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葛优,黄渤,范伟 

    导演:宁浩,徐峥,陈思诚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十亿实习生

    • 更新HD

      爱情的代驾

    • 更新HD

      贱女孩2024

    • HD

      唐人街恰恰

    • HD

      大脚野人日落

    • HD中字

      高兴

    • HD中字

      绝种铁金刚

    • HD中字

      有钱别嘚瑟

     剧照

    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2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3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4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5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6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6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7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8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19我和我的家乡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定档2020年国庆,延续《我和我的祖国》集体创作的方式,由张艺谋担当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分别执导五个故事。

     长篇影评

     1 ) 《回乡之路》>《北京好人》>《神笔马亮》>《最后一课》>《UFO》

    这几个短片我的喜爱程度:《回乡之路》>《北京好人》>《神笔马亮》>《最后一课》>《UFO》。 邓超那里本来是搞笑的画风,但是他把为了自己的家乡那种倾尽一切付出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动容,心酸中又有感动。 葛大爷那一段其实是笑点最多的一段,特别是两人去抽血那,真的是太逗了。 期待最大的沈腾也并没有让我失望,自带笑点的他总是那么有感染力。 最后一课那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范伟的表演,他把一个失智老人的形象塑造的很深刻,就算忘记所有别忘本。 确实相比起来UFO那里虽然画面场景热闹一些丰富一些但是能打动人的地方并没有那么深刻

     2 ) 五个单元之个人喜好顺序

    不错的国庆合家欢电影。

    我个人喜欢的顺序依次是《最后一课》《神笔马亮》《UFO》《北京好人》《回乡之路》。

    《最后一课》的故事其实在现实里是略有点难以成立的,但范伟的表演简直太精彩了,无论是犯病的痴呆状态还是回忆里的年轻执着,都精准的在人物状态里,赋予了这个故事立住的灵魂。这个短片的镜头运用是我最喜欢的,每个镜头都有一种水墨画般的清润秀美。这个片子应该也是出场明星最多的一个了吧,彰显了徐导的号召力。略微不足的是结尾弱了点。

    《神笔马亮》是把喜剧感和主旋律感融合得最好的一篇,既点了题又无刻意感,沈腾和马丽的金牌组合保证了演绎效果,这是开心麻花的拿手菜。

    《UFO》:过年般热热闹闹的一出好戏,土味科技带来的认知冲突是笑点的源泉,里面一些发明道具用了我喜欢的手工耿的点子,不知道剧组有没有给耿哥点版权费啊。

    《北京好人》:葛大爷演这种底层小人物简直驾轻就熟毫无压力,令人惊喜的是演对手戏的是素人演员占义大叔,我可喜欢他在《平原里的夏洛克》里的表演了。之所以排第四是因为最后结尾亮出主题有点生硬。

    个人觉得最尬的是邓超的《回乡之路》。从《银河补习班》开始就觉得邓超有点用力过猛,这次依然如此,前面非要把人物位置放得很低,刻意造成误会,最后来个翻转,烘托出他的坚持与高尚,这种手法太过老套不显高明。闫妮的演技是没问题的,二字的演技现在距离四字中间已经差了起码五十个三字。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电影院,且应该是国庆期间唯一一部进电影院看的电影,这片的钱花得值当。

     3 ) 大失所望的家乡

    主旋律电影始终跳不出洗脑的套路 浪费了两个多小时 所谓的笑点和泪点 都是牵强硬造 事实上一旦命题作文交给你 答案也告诉你 你还能写什么 编导演 也是目前的顶级流量了 或者可以称这是一部风光片 但真实的乡村你们看到吗? 你们去过吗? 为了艺术加工改造是正常的 但过头了就是假大空

     4 ) 说一说那些我不喜欢的细节

    优点我先说了:双轨制医保、山区交通、农村教育、西北农业,都是在戳当今社会的痛点。《北京好人》里送外卖的表舅那句“马上就到别打差评”也是。 整体不满意的点我也先说了:笑点都是老掉牙的段子,音效无节制到头疼,色彩审美低级,浮夸。还有过度依赖一些现代产品,比如抖音,《天上掉下个UFO》已经使用过滥,《回乡之路》把直播带货、发财致富、强人精英三者之间彻底画上了等号。

    以下分叙。

    《北京好人》。事实是我们抛开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是否一样这个问题不谈,尽管我能理解这是一出喜剧,一出虚化了真实背景的小品,我还是无法接受北京的医院那样宽敞、患者那样少;大夫有空跟你聊天认老乡;护士请你吃泡面;抽血化验不用排队取号叫号跟着熟人走就行。这个喜剧背后我所心碎的是,轻飘飘一句报销比例一样,牺牲的是葛优那个角色,作为一个北京底层,辛辛苦苦多年攒钱买车的梦想。它只要有宣传教育的意义就够了,至于多年没联系见面都认不出的远房亲戚直接上门管你借钱这事儿是不是合情,谁管。

