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中国台湾2011

    主演:林庆台  游大庆  马志翔  安藤政信  河原佐武  木村佑一  徐若瑄 Vivian Hsu  温岚  罗美玲  田中千绘   

    导演:魏德圣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

      烈火金钢

    • HD中字

      高山下的花环

    • 更新HD

      铁血昆仑关

    • HD

      长津湖

    • HD

      地狱尖兵

    • HD

      志愿军:雄兵出击

    • HD

      血战许昌

    • HD中字

      大逃亡1963

     剧照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1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2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3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4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5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6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16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17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18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19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雾社事件史实改编。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本遂即武力接收台湾,宝岛各地纷纷被攻破。而台湾山区因道路不通,原住民生活尚暂未受影响,雾社地区的赛德克人之中,马赫坡年轻一代的莫那鲁道(游大庆 饰)英勇过人,率族群与甘卓万人争斗不休。日人垂涎雾社地区的 丰富资源,试图染指但遭到赛德克人强烈抵抗,伤亡惨重,然终于借原住民族群之间的互相仇杀侵入了雾社。莫那鲁道只得忍辱投降,但心中的火苗从未熄灭。时间推至1930年,日本对于雾社原住民的“文明改造”历经多年,日语等所谓文明并未给予原住民平等的生活,日人的欺压和繁重劳作侵蚀着赛德克人的传统和尊严,多年的愤怒累积,终于在这一年全面喷发!

     长篇影评

     1 ) 严肃文艺,残酷的诗意。

    1989年侯孝贤拍出《悲情城市》,这是台湾电影史上罕见的深沉凝重巨作,几近史诗。二十余年过去,台湾人魏德圣终于拍出了一部史诗,这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语史诗大片,必将在华语电影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通常,携带巨量信息和庞大叙事的大片极为考验导演自制力,此片魏德圣完成得相当出色。在情绪方面导演相当克制,不自恋不傲娇也不献媚不游离,去除个人立场甚至民族立场,用上帝视角冷峻描绘整个事件的方方面面。在暴力表现上又事无巨细,毫不忌讳,直面残酷。镜头洗练大气,音乐壮美质朴。于是,雄浑壮烈的史诗气质被锻制得如暗夜中闪闪发光的刀芒。

    魏德圣在视角拥有相当高度的同时,又保持低姿态,这是另一个难得之处。他会停下剧情的推进,捕捉台湾山间的晨光、日本孩童脸上的骄傲、红烈如火的山樱花、赛德克族跳舞时的足尖。魏德圣在去商业化和去类型化方面的努力让电影又带上了一些纯粹细腻的自然之风。原住民黥面,舞蹈以及仪式等文化的反复展现流露出他的内心指向。

    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电影的演员们。没有一句普通话全片高山族语言和日文,强硬如石的台词,饱满有力的表演让这些非职业演员充分表现出职业演员可能也无法表现的彪悍之气。莫那作为电影的灵魂人物,那狮王般的强大气场和领袖气质,眼神如刀,抽着烟斗不发一言的身形有着迫人的力量。为了最后一战忍辱负重30余年,他最好地诠释了赛德克族的民族精神和什么是“野蛮的骄傲”。赛德克族他们的智慧也好,勇猛也好,都绝不是像日本人称呼的“野蛮人”那么简单,而凝聚为台湾人共通的在地精神乃至世界通明的对自由和信仰的捍卫执念。

    这场殖民地战争,不是单纯的战争,而是纵贯数十年的文化冲突。通过对代表各方立场的几位人物的细细刻画,魏德圣让观众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去触碰他们的信念和精神图腾。随着统治的逐步深入,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也逐步走向不可调和的必然。文明的碰撞必离不开血火交融,所有的文明都是在争斗和牺牲中浴火重生。在死生之间人权尊严都可能被无视。唯一存在的其实只有内心的信念。信念让赛德克族人向死而生,不惧死亡。太阳旗和彩虹桥,这两个对力量的崇拜和对暴力的迷恋十分相似的民族终将决一死战。这场信念和生命二选一的残酷命题,每个人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 ) 赛德克巴莱的祖灵之歌

        “据统计被太鲁阁落石砸死的观光客中以日本人的数量为最多,人们纷纷猜测是因为日据时期日本人杀死了大量的原住民,这是原住民祖灵显灵在惩罚日本人。”

        戴着安全帽,战战兢兢地走在铺满落石的公路上,小心而快速地通过燕子口步道,导游那带着玩笑口吻的台湾腔在我耳边响起的时候,我并没有多想这句话背后藏有怎样的历史。

        在花莲,如今仍然活着的纹面刺青的赛德克人仅剩下六个,都是年逾百岁的阿公阿妈,赛德克族同台湾原住民其他的族群一样,业已丧失其生命力,变成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安静地讲着故事。在太鲁阁山间博物馆里,我见到了赛德克男人打猎时射的箭,也见到了女人为丈夫和儿子织布制成的披肩斗篷。持着现代文明人猎奇的心态,我用随意而无所顾忌的眼光打量着这些曾经围绕着原始野蛮人群的物品,并没有感到多少兴趣,也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感情。

        老师在课上放电影《赛德克》的时候,我还在宿舍睡觉,后来用豆瓣查了一下剧情,才找来片子想看一看。后来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只看完了上部,本来波澜不惊的内心竟然难以再度安宁下来。

        起初我激动于电影里出现的多是我到过的地方见过的场景,除了那雄奇的山谷,繁茂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缭绕的云雾,就连日本山地警察住过的房子,我也亲自参观过。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却变得越来越入戏,逐渐感到电影制作者郑重而严肃的思考。这部仅花了7亿新台币(资金来源包括各种借债)拍摄过程同时经受着自然与人为的考验的电影,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我第一次在现世当代体悟出电影本身的魅力。

    “活在这大地的人呀,

    神灵为我们编织了有限的生命,

    可是我们是真正的男人唷!

