妇才是电影的重点。

    演女儿皮娅的小演员非常非常可爱。可惜皮娅在这部电影里基本就是道具,出场次数虽然不少,台词却少得可怜。从少数戏份来看,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无论是从老家搬进新公寓,还是从新公寓搬进贫民窟,她都能淡然处之。(在新公寓的第一次宴会上,她拉着爸爸毫无顾忌地跳舞;在贫民窟的第一天晚上,她在床上跳着脚要杰瑞。)除去先天因素,这种强大只能来自父母充沛但不过分的关爱。(影片中保护欲过度的母亲米塔的形象,其实是和皮娅的形象相违背的。硬要解释的话,大概只能说父亲拉吉做了更重要的示范。)

    在电影所架构的印地中产的世界里,孩子们只是父母希望精心打造的产品。皮娅的道具属性,也是有意为之。其中最显著的是,每次学校面试,皮娅都只作为父母的背景,出现在镜头的左上角。升学辅导机构的老师也说,皮娅没问题,学校只是不想要店主的孩子。换言之,孩子有无问题根本无所谓,因为学校面试的只是家长。从这个角度讲,在影片结尾的演讲中,拉吉面对的并不是一群无辜的、让孩子走正常流程入学的家长,而是一群通过已占有的权力和资源去摄取更多权力和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推荐信和入学辅导在内的整套流程,实质是在比拼家长的实力。拉吉在比拼中失败了,才转而去侵占贫民的特招指标。其他家长看起来不像拉吉这么无耻,但那是因为他们以合法的制度设置巩固了自己的特权,不需要伸手去抢,只需背过身去,就剥夺了贫民的教育资源。

    似乎很多人认为影片的结尾不够有力或过于矫情,但我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尾,即最后的最后,拉吉和米塔送皮娅上车,然后相拥走开的那一段。这使得影片的深度,从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反思,更进了一步。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中国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差异,和印度私校与公校也远不是一回事。但所有家庭都面临一样的教育问题,即能否在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达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一致。拉吉、米塔和皮娅放弃了顶级名校的学位,想必很多观众在银幕外都替他们心疼。但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追名逐利的压力是怎样的一剂毒药?家庭和谐能带来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

     2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还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

    阶级固化

    首先是阶级固化的问题,让我让我想起了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和《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中,通过讲述主角老刀穿越于贫、中、富三个空间的故事,侧面展现了三个阶级的面貌。

    《起跑线》中,拉吉一家人同样是穿越于三个阶级。

    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底层。

    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问题非常严重,社会上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上层。

    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社会中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中层。

    正如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

    社会底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底层。

    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为了融入社会上层,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学校,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学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掷千金买了学区房。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上层完全是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地语的皮雅玩耍。

    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

    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来排队,有的5点就来了,有的4点就来了,还有的凌晨12点就来了,而和学校有关系的社会上层就可以走后门。

    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拉吉一家和社会上层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而是宛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当他们又试图融入社会底层的时候,同样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拉吉冒着坐牢的风险找到黄牛党,帮他伪造贫困证明。

    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调查,他们特意搬到了贫民窟,与下水道、垃圾、老鼠为伴。

    由于拉吉的双手很柔嫩,一点不像穷人,邻居就带着拉吉挤公交去打工。

    说夸张点,他要和450人一起挤公交车。

    拉吉根本无法胜任工厂的体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两次卫生间,上第三次就要罚款。

    另一边,米塔打水要被欺负,买米要讨好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他们学不会做富人,也学不会做穷人。

    事实证明,印度的社会底层、社会中层、社会上层这三个阶级之间的差距是无比之大,而且不仅仅是贫富差距,还包括社交、地位、权利、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改变阶级的途径是什么?

    不是像拉吉这样强行融入社会上层或社会底层,而是教育。

    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问题了。

    教育制度

    一、出身论

    电影中,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社会上层,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社会上层,但不成为社会上层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个怪圈和悖论。

    二、校长把招生当成生意

    校长宁可录取有钱人的孩子,也不录取贫困生,哪怕前者是作弊才通过的。

    校长的理由是: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

    三、乱收费

    虽然德里文法学校对贫困生免取学费,但强制要求缴纳24000用于课外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知难而退,从而变相地录取更多的富家子弟。

    四、招生门槛太高

    皮雅要学习数学、游泳、英语、礼仪、艺术、音乐等众多课程,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了。

    这些课程难道不应该上学后才教的吗,怎么变成了入学测试?