    《天上掉下个UFO》。《疯狂动物城》里Judy说,兔子可以说兔子可爱,别的动物这样说就不太合适了。这个单元是五段里把刻板印象抒写到极致的,但是导演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山区民科成功制造飞行器,一方面是“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但几乎为零”只要前一半不要后一半。在南仁东穷尽半生的中国天眼旁边吹小镇发明家,导演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最后一课》。几乎是最鸡贼的一段,老年痴呆患者在看到自己魂牵梦萦多年的小破村子如今富裕现代化,病情得到了好转。这故事当然只能放在杭州拍,因为贵州陕西的村子三十年前需要支教,三十年以后也教育资源根本贫困,十年就一个老师的故事仍然在不断上演。我最难以容忍的倒不是浪费巨量水来伪装下雨始终对着一个小男孩淋,而是众人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原本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呀”,然而一旦有人提出“位置正好是你们家要扩建的蚕房,那就牺牲你们家吧”,立刻得到了所有人鼓掌通过。多么可怕的民粹。

    《回乡之路》。贫困地区的羊杂汤卖二百八一碗,因为里面加了虫草海参。不知道这是在讽刺物价,还是在展现贫困地区的物质文明。全片的题眼其实贾玲已经点尽了,带货能力也就那样,胜在长得美。当然闫妮是真美,秒杀浓妆艳抹的王子文。

    《神笔马亮》。故事的流畅度是最好的,也是最使我如坐针毡的。一开始问“你们家到底谁做主”就奠定了某种男性视角的话语基调。如果说其他片子还在试图用外卖、中国天眼、杨紫版李子柒、带货女王来竭尽全力包装成一个2020年的故事,《神笔马亮》放弃了所有的尝试,拍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十七年电影。故事本质其实也是最接近《我和我的祖国》的:个人和集体会有冲突,你是选择列宾美术学院的学业还是选择为基层贡献;个人和家庭会有冲突,你是选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小日子还是舍弃小家成全大家?在这样的故事里,永远没有从列宾学成归来再为祖国艺术事业添砖加瓦的第三条路,你的妻子你的家人一定是反对你的不理解你的不支持你的是你成神路上的绊脚石。结尾当然是妻子被感化,流着眼泪说“我老公考上列宾了,他不稀罕去,因为他有了更伟大的事业,为了人民”。但是片子里又看不到焦裕禄,看不到基层村官累得只剩半口气,它直接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物质文明相对发达、人民已经在追求精神文明的村落。如此逻辑,宋徽宗治理下的大宋才是超一流的国度。

     5 ) 最后一课≥北京好人>神笔马亮≥回乡之路>UFO

    按顺序来说说

    1.北京好人,这部的笑点是隐藏在剧情里的,没有特意抖包袱的感觉。抽血那一段全电影院都在笑,缺点是故事情节略套路,而且出现什么状况都有人拿手机拍照,不太真实(可能我不刷短视频所以觉得这点奇怪?)

    剧情4笑点4演技4.5

    2.UFO,这部分可以说是几个故事里最不好看的,剧情悬浮,几个主演演技略浮夸,角色形象有点脸谱化。而且结局阿花突然出现,简直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这个故事最大的惊喜可能就是手工耿的破釜沉舟跑步机和伴着时光一去永不回BGM出场的秦风和唐仁。

    剧情2.5笑点3演技3

    3.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拍的最好,起承转合都很棒,也是整部电影最好哭的一点,范伟老师的演技值得再拿一个影帝,回忆和现实交叉的那一段闪回镜头拍的极佳。笑点可能不太够,但是几个人人工降雨那一段很棒。

    剧情4.5笑点3.5演技5

    4.回乡之路,这部剧情略反转,但还是摆脱不掉套路感。邓超那个角色总给人意料之外的感觉。闫妮的口音演这个故事真的梦回武林外传。王子文第一次给我大美女的感觉,整部电影里最好看的角色就是她了。几个人演技都挺贴角色了,不特别出彩但也绝对不拉胯。

    剧情3.5笑点3演技3.5

    5.神笔马亮,沈腾的观众缘真是没的说,他一出现,即使什么也没干,大家就开始笑。这个故事完成度不错,笑点也蛮多的,两个主演角色完成度也很高,最后观景台那一段略尴尬,适时出现的笑点拯救了一些。

    剧情4笑点4演技3.5

    总之,每个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没有特别尴尬的情节,UFO的故事虽然不太好,但也没有说很烂。值得大家一看。