    真正的男人死在战场上,

    他们走向祖灵之家,

    祖灵之家有一座肥美的猎场唷!

    只有真正的男人才有资格守护那个猎场,

    当他们走向祖灵之家的时候,

    会经过一座美丽的彩虹桥唷!

    守桥的祖灵说:‘来看看你的手吧!’

    男人摊开手,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血痕,

    果然是真正的男人呀!

    ‘去吧!去吧!我的英雄!

    你的灵魂可以进入祖灵之家!

    去守护那永远的荣誉猎场吧!’

    而真正的女人,是必须要善于编织红色战衣唷,

    当她到达彩虹桥的时候,

    她摊开她的手,手上是怎么也揉擦不去的茧,

    ‘去吧!去吧!你是真正的女人!’

    守桥的祖灵这么说:‘你的灵魂可以到达祖灵之家!

    为自己织一件如彩虹般的衣裳吧!’”

        赛德克族是以打猎为生的山间原始部落之一,祖灵是这些原始部落共同信仰的神灵。这种信仰使他们对自然保有高度的敬畏,每每族里有重大的活动前他们都要血祭祖灵。献祭本身是一种用以摆脱物的功利性的行为,使物脱离人性回归自然。原始部落的物质文明极端落后,对于取诸自然的物质他们不愿意过多的占有,维持己需已达最高标准。此消彼长,原始部落野蛮勇武的举动恰恰表明他们的精神、灵魂与古老神秘的自然紧密相连,是极其强大有力的。

        日本人来了,带着现代文明深刻的烙印,企图教化“生番”。从这充满蔑视的称呼里,就可以看到日本人那以文明睥睨野蛮的心态,他们看重物质文明,在这一方面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也远远胜过了原始人,因此他们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日本人用枪炮役使使用冷兵器的原始人为他们工作,工作内容是改造自然。一棵棵也许矗立了几千年的树木被砍倒,铁路、邮局、商店被建造起来。日本人付给原始人工钱,原始人将钱全部用来卖酒,金钱并不是他们渴望占有的东西。他们渴望的是自由,是回归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山林。

    人类由欲望引领,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会丢失些什么,欲望却无限扩张,逐渐成为人性最主要的构造。导演重审文明的进程,看到的是比野蛮人的部族之争更为残忍的血腥场面。在与文明的对抗中,赛德克人始终不曾丧失自己的骄傲,他们是山上一棵神奇大树的子民,用尽全力维护自己的部族,有人忍辱负重,有人付出生命。妇女为给男人和孩子省出口粮,集体上吊自杀,她们扔下自己的肉身,带着骄傲的灵魂先回到祖灵之家,等待她们的丈夫和孩子归来。个人的生命在他们眼中显得过于轻微,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整个族群的荣誉。赛德克人亦同其它原始部族一样,有着让他们真正感到骄傲的信仰与习俗,有着让他们真正敬重的领袖与长辈,在他们的歌声他们的嚎叫他们饮酒的方式中,看不到因私欲产生的狭隘阴暗的痛苦。

    文明呢?文明滋生出军国主义,现代军人在他们概念中的“生番”面前显得异常脆弱。先进的兵器、占据绝对优势的人数无以遮掩军人们的脆弱,因为这种脆弱来自人的内心。糜烂型炸弹出现的时候,文明彻底撕破了虚伪的外衣。炸弹在森林中炸响,燃起了片片的火光,被“生番”重伤而垂死的日本军人呻吟着:“好漂亮……好漂亮……”火本是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如今却被文明用于毁灭自然、毁灭最接近自然的人类,文明是以此为美的。

    “谢谢你们女人孩子,成就了部落男人的灵魂。”莫那鲁道在打死那些所剩不多的女人和孩子时如是说。女人听从头目的命令用手捧着口水擦净脸,青色的图腾显得愈发清晰,枪响了,这个族群不能忍受背弃自己的祖灵而苟活下去。

    “听说你的家人在运动会时全部被害了,我们会给予报复的。”日本军官对小岛如是说。小岛个人的报复同日本帝国对台湾宝藏的觊觎一样,皆为私欲。最终他们赢得了战争,却输了骄傲,输了幸福。

    “我们在山里追猎,我们在部落里分享,我们在溪流里取水,愿我为此献出我的生命”赛德克人输了战争,然而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他们相信祖灵的庇佑,他们将在彩虹桥上守护那片美丽的猎场。代表现代文明的日本人呢?他们已经驾驭不了自己的欲望,没有人知道他们将被欲望引领至何方。

    “溪流啊!不要再吵了,

    祖灵鸟在唱歌了,

    请唱首好听的歌吧!