    五、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除了对学生考试之外,学校还会对家长面试。

    为此,拉吉和米塔请了一个顾问来帮助自己。

    拉吉和米塔也要接受培训,要为女儿写全英文的入学申请表,要参加学校的面试,还要打扮成上流人物的样子……

    这到底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当皮雅落选后,问题不是出在皮雅身上,竟然是出在拉吉和米塔身上。

    顾问表示:“你们的孩子没问题,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学校认为,如果孩子的父母没受过良好教育,那他们就不会过多关注他们的孩子的教育。”

    事实证明,这不是在招学生,这是在招家长啊。

    总结

    《起跑线》是一部探讨教育制度的佳作,很有深度,尽管剧情有点套路,但是瑕不掩瑜。

    皮雅挤掉了邻居儿子的名额、邻居识破拉吉装穷、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剧情都过于巧合。

    虽然满满都是套路,但台词还是非常感人肺腑,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邻居的台词:“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拉吉在开学典礼上当众展开的演讲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校长、学校、教育制度。

    美中不足在于电影的人物形象有点脸谱化。

    上流人士是虚伪的,人们听了拉吉的演讲无动于衷,即便有所触动也选择沉默;而贫民窟的穷人是热心肠的,邻居为帮助拉吉凑钱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样的人设未免显得太刻意和有偏见。

    但如果电影中的社会高层有好人和坏人,社会底层也有好人和坏人,冲突和矛盾又不够深刻了,电影很难做到各方面完美。

    除此之外,结局也存在争议。

    故事的最后,拉吉离开这里,决定把女儿送进公立学校。

    这样的结局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过这里所说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词。

    不少网友表示《起跑线》最后十分钟烂尾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好学校,好学校已经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和恒温泳池,而公立学校的资源和设施变得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只会更加严重。

    而解决办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学校,愿意对公立学校投入更多的资源。

    拉吉送女儿去公立学校,是想起一个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着他这么做。

    这就好比挤公交车,人人都觉得排队就吃亏了,但要想让人们变得有素质,总要有第一个人排队,才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愿意排队。

    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么人们的素质永远不会提升。

    上学也是如此,正因为电影中人人都想读好学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读公立学校就吃亏了,所以拉吉愿意做第一个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高考。

    和印度相比,我们想进入国内的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

    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否则,说不定就会像电影那样产生严重的阶层固化和恶性循环。虽然备战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孩子提供了凭借实力打败富家子弟机会。

    也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吧。

    但我仍然想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

     3 ) 保持真我,勿失本心

    拉吉(左)和希亚姆(右)

    男主角拉吉本身是一个很质朴的人,他虽然不懂得高大上的英语和上流社会的礼仪,但他懂得为人处世,与人同乐的道理,明明是月光集市的商业大佬却甘愿住在租房里,不是没有钱搬家,只是不想离开住在那里的邻居朋友。

    他没有架子,可以在一群不熟的高端人士面前跟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也可以和集市的邻居们一起参演舞台剧,借车给结婚的人。

    老婆米塔虽然和他一样出身于公立学校,但她努力学习英语,了解上流社会的礼仪,想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融入他们的圈子,希冀女儿皮娅以后能够成为人上人,这正是现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比米塔的满腔热忱,略显淡定的拉吉并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是更希望她能够活得开开心心,自由自在。

    莫夫(左)和皮娅(右)

    为了妻子和孩子的未来,他做出了妥协,参加培训、熬夜排队、四处祈祷、找关系和试图贿赂,做了几乎能做的一切,受到顾问的点拨之后决定装穷混名额,但当看到为他的学费拿着生命碰瓷的贫民窟邻居希亚姆失去名额之后,他懊悔地说:

    “是我们窃取了他儿子的学位”。

    上流社会的高端人士摆着架子,戴着虚伪的面具,精神贫瘠。

    贫穷家庭出身的校长表面上为了贫民而坚持25%的录取名额,内心深处其实早已忘记了穷苦的过去,只是享受着一手遮天的感觉,所谓贫民教育的口号做做样子,高昂的费用让他们知难而退,最后还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大。

    而生活上穷困潦倒的希亚姆一家,精神上却是富有的。

    拉吉一家新到贫民窟遭人排挤,他站出来唾骂排挤的人恬不知耻。拉吉笨手笨脚工资被克扣完,希亚姆分享自己一半的工资给他,米塔得罪粮站的人,家里配给不足,希亚姆的老婆图尔茜也分了一半的配给给她,因为他们知道丈夫不能两手空空回家,知道饿着肚子度过漫漫长夜的滋味。

    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尽力地去帮助他人,待人真挚、诚恳,贫穷的人们反而迸发出了光芒。

    当错失入学名额时,希亚姆只是偷偷地抹了抹眼泪,然后转过身来,向拉吉和米塔贺喜,和妻子凑足几张邹巴巴的钞票,邀请他们去吃他这一生都未曾吃过的昂贵食物庆祝。

    在拉吉即将败露的时候,仍然善良的选择相信他,往好的地方想,直到女仆揭示了真相,万念俱灰的他来到学校,准备举报时,看到皮娅纯真善良的模样,却又软了心。

    拉吉捐款翻新公立学校,那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捐完后,豪宅照样住,豪车还是照样开,只是账户上少了几个数字,但希亚姆为此却几乎付出了一切。

    政客偷窃他们的食物,建筑师偷窃他们的土地,到最后还要偷窃他们受教育的权利,造成希亚姆一穷穷N代的悲剧。

    他们不可能像那些富人一样,因为他们不懂得也不会去窃取别人的权利。

    他们穷苦,但拥有的是远比起那些衣冠楚楚的人更为强大的力量

    拉吉在听完希亚姆的肺腑之言之后,感到无地自容,才意识到自己所谓善意的捐款只是为了弥补莫夫,以求心安,尚未彻底悔悟,仍占用着属于贫困儿童的学位,是一种伪善。

    只能上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不亚于高等学校的精彩表演却只因出身而得不到应有的喝彩,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他们只有一生,可他们有一百个梦想”

    拉吉曾经认为贫民窟的儿童会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说粗话、偷窃、打架教坏他的女儿,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孩子教会了她如何保持真我,如何在没小饰品、小电视、小玩意等等的情况下保持开心,所谓高等教育教育出来的高端人士却反倒是正义凛然的做着下流的事,以说自己的母语为耻,偷窃着底层人的权利。

    拉吉对这种沦为商品买卖的教育制度感到失望,他不想让皮娅靠着他偷窃而来的学位学习,也不想让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成为那种曾经嘲讽她父母的人。

    他为因择校问题而变得不择手段的自己感到羞愧

    所以拉吉在最后勇敢的站了出来,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大声地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怒斥这畸形的教育制度,虽然除了妻子之外,没有人肯为他站起来鼓掌,但只要有着那些受到触动会在心里默默认同的和在背后支持的家人就好。

    被制度化的人们习惯性地做着制度内的事情,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人只能跟着其中的大多数一样挤进高等学校,虽然可能会有着像拉吉那样的人会敢于站出来,但始终是会像那个试图鼓掌、站起来的女人和男人一样被身旁的那一只手劝下。

    《起跑线》的结局既理想又现实无奈,但无疑是将本片的立意拔高了一大截。

    有的时候,当你逆水行舟,与他人背道而驰,不是你错了,只是大部分人都迷失在了路上,即便改变不了他人的意志,被旁人所不理解,也请保持真我,勿失本心。

    “虽千万人吾往矣。”

    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当然

    真·杠精除外

     4 ) 关于教育这个话题,这部电影让我思考了很多

    1

    最近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心态有点崩。工作上的事情琐碎又繁杂,说起来参加工作也快两年了,但始终难以找到好的状态。生活也不如意,房租涨了又涨,工资却不见涨,帝都的生活成本又高,感觉自己分分钟变成日剧里的“丧”角色。

    看到朋友圈有的同龄人大学被父母送出国念书,早已在国外找到工作安居,光鲜亮丽,好不自在。还有一个初中同学,高中时被父母送去了省重点,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现在在一家投行工作,好像那句玩笑话说的,“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好像还只有我在原地转圈,没有进步。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当初父母也把我送去了省重点,要是当初父母也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一切会不会有不同?