    这是我们一起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6 ) 被迫同台上演的献礼与献媚

    从去年的《祖国》到今年的《家乡》依然坚持使用拼盘的方式,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去年的《祖国》使用拼盘电影的形式其实颇具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恰逢70周年华诞,于是七个导演各自选择十年,来依托一个大时代背景来叙述个体的温暖记忆。七个年代前后相连,用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形式串联起来,尽管观众仍要给七个部分打分排名的环节是没法避免的(比如去年陈凯歌拖后腿),但从整个电影来看,七位导演的合作关系更大于竞争关系。而今年则不同,《我和我的家乡》所拍摄的都是当代中国人的家乡记忆,大家的故事都要在同一个时代背景里合作,不同的则是所选取的地域跨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去年讲的是时间,今年讲的是空间。去年的七个故事完全可以拼在一起当做一部新中国历史来看,但今年则不同,要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复杂的当代中国,大家就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彼此之间的关联,除了在地理意义上用航拍镜头表现出大家同属于中国,其他方面并没有那么明显。于是今年的五个故事就显得更加高下立判,有人的水准达到了献礼水平,有人则是在完全的献媚和或自以为是在献媚,或给观众献媚,或给...献媚。

    《北京好人》评分:6/10

    去年的《北京你好》叫好又叫座,显然让宁浩吃到了甜头。「张北京」这个形象,实在太容易取观众心中的最大公约数。大家对葛优本人和其扮演过往扮演的角色有太鲜明的印象:出身北京市民阶层且贫嘴的「顽主」。宁浩把葛优的形象做了部分改良,尝试做一个当代中国普通小市民的侧写,当然了,他要有普通人小小的自私、没见过大事的懦弱、爱吹牛、生活一定不能算成功人士、但总能唤起心中的良知做出在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好事(当然要牺牲自己的切身利益啦)。

    葛优演这样的小市民简直手到擒来,但和他一起上演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的搭档却总是农村人,这样的农村人眼光一定要狭隘,迫使他这样的小市民去重新思考社会问题。比如去年那个失去父亲的四川孩子偷了的票,以及今年来借钱的表舅。小市民的确没什么了不起,但比起被冰冷城市完全拒之门外的农村人,他嘴里那七虚三实的自我吹捧使得他看起来简直像个「上面的人」。萨马兰奇送我票啊,艺谋叫我去客串啊,都是这个意思。所以今年的故事比起去年实在没什么新意,甚至我更不满的是张北京这个角色比起去年可以说是失真了,有太多细节经不起推敲琢磨。去年的张北京尽管已经和妻子离异,但依然有自己的牵绊宝贝儿子。今年的张北京和去年的张北京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独居(单身而并非鳏居)、高血压(经常有生命危险)、头等大事居然是买车搞代驾(但他单位有医保不缺钱)、交际不广泛,从社会角度来看,他算个边缘人,和别人没太多交际,却依然自得其乐,这很难符合现实。他的表舅,被困在城市牢笼里的外卖员,要「接电话请您等两分钟」,可能还不如前段时间《人物》杂志里描写的那些年轻力壮的外卖骑手。在北京多年不联系,但却因为大白兔奶糖让张北京动了恻隐之心,如果换我,我肯定不干骗保的事,一是我没必要为远房亲戚冒风险,二是这违法。所以,宁浩的坏,是一开始就默认大家接受「仗义每多屠狗辈」这个设定的。只是这种处理方式实在让我捏把汗:直接把道德和法律在主旋律电影中摆在了对立面,这简直是玩火。若做诛心之论,张北京这样的人,是不是在生活中会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需求而经常钻制度的空子或不惜去冒着违法的风险走钢丝呢?这属实不敢细想。当然,违法的事必然不可能成功,这才更能让张北京坚定了牺牲自己的想法,剧情的推进才能自然。

    最后兜兜转转,闹腾半天,宁浩的电影是一定会让好人有好报的,但他也细致地切中了社会问题:双轨制医保落实了,但我们的人民可能不知道这项好政策,所以基层的干部们,你们的宣传普及工作还要大大地加强!赞扬中带有不痛不痒的批评,这就皆大欢喜了。

    几处彩蛋:

    结尾处两人自说自话没顾对方一直向前走的情节在我看来是在致敬李成儒在《大腕》里的经典桥段。不过冯小刚当年用的是一个特写长镜头来表现荒诞,宁浩则用一个正面镜头和一个背面镜头来表现出一种决绝的情绪,最后用一个远景在景别上渲染情绪。这里两个人的物理距离看似是拉远了,其实亲情是更近了。

    去年用了郝云的《回到这一天》,那是一首回忆童年的歌曲,和葛优搭戏的,是农村丧父只身闯城市的穷苦孩子。今年,唱了一首《活着》,这是一首社畜之歌。讲的,是还没来得及跟的上时代步伐的中老年人。刘敏涛那个角色绝对是那个学生时代学习又好长得又漂亮的大众女神,她居然不嫌弃光头葛优!Fxxk!