    为我们的族人唱,来自祖灵的歌,

    愿我也献出我的生命,

    巨石雷光下,彩虹出现了……”

    没有人知道我们将被引领至何方。

        电影拍的并非没有缺点,只是已经没有提的必要,这篇评论也许偏颇,因为我已经不想追求客观。二十年生命中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走中庸之道维持客观的人,早晚要丧失了自己的立场。


        最后感谢导演,以及他的梦想。

     3 ) 《赛德克·巴莱》:有一种殉葬叫自由

    台湾版分上下两部,上部《太阳旗》尤其精彩,下部则有些乏善可陈,本文仅对上部略在评说。

    土著人有其独特的生存法则,开篇的打猎镜头与猎头画面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生存法则。当没有外来人群的冲击时,他们对猎头与被猎头都有着仪式般的尊重。这是他们的生活,男人在山里找猎,女人守住家门,等待归来的或者不再归来的丈夫。成人礼、舞蹈、山歌所有的一切都有着大山的雄浑与灵气。如果没有外来族群的干涉,他们或许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然而,历史的扭转,现代文明的入侵使得土著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可逆转的与无法阻挡的现代文明在强大的火力推进下,瞬间便将土著人坚持了不知有多少世纪的传统蹂躏的粉碎。

    由于土著人没有国的观念,只有族的观念,所以当面临日本入侵时表现出来的对“异族人”的蔑视更象是守卫自己的猎场不被侵犯,而不是卫国的高大情操。他们的反侵略的斗争初始并非是为了自由,直到他们被征服之后受尽压迫下的屈辱才激起土著人对自由的渴望。

    莫那是从原始走向屈辱的见证者,而作为首领其忍让与耻辱感更胜他人。然而,他却一忍几十年,直到最后率领族人发起雾社之战。电影对反抗之心的演化交待得不够,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个被关了几十年的雄狮在生命将尽的最后时刻突然爆发,他怀念过去的自由,怀念血祭的味道,怀念猎头的豪爽生活。雾社事件中对普通人,尤其是妇女与儿童的残杀似乎洗刷掉了许多正义的力量。夹杂在压迫与反抗之间的普通人往往成为牺牲品,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诊断。即便推到中国古代,官僚集团压榨尽民脂民膏的时候,妇女与儿童也享受着荣华富贵,当一朝沦落之时,妇女沦为婢,儿童沦为奴的惨状也屡见不鲜。我们以现代文明的眼光去理解当年台湾土著人的做法与理想有些不太合适。然而,与他们无法摆脱自身观念的影响一样,我们也无法退去自己身上披着的文明去融入他们的观念。

    就是两种无法融合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雾社的残杀事件。

    电影尽可能多地给出各个年龄段的土著人、每个种族之间的人的相异处,试图用复杂的人性与文明来讲述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导演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虽然许多人物扁平,但莫那鲁道、土著警察花冈一郎、巴万的角色塑造是十分成功的。

    莫那鲁道青年时期桀骜不驯,既当英雄又当首领。电影中有一个情节赤裸裸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在他们伏击屯巴拉社人员的时候,有一族人冲到他的前面去被他击中,他狠狠地盯着受伤的族人说:“没有人能冲到我前面去!”年轻时的他是霸道的,然而,在与日本抗争失败后,他无奈地选择了屈服,一忍就是几十年。虽然中年的他仍旧保有着头领的部分尊严,但在日本警察面前仍旧是只能求人的角色。在溪边见彩虹遇父灵一节,他内心的兽性被彻底激发,从而走向殉道之路。他是从自由走向不自由的最直接的体验者,是从一级头领走向受日本人统治的二级头领的直接受害者。可惜电影没有在人物内心戏上给他以更多的表演空间,上部的后半部分,莫那鲁道在歌声中完成从屈服到反抗的升华,而我们也就在那些美妙的歌声中见证了血腥的暴发。

    花冈一郎是最具有矛盾心理的人,也是在手法上处理比较出色的一个人。可惜的是,他从一个受日本教育的怀疑论者到土著精神的信奉者的转变略显突兀,我们很少能够从电影中找到转变的确切轨迹。不过,即使这样,他仍旧是电影中少有的丰满人物之一,其内心戏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令人动容。而他也是文明与文明碰撞间出现的第一代矛盾体,即,日本人统治不好么?有学校、医院等现代设施不好么?他是被日本人统治的土著当中的受益者,有着比较体面的工作——警察,有着自己的居所,有着美满的家庭。除却他土著人的标签,他的一切近乎完美。所以,他会怀疑,我们为什么要反抗?他是已经被日本文明同化了的一个人,然而,最后他却义无所顾地投入到了反日本人的斗争之中,而促使他做出最终选择的恰恰是他身上的土著标签。有一个现象我觉得可以注意,即使花冈一郎起了个日本名字,当着日本人的警察,他受到的最大质疑也是族人们在雨街上对他的嘲讽,而没有把他打成“赛德克奸”。或许也就是族人们没有将其完全划到敌对的一方去,才给了他犹豫与矛盾的机会,最终选择站在赛德克的一边,走向最终的败亡。