    2

    好友A君推荐了一部印度电影给我,名叫《起跑线》,4月4号会在影院公映。A君说:看了这部电影,或许你的心态会产生好的变化。

    这几年印度电影真的很猛,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无一不是高分类型佳作,这两部我也都有看过,不过相比这两部,《起跑线》不出A君预料地更加打动了我。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父母尽自己的全力,或者承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压力,也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学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起跑线》就是讲的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其太太米塔,有点小钱,却没有到只手遮天的万能。所以当他们面对入学难的问题时——让女儿皮娅进那所最好的学校,也只得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可以说不择手段,就像海报上那句话说的一样,“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

    比如该学校规定离学校3千米内入学机率大,于是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富人区。

    比如为了给女儿注册,天刚亮就去排队(虽然到的时候已经排起了长队)。比如中产阶级装穷人,只为了让女儿占贫困生的名额进入那所最好的学校。

    再比如花钱买通学校的关系,让女儿顺利拿到贫困生的名额。

    《起跑线》对教育问题的刻画很深入,而且很生动。“入学难”对很多没有孩子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只是报纸上的一个标题,但是看完电影,至少我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背后,原来有那么多曲折复杂的故事。至于已为人父母的人,我相信都会感同身受的,无论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

    看到拉吉和米塔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做的这些事,我的内心涌起很多感触。一方面想:如果当初我的父母也能这样为我做,为了让我进重点学校而不择手段的话,我现在是不是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工作上的烦恼?是不是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另一方面也想:当初我的父母是不是也像拉吉和米塔这样,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起跑线而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只是幼小的我并不能明白他们的付出?而我现在的怨尤只是庸人自扰?

    而让我在观影时难忘的一点是,《起跑线》在讲述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带着一种苦大仇深的态度,也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诙谐和温馨感染观众,以至于如此深刻的话题也能轻松地缓缓道来。

    比如夫妻两人为了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而穿戴了一身名牌,恨不得变成行走的大牌LOGO,伴随着酷炫的BGM出场,土豪气质满格,结果却被导师一顿奚落;

    比如为了和有钱有势的人们打成一片组织了一场轰趴,天真的女儿和直率的父亲在听到嗨曲儿时当即不管不顾地热舞起来,舞曲之俗,舞姿之土,让上流人士们目瞪口呆,妈妈只好怒关电闸;

    再比如一家三口假扮穷人,在贫民窟中遇到教育部门抽查时,为了圆谎洋相百出,险些遇到“编不下去”的终极困境……

    这让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数次开怀大笑,一部虽然意在探讨严肃的教育话题的电影,却意外地减压。不能不说是个意外的收获了。

    3

    当然,《起跑线》打动我的并不只是上面的那些对入学难等社会问题的描写,如果电影只是止步于此的话,那么也许它配不上豆瓣8.2的高分。

    真正触动我的是最后父亲的选择。这里我不想剧透,我相信如果大家自己去看,一定在内心会收获良多。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人生的暗淡时刻,会将其归咎于许多外因。比如我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我的父母不是有钱人 ,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受过优等教育。但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多棒的师资力量?多高级的硬件设施?多严格的教学制度?这些都是,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电影中的女儿,如果她接受了父母的选择,被动地去成为“上等人”,她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好吗?我想并不一定。

    所谓的起跑线,从来都不是人生的某一个节点。电影中的父亲风趣幽默,又对女儿饱含着深沉的爱,他对女儿的期许,是让她更为更好的、大写的“人”,而不是更“上等”的人。这才是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吧。《起跑线》还有一款海报,两只脚,一只是穿着破旧的穷人的脚,一只是西装革履富人的,但是这两只脚却是平等地处于同一水平线的。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假如,成年人的世界也没有什么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一个起跑线上落后了的话,与其花太多时间怨天尤人,是不是更加卖力冲刺才可以让自己和跑在前面一点的人并肩前行呢?