    小巴万的角色是电影中最令人震动的一个角色。我们把他与儿童红十字军、红小兵联系起来似乎并不为过。这个角色也是电影中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缺陷的角色,最为成功的角色。这恰恰因为儿童角色的成功不得不让人反思,成年人的世界一不小心就会将儿童引入到一条不归路上。小巴万在学校里受欺负,老师打过他。当赛巴克族人起事的时候,他带领族里的孩子将老师刺死,将躲藏的妇女与儿童刺死,以血祭祖灵的名义。这是一种对血腥的信仰,也是一种纯真的信仰。就是因为纯真,所以,他才会义无反顾,拿别人的生命成就自己的英雄声名。当年的儿童红十字军何尝不是对宗教的纯真信仰?当年的红小兵又何尝不是对领袖的纯真信仰?在孩子的眼里,有时候血腥是纯真的,那鲜血直流的场面与白雪一样让人激动,而不是生畏。当孩子被某种信仰激发后,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被煽动,更容易残暴,更容易肆意虐杀。当我看到那些妇女与儿童,其中包括他的同学们惊恐的眼神时,当看到血液泼红了门窗时,内心是复杂的。小巴万既是行凶者也是受害者,而我们又不得不说信仰难道错了么?只好说,在一个错误的时代错误的时间为了信仰做了错误的事,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让我至今仍感动的。赛巴克的族人们去山上砍树,恰逢雨过出虹。他们在彩虹的陪伴下,跳起多年未跳的舞蹈,唱起多年未唱的歌曲,那一刻他们是自由的。那一刻他们是纯真的,只为着彩虹般的纯真的心。我多想他们可以一直跳下去啊,能够不为血腥、不为杀虐、不为反抗而自由地跳下去。

    然而,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要么耻辱地被文明同化下去,要么为了自己的文明图腾“血性”战斗至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剩下的每一种选择,都是为自由的殡葬。

     4 ) 上半年就指这一部电影活着了

    读书时总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而且是英文,法文,意大利之类完全听不懂再唱什么内容的歌,或者干脆轻音乐。目的是不被对字面的理解而掩饰音乐的内容,说白了,就是,只有听不到才能听到最多。
    电影里完全听不懂的对白和大块大块的音乐,对我来说都是最最难得的喜欢。听不懂却又听得懂,我不知道你在因为什么而怒吼,可我深深对你的愤怒感到恐惧。
    在山里唱流行音乐自然会显得怪异不协调,所以山歌的清透又不是在ktv能享受到的。整篇赛德克的小调贯穿其中,穿梭在森林里,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除去徐若瑄的出现吓了我一大跳之外,对所有演员表示非常感动,回头看看主演列表,还好我不认识太多的明星,温岚也是只听过歌没见过人,所以她是哪个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5 ) 无义之战

    无义之战
      ——《赛德克·巴莱》有感
      
       根据我的理解,赛德克·巴莱应该是原住民语中勇士的意思。这片子据说展现了原住民部族武士抗击日本殖民者的勇烈云云,但本人看电影有个坏习惯,总爱看完后去谷歌下相关背景资料,结果仔细查询了雾社事件和抗日大头目莫纳·鲁道履历后有些百感交集,不得不一吐为快,若有谬误还请诸位海涵。
      
       必须承认,这片子大规模械斗场面激烈写实。没错,械斗,别以为用了步枪机枪迫击炮就不是械斗,雾社事件的本质就是一场械斗。胜出方是已经殖民台湾三十年的日本,落败方是坚守树宗祖灵文化的台湾部族原住民。日本人的动机就不说了,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将台湾彻底吞入大和民族腹中消化为自身一体。设立村公所、警局、学校、邮电局、杂货店,多管齐下教化那些“不文明”的生番,只是那种情不自禁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加上极为难看的吃相为后来的大祸埋下伏笔。当然,这也不是日本人专有的弱点,昔日横扫四海的大英帝国,今天的美利坚都这副嘴脸,再往前推远点,历史上的天朝帝国和罗马帝国也全是这德性,这更证实了本人一个长期以来的观点:人种无贵贱,脑残无极限。话说回来,片中即使像小岛这样貌似怀柔的货色,也是包藏着一颗征服之心去趋附笼络那帮生番,这点应该没有观众会否认吧?
      
       好,我们再看另一方,尤其是领头的马赫坡社,以及其首领(头目)莫纳·鲁道。社是高山族的基层组织,相当于我们常说的部落。1930年10月,莫纳·鲁道策动马赫坡、荷歌、波亚伦、斯库、罗多夫、塔罗湾等6社族人借社祭运动会之机发动突袭雾社地区日警分驻所十三处,共杀死包括妇孺在内的134名日本人,一击得手后莫纳·鲁道率部退守马赫坡、塔罗湾两线游击作战,历经40日苦战最终不敌兵力与装备均占优势的日军增援部队。根据日方史料记载,原住民方战死364人,自杀者225人,被俘265人,500人投降。日方除开始被无差别收割的134人外,开战后武装人员仅战死28人,伤26人,协同日军作战的原住民武士死22人,伤19人。这些数字证实当时的日军战斗力确实不是吹出来的,实际伤亡也绝非如同电影中那样随手倒下一大片。关于战斗的许多细节,电影中其实都已面面俱到,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整个片子从头至尾都没说清楚,莫纳·鲁道为什么要袭杀日本殖民者?他天生就有救民救国夙愿?还是他是抗日奇侠投胎转世?开篇没有交代,结尾也没说清,只有一些含糊不清的零碎线索,给人一种欲语还休的朦胧感。用我朋友的话说,那就是光看打得爽,不知为什么干仗。当然对很多就渴望看到日本人死的观众来说,这从来不是个问题。剧情介绍里洋洋洒洒地介绍,在日本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下,原住民们被迫失去自己的信仰,男人必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只能当女仆不能编织等等光鲜理由。那么,以莫纳·鲁道为领袖的原住民们到底为何造反?
      
       真正的原因有三:第一,日本殖民者吃相难看,说来以文明手段教化生番,自家内涵底蕴远远不够,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凡人,拿枪用电话的就觉得对拿弓住树上的有莫名优越感。日本殖民者对原住民态度粗暴傲慢,诱奸逼奸妇女始乱终弃,你看片中那日本难民老公掌掴跟着逃难的原住民婆娘的凶神恶煞嘴脸,昨晚没准还睡一张床上,今天就把对方当成了敌国。观众都看到了这男人犯二的一面,却没注意到他仗义的另一面:大难临头毕竟还知道带着婆娘娃儿躲进避难所。当然,女人性格柔弱能忍,男人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要不怎么是剽悍的山地民族呢。
      
       第二,莫纳·鲁道的造反包含了很大的私怨成份。他的妹妹被日籍警察玩弄后抛弃,史实中这位日籍陈世美姓近藤,十有八九就是电影中那位最先带队前往雾社搜剿的近藤警官。真正的莫纳·鲁道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在发难之前也曾是日本人的帮凶,帮着日军砍了不少原住民同胞的脑袋,因为“有功”还被邀请到日本本土去旅游观光。当时的日本人在台湾搞出不少孽缘,但也不是所有日本官员都视而不见,女方家族若有势力通常会得到妥善安顿。莫纳·鲁道好几位朋友家里的女性成员都享此“殊荣”,人家都得到妥善安置和赔偿,但偏偏他妹妹的事却无人问津,甚至被刻意冷置。祸不单行,莫纳·鲁道的儿子达拉奥结婚,他好意邀请路过的日警吉村饮酒庆贺,不料这位警爷犯二,挥起手杖劈头盖脸乱打一气,第二天又带人抓了新郎官。热脸贴了冷屁股还被喷一嘴屎,好歹也是个大哥级人物的莫纳·鲁道那忍得下这口气,当月就发动了震惊全岛的雾社事件。
      
       第三,日本人急功近利的毛病在教化岛民这项本该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片中经常听原住民们提到男人是猎场的守护者,请注意他们经常提到的另一个词:出草。出草是什么?就是一族武士蜂拥而出去袭击敌对部族聚居点,能砍多少头颅就砍多少头颅回来,砍得越多荣耀越大。原住民们是崇拜森林和杀戮的狩猎者,出草甚至是他们幼童默认的成人仪式。日本人统治台湾后严令禁止出草,这可让原住民们憋足了鸟劲找不到地方发泄,孩子眼看着一天天长大,妈的却不让他们成人,不砍两颗脑袋能算高中毕业吗?其实笔者对日本人的这个政策也很奇怪,按逻辑应该放任出草才是最优选择,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砍刁民全到祖灵那里去报到该多省事啊。反正,日本殖民者就是不准大伙儿没事去别人家里砍脑袋,理由是不文明,我靠,你们把人家多少闺女肚子搞大了就跑路,那就算文明?看来还是看谁拳头大,谁的标准就管用。最后雾社事件爆发,总算让原住民们过足了砍头瘾。
      
       所谓于公于私,或所谓国仇家恨,抗日英雄莫纳·鲁道诞生了,他杀日本人,他也杀原住民,最后,他还杀了自己。
      
       历史说完了,接着说电影,这片子除了战斗场面给力外还有一个优点:客观。至少做到了表面上的客观,哪怕那是一种无限接近装13的客观,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根据薛定谔定理,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的客观。但我们可以看到,片中日本人和原住民都不乏勇武忠信之士,他们的表现基本符合真实逻辑和各自的文化背景,虽死虽败,但各死得其所,虽败犹荣,大有武士之风,煽情热血火力十足,这些完美的细节差一点就成功掩盖了凌乱含糊的主线剧情。除了战斗中倒下的日军多得夸张了点,除了双方士卒过于清丽整洁的仪容,这还真是一部经得起考证的战场大片。相比之下,国内影视作品的战场描绘简直连山寨级别都不够,战场上的敌人永远是蠢笨如猪一枪死一片的白给货,谍场上的敌人永远是阴险狡诈却丢乖现丑的活宝,充满了无穷欢乐和励志内涵。建国以来这么多年,战争片的刻划功力不但没有进步和提高,越拍还越有退化的迹象。各位观众当须牢记,侮辱你的敌人,就是侮辱所有牺牲的先辈和战友。你的敌人都是蠢货,你的先辈和战友居然被一帮蠢货给干翻了,而且还被干得那么惨,那这就不好说了...物以类聚,你自己肯定也不是啥高智商货色,要不怎么成天惦记着出钱拍片骂自己呢?完美的反证法,对不对?
      