    看完这部电影,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依然像平时一样,简单的问候,跟他们说我很好,你们要注意身体。

    然后给A君发了个信息:看完了,谢谢。他回了一个笑脸:加油!

     5 ) 中国教育的痛,居然被印度人拍了出来

    “绝对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你妈可能在怀你的时候,就在心里这么碎碎念。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多万的新生儿面世,在社会育儿条件逐渐完善的今天,全天下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于是,竞争从胎教就开始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初当父母的战战兢兢,再为人父母的也殚精竭虑,都是为了一件事——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于是从幼儿园开始,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打响。

    全国各地的优秀名校附近,陆续出现天价学位房,但无论再贵,都会有人掏钱买,总之要不遗余力抢到名校的学位。

    “读不了好的小学,就考不进好的初中,读不了好的初中,怎么去重点高中?重点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还用愁吗?”

    家长和老师们都或多或少给孩子传达过这样的理念,相信不少同学耳朵都已经听出茧来了。

    而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教育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凭自己的辛勤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成为人上人。

    然而他们这项最基本的权利也正在被富人蚕食。

    相信大家听过赞助费这种东西。

    一些有钱人家的小孩不用功读书,家长们就费尽心思把他们“弄”去学习氛围好的学校,至于怎么弄,无非是捐点苹果电脑,或者直接给毛爷爷。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朋友吧。

    但学位总是有限的,批准你进来,就得有人被择出去,选谁呢?

    肯定是那些父母没背景,学费需要靠贫困补助的穷孩子。

    这种教育之殇,存在于我国社会的每个角落,但鲜少有人敢触及,说不好就惹到什么达官权贵,引火烧身。

    连电影,都没有人敢拍。

    反倒是走入我们视线的外国电影,不断地用敏感的题材来揭示腐败的教育制度,像前不久的《天才枪手》就用“作弊”来告诉我们,在当下的体制中,不是光靠努力就能改变一切的。

    人口数仅次于我国,电影审查严格的印度,都敢用大胆的写实情节来讽刺教育制度的腐败。

    中国人的痛,居然被印度人拍了出来。

    真是惭愧啊 ——

    该片的男主角是伊尔凡·可汗,虽然不是印度三大汗之一,可因为印度很热,还是会诞生很多演技大汗(汗),他绝对是让你眼熟的那一个。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他是那个诬告主人公贾马尔作弊的派出所所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他是最开始登场的那个中年派,那段“来不及好好道个别”的经典台词就是由他说出来的。

    这次在《起跑线》中,他与女主角Saba Qamar一起出演了一对操心的父母,他们的表演笑料百出,却也不乏深沉的思考。

    故事发生在印度的月光集市,服装设计师拉吉(伊尔凡·可汗饰)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嘴皮子了得,做事也很会投机取巧,混得风生水起。

    可最近他和妻子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孩子要上学了。

    老爸觉得,读公立学校就好啦,我们当时也是从公立学校出来的,现在不也过得不错吗。

    老妈的神经比较敏感,一听到拉杰有这种想法,立马化身佟掌柜开始叨逼叨逼:

    很不错是不够的,在公立学校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女儿会害怕跟别人沟通,如果别人说英语她就会很惶恐,她会不适应社会,然后她会孤独和沮丧,如果她开始吸毒那怎么办......(语速为正常情况下的10倍)

    参见佟掌柜

    虽然老妈的每一次抓狂都要以"万一女儿开始吸毒了怎么办"结尾,但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知道在印度,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一些公共场所甚至只对高等级人士开放,80%的私家车主都需要雇司机开车,而且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会不会说英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以后的发展。

    所以没想到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居然还会有人歧视自己国家的语言,把说英语当成一种很高贵的行为。