       这片子隐含着另一个敏感话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战争。这是种族与种族之间的战争,这是生存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向来无关正义和公理。日本人来台殖民,端着文明爆发户的架子,揣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干着一点不比原住民们更道德的勾当。原住民们目光短浅食古不化,意气用事内斗不断,即便没有日本人来插上一腿,看那无节制的嗜血欲望早晚也得杀个绝户灭族,宛如疯狗的剽悍和勇武既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缺点。有评论家把这归咎于原住民们没有国家观念,故此没有所谓的凝聚向心力。列位看官,国家这东西和部族相比并未高档深邃到哪里去,自从人类有了社会组织结构,不管部族也好,国家也好,都是为生存利益而抱团结成的群伙。这类团伙的名称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规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游戏玩法。在漫长的达尔文之路上,不同的族群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的在奋力前进,有的在退后,有的在苟延残喘,有的已经灭绝,有的尚未诞生。而你我只能籍借此片端坐河川两岸,感叹一声:逝者如斯夫。

     6 ) 骄傲的野蛮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史诗片。它讲述的这段历史,在台湾的历史课本书上据说是一笔带过的;而大部分大陆观众,在这部电影之前对它大概都是一无所知。
    影片叙述的“雾社事件”,发生在1930年10月27日,是台湾原住民中的赛德克族人与日本殖民者之间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的一次爆发。对历史的描写,这部电影在某些地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做到了忠实的:电影并没有着力刻画日本人的残暴,也没有刻意回避赛德克族人屠杀日本妇孺的残忍(当然,“残忍”“屠杀”都是我们站在自己文明的角度上的用词)。如果你要看《赛德克•巴莱》,你最好跳出你现在所处的文明,否则类似的情节是你无法接受的。
    这不是一个关于“为保卫国家而战”的故事。它所讲述的,并不是日军如何残忍而愚蠢,我方爱国志士如何机智应对并歼灭之,而是英勇的赛德克人,为了祖传的信仰,为了自己的猎场,与日本人之间的一场杀戮。在自己的文明即将消亡的时候,赛德克人选择了用血性的方式,保持自己的骄傲。如果这是一次反抗,那么它不是为了胜利。因为在一开始,赛德克人就注定是失败的,他们自己也清楚日本人机枪飞机和大炮的强大。但是,为了祖祖辈辈守护的图腾,为了见到彩虹桥另一端的的“祖灵”,他们必须血染双手,最后让自己的鲜血洒向祖传的猎场。他们的准则也很清楚:你不能以文明的名义,让我们卑躬屈膝——哪怕是野蛮,也有野蛮的骄傲!
    随着原住民的“野蛮”被现代社会的文明所同化,时至今日,宝岛台湾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图腾还记得猎场了吧。《赛德克•巴莱》发出了属于远去的英雄们的声音,让人们知道这样的灵魂曾经存在于大地之上,他们生来是为了战斗,是为了祖先的骄傲。因此,作为一部台湾电影,“寻根”是其主要目的——寻找原住民的文明之根。
    而用更广阔的视野看这电影,它讨论的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消解。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文明产生,文明逝去,强大先进的文明把弱小落后的文明吞并,都是很常见的事。一个文明的失去,必将会留下一段挽歌。挽歌只能是悲伤的情绪,只不过有的激烈,有的温和。而属于赛德克人的这一首,明显是血性悲壮的挽歌,电影对其报以怜悯和尊敬的态度。他们反抗日本人带过来的现代文明,因为这样的文明没有给他们带来平等,没有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反倒让人看见自己有多贫穷”。
    电影里的主角们,其实都是一些处在一个文明的行将消亡的时刻的人,都有这样的窘境:明明知道自己对猎场的消失图腾的逝去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他们毕竟是山林间长大战斗中成长的人,怎能忘得了过去?怎能输掉自己的灵魂?“输掉灵魂的赛德克一定会遭到祖灵的遗弃!”
    电影有着很多大陆电影所不能比的诚意,电影背后的故事,其精彩一点也不必电影本身差。魏德圣导演为了这部电影所做的隐忍、积累和付出,说明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追求的导演,值得我们尊敬和感动。筹备十余年,一边借钱一边拍,几乎耗尽自己所有资产,最终耗资七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7亿),虽然并不完美,但带来的震撼远胜于大陆某导演耗资6亿人民币拍摄的《金陵十三钗》。
    最后说说电影的版本。
    台湾版分上下两集,上集《太阳旗》144分钟,主要塑造了莫那•鲁道的形象;下集《彩虹桥》,132分钟,塑造的是赛德克人群像。由于在电影上倾注的心血太多,导演魏德圣似乎不愿意浪费拍摄到的素材,导致共计276分钟的电影,在某些部分——特别是下集里略显拖沓。影片2011年上映后,在台湾票房不佳,未能盈利——但并不影响其成为一部伟大的台湾电影,至少,它是至今台湾影史投资最大的电影。
    该电影次年(2012年)在大陆上映,考虑到市场因素,电影上下集合映,剪辑为一个153分钟的版本。相比台湾版,大陆版更加紧凑,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精简版;缺点是过于以“抗日”为卖点,删去了一些塑造赛德克族文化的部分,添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片尾字幕。在大陆,本片票房依然不佳,市场表现远远不及同年进入大陆市场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但是,电影向来不是以票房论成败的。《赛德克•巴莱》这样逆商业大流而上的电影,必然在华语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 ) 寻根

    读完了魏德圣的导演手记,看过了四个小时的赛德克巴莱。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好电影。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导演需要一边借钱一边拍片。后期资金跟不上,韩国、日本团队相继离开,拍到最后连空爆弹都买不起。面对这样的困境,所谓的“辛酸”与“痛苦”这样的词汇,都显得有些矫情与肤浅了。魏德圣说,赛德克巴莱这样的拍摄过程,不可能再有了,它也复兴了在台湾电影界已经消失了的一种精神。
    这样制作恢弘的一部电影,不是来自好莱坞,也不是来自大陆,而是来自那个神奇的小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看过了金陵十三钗与赛德克巴莱的影迷,应该能默默计算出六亿人民币与七亿新台币,哪个更有价值一点。
    不过关于赛德克巴莱,我还是有些质疑要说。尽管这是一部抗日电影,但与其说赛德克人反抗的是日本人的外来侵略,倒不如说他们反抗的是现代文明对赛德克部落文化的入侵。在影片中,伴随日本人出现的是巨型蒸汽船、来复枪、火车、电话、学校、邮政所、杂货铺。而在日本人入侵前,伴随赛德克人出现的是竹背篓、燧发枪、赤脚、茅舍、砍刀、猎头。这是一种文明对野蛮,都市对荒野的对抗。用莫那•鲁道的话来说:“如果你们的文明是卑躬屈膝, 我要让你看到野蛮的骄傲。”赛德克人的抗日看起来更像是与狼共舞、最后的武士一般的文化冲突,而非在大陆上发生的赤裸裸的种族对抗。而日本人所代表的“文明的威胁”完全可以套用到任何来到台湾这个小岛上的统治者——日本人,或者国民党迁台政权,或者即将到来的大陆客。着重于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好莱坞的拿手好戏。而把这种理念根植于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就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模糊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本质。
    另外,在这部影片中,到底谁能代表真正的台湾人呢?是面对侵略碌碌无为最终苟且的汉人?是接受了日本人文明的洗礼,变得矛盾异常的归化生番?是从远方越洋而来,自诩为主人的日本人?都不是,影片一次一次地提醒我们,台湾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是那些骄傲而自由的生番——赛德克巴莱。可这符合历史吗?现在被边缘化的台湾赛德克人,可能是当年这个小岛真正的主人吗?台湾这个岛屿,一直漂泊在大陆的另一边,几千年来,不断地移民、定居,再移民、再定居,谁又敢说自己是真正的台湾人呢?就连这赛德克人,也是千年前移民来的。本省人,高山族人,外省人,这样的族群在台湾并存,谁是真正的台湾人又要向哪里寻根,恐怕迷茫的不止是魏德圣一个。
    再说一些影片本身的问题:
    1电影的线索庞杂,很多可有可无的线索完全可以砍掉,起码下集彩虹桥就没有必要那么冗长,自尽的戏码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弱化了戏剧冲突,完全可以合并为一出戏。
    2尽管是台湾电影,但也没能逃脱YY的命运,在影片中,日军与日警成堆成堆地阵亡,是赛德克人太能打,还是侵略者太过熊包?这与历史中日军阵亡仅有22个,差距太大了。镰田弥彦的感叹:“三百名战士抵抗数千名大军,不战死便自尽……为何我会在这遥远的台湾山区见到我们已经消失百年的武士精神?是这里的樱花开得太艳红了吗?”也太狗血了一点。另外这位老日本演员脱离了日本导演的束缚,终于可以撒花玩了,可有些太过歇斯底里了,缺乏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与内敛。对比一下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尽管二战中的西线战场远没有东线惨烈,西线德军的兵员素质也没有东线出色,但影片中的美军也绝不是个个都像兰博那样一出手对面就倒下一片。给对手以应有的尊重,不但是尊重对手,也是尊重自己,在这一点上,赛德克巴莱千万不要向大陆电影看齐。
    3影片的结局太罗嗦了,整个影片完全可以在莫那•鲁道独自背着枪走入神木林作结,这样意犹未尽,总比面面俱到好得多。另外最后赛德克众勇士出现的西游记般的特效场面,咱还是免了吧,还不如直接用山水空镜头配上他们的合唱更好些。
    最后揣测一下大陆公映的剪辑版会少些什么。首先是赛德克人内斗的戏,屯巴拉社以及其头目铁木•瓦力斯将不会出现在影片里。其次,雾社事件中砍杀妇孺,以及赛德克孩子拿起武器砍杀日本人的戏也不会再有。两个归化生番最后自尽的戏,恐怕也要被切。
    尽管赛德克巴莱并不完美,但是从导演魏德圣到各位原住民演员,都付出了相当大的诚意。他们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在这一点上,就比很多大陆的所谓大牌导演强上许多。

     短评

    时间推至1930年,日本对于雾社原住民的“文明改造”历经多年,日语等所谓文明并未给予原住民平等的生活,日人的欺压和繁重劳作侵蚀着赛德克人的传统和尊严,多年的愤怒累积,终于在这一年全面喷发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如果你們的文明是卑躬屈膝, 我要讓你看到野蠻的驕傲!!!