    在夫妇俩为了女儿的入学搬到富人区居住后,甚至遭到了邻居们的地图炮攻击,以他们之前来自“月光集市”为由不让自家的小孩跟他们女儿玩耍。

    在这些家长眼里,交朋友也成了很功利的行为

    给字幕组点赞

    受挫的夫妇俩,一心想要女儿进最好的学校,于是他们瞄准了该区域排名第一的私立学校:德里文法幼儿园

    可想进重点幼儿园没那么容易,你得先填入学表格,幸运的话会得到入学面试的机会,面试之后还得再参加考试:数学、英文、游泳、礼仪、画画、音乐,都得会。

    于是这场关乎学位的战争打响了,最先躁动起来的是家长们。

    天还没亮,幼儿园门口就排起了领取表格的长队,有些人凌晨就来了,有些人支起了帐篷,可队伍依旧没有往前挪动的迹象。

    我们国家每到开学季,这种场面也是层出不穷啊。

    跟印度这对夫妇相反的是,大家都抢着去公立幼儿园,因为私立幼儿园实在是太贵了!

    国内某幼儿园的排队报名盛景

    然后不仅孩子需要面试,家长也要面试,校方认为“如果家长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也不会重视孩子的教育。”

    的确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今天,寒门再难出贵子,想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似乎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在考试结束后分享过这样的一段关于对教育资源的理解,引起了大范围的议论,但你也不得不承认有一定的道理:

    于是有条件的家长们都坐不住了,纷纷想把自己的孩子往好学校里塞。

    夫妇俩也是这么想的,在正常申请程序不通过之后,他们决定开始走歪门邪道

    拉吉拿出了他那套在生意场上的做法,先是找教育部长写推荐信,有这一纸公文,事就好办多了;

    一手准备是不够的,他还提了一袋钱准备去给学校做捐赠

    这种行为在我们身边,甚至已经司空见惯了,你可以随处听到邻居或者亲人对买学位的事情夸夸其谈,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而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会资源置换。

    特别是再扣上一个“为了孩子”的帽子后,这种捐赠更显得大义凛然。

    教育是一门生意,一种投资,在这件事情上,父母是不会顾什么法理的,在他们眼里,都是人情。

    但拉杰看到另一位“捐赠者”被校长劈头盖脸的赶出来后,他似乎也挨了当头一棒。

    原来还有钱买不到的东西。

    但这毕竟是电影,在我国社会,还真的很少有这种东西,在教育的面前,这几乎就意味着偷窃。

    心急如焚的夫妇俩偶然间从了解到还有一种叫做RTE的录取方式,即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录取。

    招生顾问告诉他们:

    “穷人的孩子在那样的大学校里应付不来的,即便他们被录取了,一两年内也会离开,与其让学位被浪费了,你何不取而代之?”

    功利的教师形象

    为了孩子(我呸),他们决定实施这次“偷窃”。

    伪造贫困证明,搬去贫民区居住,平日里衣衫褴褛,食不果腹。

    他们学习如何过得“贫穷”,并且得到了真正的贫困户 —— 希亚姆一家的帮助

    这些“努力”全都是为了应付德里文法学校的家访,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最后女儿是成功的拿到了学位,却因此让希亚姆的孩子得不到去名校读书的机会。

    殊不知贫穷是无法真正传授的,他们躲过了校方的检查,却在希亚姆面前露出了马脚。

    面对真正困难的朋友,夫妇俩的良心也受到了拷问。

    同样是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我们和印度在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也如出一辙。

    当贫富差距的问题延伸到教育上,身处高阶的人们就开始显露出无耻的一面,借着自己的势力疯狂地掠取教育资源,买学位、捐图书馆、走后门,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自己总结出道理:我现在给孩子铺好路,以后他们就能少走弯路,所以必须给到最好的教育。

    但你们想过吗,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可能是父母自身的行为举止,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有样学样,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把那套功利的、利己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你的孩子,他们就会应用到人际交往中,会背着你偷偷地填一份助学金申请书然后用得来的钱买iphone。

    真正需要这些资源的人,真正努力想学习的孩子,却被挤出了学校的大门,怎能不让人气愤。

    所以今天“富二代”这个标签,才那么得无耻和丑陋!

    片中的一句台词说得甚好:

    “你们使尽办法让他们入学,不是在帮他们,事实上,是他们在帮你们。”

    是的,孩子们帮助你们得到了亲戚的羡慕、邻居的称赞、老一辈的赏识,让你们觉得做人真成功啊。

    孩子,是你以爱的名义,赚取面子的道具。

    如果家长们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那么孩子生而为人,从一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希望各位家长,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能骄傲地为自己鼓鼓掌吧。

    不要让“可怜天下父母心”,成为一句笑话。

    巴塞电影,尽享每寸光影

     6 ) 什么?中国人的破事又让印度人给拍了!

    1.

    拉吉和米塔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中产阶级。拉吉原先在服装店当帮工,米塔成长的环境看起来也只属于普通家庭,因为她母亲带她去买衣服的店是电影开头所展示的逼仄狭小的私人店铺,这显然只会是普通人去的地方。两人人是慢慢变成中产阶级的,或者说奋斗。拉吉比米塔所处的阶级更低,他很可能没有正经上过大学,因为他不会讲英语,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从以下这点就能看出:追到比他更加阶级的米塔,显然需要发挥巨大的情商和毅力,我们可以想象拉吉不可能没有遭受到来自米塔家庭的阻碍,但他克服了;这同样也表现在他手下那位滑稽的导购员与他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拉吉迅速爬上中产阶级,并当上一个服装店的老板;相比之下,米塔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这里,英语成为了显示身份阶级的活名片。当米塔想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像是中产阶级——事实上仅从物质资产上来看,她的家庭已经算是了,但由于每个阶级共享着一套文化体系,这是她尚未具备的,因而仍需要努力(这一点再次说明了米塔的出身虽然不算最底层,但也只是比拉吉好一点)——她才搬入富人的豪华社区,并养成中产阶级的生活习惯。障碍总是发生在拉吉身上,这是拉吉原先所处身的阶级规训形成的生活习性,如果不严加防范(一种解规训,进而再规训的过程),就会暴露出来。比如米塔苦心为让自己融入中产阶级的社群举办那场聚会的时候,拉吉随着音乐所跳跃的舞姿打破了米塔在众人心中所塑造的中产家庭形象,遂变为一场“丑闻”。

    中产阶级作为处身于夹层中的阶级,承受着来自上下两方的压力。对于底层人们和上层人们来说,并不需要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矫饰:贫苦养成前者善良、淳朴的习性,而真正的富人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们反倒热意展开一种清闲的生活来显示自身与中产阶级的区别。唯有夹身中间的中产阶级,裹缠在对自我形象塑造和维护的焦虑中。他们不想回到或跌至底层人们的生活,也需要不断向上层阶级或维护本阶级而苦苦奋斗。中产阶级是生活最为矛盾的一个阶级,除了要让物质资产维持在一定水平,他们还需要养成一套约定的生活规则。没有哪个阶层像中产阶层那样注重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对拉吉和米塔这样从底层爬上来的家庭更是如此,更得小心谨慎、十刻掩藏好曾经的习性,不让其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2.

    这种刻苦的努力在女儿的升学事件中像气球一样放大了。试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有哪位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接受更一般的教育?恐怕也没有哪个从底层爬上中产的父母愿意孩子再去接受自己曾经受过的教育。这是拉吉和米塔所有举动的唯一出发点:即让女儿皮娅接受条件允许范围内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私立学校。因此,打通各种关系、进行各种培训,在所不惜地令自己变身为货真价实的中产阶级,拉吉和米塔使下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所有努力。但仍然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每个家长都在使出同样的努力,拉吉和米塔并没有优势,而且他们自身所携带的底层文化(英语不好)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被踢出赛局。事实也确实如此,以中产阶级身份竞争入学名额最终宣告失败。但,部分名额开放给贫困家庭的政策给他们留下来钻空的漏洞。