    9分钟前
    • samie
    • 力荐

    铺垫过长,枝节过多,素材凌乱冗长,可是为了这样的摄影、画面和壮烈情怀加分,因为你永远不要指望内地会拍出这样的所谓商业大片。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未剪辑的版本政治倾向性更弱,雾社那场大屠杀安排山地孩子杀死日本孩子的戏点出电影主旨:这是一群不可驯服的野兽与文明的对抗。

    16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商业大片的模式,故事线极简,人物形象和性格扁平,内心戏粗糙,但在表现原住民的文化和精神图腾方面又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素材太多却舍不得删减,拖沓的情节减慢了影片的节奏,试图面面俱到,但片长更凸显了内容的空洞。魏德圣的电影精神让人佩服,这个版本比预想中要精彩的多!★★★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赛德克·巴莱》华语电影里最像大片的大片。土鳖们都在说廉价的诚意却满眼黄金欲望,大谈虚头巴脑的情怀,却是一副扒光裤子的山寨小丑相。魏德圣真诚意,有种气,拍出了民族史诗的气概,力有不逮的地方,都让人原谅。看这个片子会想起梅尔·吉普森2006年的《启示》。喜欢《启示》的人,应该也会喜它。

    2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如果你们的文明让我们跪着生活,就让你们见识野蛮的骄傲。

    23分钟前
    • 秋色波连波
    • 力荐

    也许是由于凝聚了多年的心血,魏导剪片之时难以下手。冗长拖沓不说,更要命的是凌乱不堪、重心不明。但还是不忍给出差评,起码它真真切切的让我感到了些许震撼。

    25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看低或者唱衰它都不是坏事,至少后面你会正视它。

    2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当然很激发泛民族主义激情,文戏武戏都够真挚,某些人不汗颜么。对原住民的塑造已够饱满和有层次,同一族群拥有不同三观的成员、被日同化的年轻人,都令人信服。相较之下对日军的刻画却仍嫌简单粗暴,虽写出他们自身对殖民地的设想,以及个体也有的懦弱。史诗通病也是有的,这多素材,总难免自恋。

    29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关于仇恨与战争,最终都会去到泾渭不明、黑白不清的悖论中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连孩子都手染鲜血,在我看来是无法救赎的。下一代的文明蜕变与祖先的鲜血传统,部落间的冲突与协作,种族间的宿敌与惺惺相惜,是只能呈现不能解决的难题。片子节奏与音乐相当好,拍摄非常厉害。

    33分钟前
    • 王小七
    • 力荐

    相比金陵十三钗,魏德圣用1.4个亿给了张艺谋狠狠一记耳光

    36分钟前
    • MarVel潮
    • 力荐

    热血抗争,尊严永恒。对尊严的贱踏才是最深刻的侵略,其过程的细腻叙述,远远超过概念化的帝国侵略二元化对立和空洞的爱国口号,敬崇原始的血性,却并不回避由此带来的仇恨和野蛮。影片呈现出的刚正和丰富,对比出《金陵十三钗 》己被扭曲的犬儒。

    41分钟前
    • 尧耳
    • 力荐

    拍的真不错,但剪的真不行,所以看上去问题多多:编排乱、叙事乱、节奏乱、情绪乱、立场乱……但这些毛病都可归结为后期剪辑不当所造成的,也都可以通过剪辑而得以解决。如果由我来剪的话,即便成不了一部华语杰作,也会无限接近之。但即便就现在这样,也足以令很多内地大导看了为之一哆嗦了。

    42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去看看野蛮的骄傲。

    4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他不符合大陆主流思想,绝大多数人会反感这部片,但电影有时候是服务政治的,绝大多数时候应该是服务人性的,从后者来看我还是觉得可以看看的,不要带着所谓的高亢爱国情怀去看,就跟看鬼子来了一样,轻松点。

    51分钟前
    • 自身速度等级的
    • 力荐

    以尊严的名义就可以大开杀戒吗?以家国的名义就可以戕害生命吗?以自由的名义就可以相互屠戮吗?我承认生命不是唯一和最高,有高于生命的信念和意义存在,可这些信念如果需要以杀戮的方式实现,那也不过是魔鬼的伎俩。

    5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看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侵略者带来了杀戮,但同时也为这个原始的民族带来了现代文明;当这个名族以血迹祖宗的名义大开杀戒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捍卫自己名族传统的气节,还是一种湮灭文明的血腥屠杀。我们从小都知道反对侵略者是正义之为,但看罢该片,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看的人很压抑!

    59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制作精良,剧本有张力,除了把敌方塑造的太单薄,其他都很好。

    1小时前
    • 魏晓波
    • 力荐

    想起了<与狼共舞>和<启示录>,没有超越也平分秋色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拍的很有真实感,果然不是为xx局服务的..台湾电影越来越屌了~

    1小时前
    • JustGin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