    电影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拉吉和米塔的身份设定为从底层奋斗到中产阶级,因此他们能够在两个阶级之间做些“移动”:他们努力让自己根除底层生活留下的痕迹,积极拥抱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有些根深蒂固的方式可想而知是无法根除的。因此这给剧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开发这对一心一意想抛弃原先生活的夫妻为了女儿的入学名额不得不再次回到穷人社区(可能比原先更惨)居住的时候,可能发生的各种古怪而有趣的事情。笑点就爆发在两个阶层间的悬殊对比中,以及由其各自的规训结果导致的从一方游动向另一方时可能碰触出的火花。原先是想假装中产阶级,如今却要回头假扮最贫苦的普通人,切切是本色角色更难扮演。这种反差创造出了十足的笑点,也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感觉有意思的地方。

    但并不是只有笑点而已,还有感动。即便这种感动因为电影最后的不断反转让人有一种不真实或刻意的感觉,观众还是被感动到了。首先是邻居为了筹集孩子的入学资金主动撞向那辆开来的汽车,这种无私和无畏的举动让我们掉下了第一点眼泪。其次,是当这位豁出生命去换入学资格的邻居发现拉吉和米塔只是为了拿到女儿的入学资格才入住贫民区,转而向校长揭发的举动最终软化在了对孩子的爱上,这让我们掉下了第二滴眼泪。最后,自然是拉吉的良心发现,在撕碎中产阶级道貌岸然的面具、揭穿了校长伪善的谎言后,他自愿在众人面前揭露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第三滴眼泪开始在眼眶中打转。而且高明的是,剧情不是通过矛盾酝酿导致难以收拾的结果,然后让人物悔悟;而是直接在一种爱的举动下让角色自我觉醒。

    3.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有点虚假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拉吉和米塔因为自己侵占了穷人孩子的上学机会自愿为公立学校提供资金和物资来改善它们的教学环境,给自己的良心一个安慰。现实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会有这样的道德觉悟吗,还是说这都是因为拉吉和米塔身上残留的底层血液使然?或者拉吉在电影结尾做出大义凛然的举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可能发生吗?我想,我们其实不必太去深究电影中情节倘若以现实生活为原型所具有的真实性,如果真要追究起来,很可能电影从头至尾的情节都是不合理的。既然这个家庭能够话费全力伪装中产阶级的生活格调,私立学校也被揭穿是盈利的商业学校,凭着他们手头积累下的财富难道没有可能通过打通关系跨越升学这道难坎,却愿意亲自去“体验”最贫苦的生活?这显然是很没有道理的,而且我们按照常理也可以判断,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中产阶级,难道还会愿意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深究没有意义。我们应该首先相信导演给出的文本以及其中贯通的逻辑合理性,然后以它自身的逻辑为航标寻找问题。这个剧本显然很少具有现实性,但通过这种戏剧化的设计却涉及并放大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切实的问题:阶级差别、贫富差距、教育分配、家庭教育……电影的目的不是还原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还要电影呢?电影其中一个目的是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我想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从中找到了可以与自身的经验参照并比对的内容。我想,这样已经够了。当然,我们可以严苛一点。我所不满意的是整部电影讲教育,却将重心完全放在了父母一方,而忽视了教育的对象——孩子。电影中的孩子就像工具一样,没有表现出任何自主的意识(而这正是大多数优秀的儿童电影焕发光彩的地方),他们跟随者父母在不同阶级轮转,甚至表现出了完美适应环境的融洽性。

    这是我最想指责这部电影的一个地方,尤其是当孩子从富足的生活瞬间跌落到贫苦的生活环境,肯定会有激烈抗拒。因为皮娅并不像她的父母那样是在底层生活长大的,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当她面对破败、穷苦的陌异环境,她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没有丝毫的反应。如果电影能将这处地方细致地表现出来,我想不只是会让观众感到整个故事更加让人信服,同时这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议题:原生家庭,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如何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会他自己的体会。而且电影最后,拉吉在舞台上发表“演讲”的时候,邻居的孩子像个木偶一样站在他的身后,如果孩子能有些反应,多好啊,如果电影能将笔墨更多挥洒在孩子的形象和心理上,整部电影明显会更加立体、更加好。

     短评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8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11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1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17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2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23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2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29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32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3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36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38分钟前
    • Foley
    • 力荐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43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48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49分钟前
    • 愚乐
    • 力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54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57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60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