    《天上掉下个UFO》评分:1/10

    如果你是刘昊然粉丝,不要看了,直接往下滑看第三部分吧,因为接下来我骂的将会相当难听。

    这是绝对献媚的一部分,向观众献媚,不思进取的媚俗。

    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观众受漫威这样的电影和综艺还有流量明星的影响,非常喜欢看「联动」情节。这里我不想谈观众的审美如何,我想说陈思诚完全没有尊重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这一部分的观影体验如同和油腻并且性无能的中年老男人做爱,我知道你性无能,所以你只能在前戏、技巧、体位这种事情上下足功夫。先来一个伪纪录片的形式:哇,科幻大制作诶!UFO诶!然后画风一转又变成《唐人街探案》了?王宝强和刘昊然又戴着墨镜穿着搭档服出现了?《往事只能回味》又变成唐探专用了?然后王迅和黄渤出现了,干嘛啊,《极限挑战》跑到贵州了?剧情又是经典的王宝强犯傻、刘昊然这次跟着一起犯傻探案,董子健负责提供智力支持。「滚蛋」这种指向不明双关梗真的看都看厌了,最终谎言还是没瞒住,《小刀会序曲》随着五毛科技特效响彻云霄啦!你在拍《新龙门客栈》还是《功夫》??民科网红的发明一下从拖拉机电风扇变成了高科技飞行器??然后中科院高材生要和快手民科网红合作了??WTF??你是连观众的智商和科学一起侮辱了???最后我们知道了,这居然是一个小舅子和姐夫相认抱头痛哭的爱情故事。是不是少了点什么?“我姐结婚了,又离了”好了,我知道了,《唐人街探案》还缺个TM的佟丽娅没出来啊!!!!果然就是她啊啊啊!!!!!拜托,大家是来电影院享受电影的,不是看你陈思诚内涵自己私生活的好吗???最后,随着唐人街探案式的经典全场大歌舞《黔南千古情》,这个shit一样的故事终于结束了。

    我在电影院里都快哭了,中国人民惨啊,花四五十块钱买一张票来电影院里被中年油腻老男人陈思诚和张艺谋一起强暴,老男人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方法想让你叫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依然还是有多人傻乎乎地叫出来了,而且目测你下一次还要交钱,惨啊。

    《最后一课》评分:8/10

    毫无争议,徐峥用他的聪明和勤奋在两年献礼电影中都交出了完美答卷,并且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套路。

    以往徐峥作为导演的作品并不高明,作为演员的徐峥远比作为导演的徐峥出色。在两年的献礼中,徐峥在视听语言方面所下的功夫最足。在老上海弄堂中通过蒙太奇剪接制造氛围,用各种镜头语言来放大小朋友所饰演的角色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但徐峥最令我感到佩服的是,他懂得在献礼电影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剪辑位置,两部电影里,他是吃剪辑红利最大的人。徐峥的部分都在第三位出场,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位置:在《祖国》里,位于徐峥之前的《相遇》是个悲剧故事,所以徐峥把自己的部分做成喜剧,尽快把沉浸在前一部分故事里无法自拔的观众拉出来,讲好自己的独立故事。而《家乡》也一样,前面王宝强黄渤一票人刚刚跳完广场舞,所以《最后一课》的开头就赶快把你带到悲剧的沉重肃穆气氛里。

    但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剧情可以说是在完全脱离现实的乌托邦里进行的,这个乌托邦本身也带有反智的恐怖色彩。在千岛湖的旅游区村庄里,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抛去旅游业本身带来的财富不说,这里的环境和人际网虽然都由年轻力壮的青年组成,但运行的方式似乎并不是现代社会的路数。乡村邻里之间的关系并未随着商业的发达所解体,而是和政治绑定在一起变成了变态的大家长式制度,用喜剧式的民主投票就可以轻易决定牺牲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依然让我不寒而栗。

    范伟的演技老辣非凡,整部影片里称其为最强卡司并不为过,他多年来对文艺片的坚持让人敬佩。范伟饰演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再一次告诉我们,无论你富有或贫穷,孤独永远是人生常态。即便你已经是海外大学的教授,依然有着因病症陷入孤独的风险。停留在某一段人生珍贵记忆里无法自拔,对于孤独的人来说,其实根本无法判断这是福是祸。当他发现自己处于谎言之中时,那样的崩塌让人感到窒息。在教室里,连语言都已经开始顺序颠倒的范老师,他表达自己时却又是那么的自在、享受、如鱼得水。这里徐峥用了多个环绕镜头,指明了这出谎言的悲凉和处于中心的、被欺骗的范老师又是多么的孤独。而随着环绕镜头的加速、谎言被察觉、时间开始失去控制、记忆逐渐扭曲而致混乱、电影开始节奏变快。徐峥把不同时间下的同一空间用一个长镜头剪辑在一起,现代的灯红酒绿和四十年前的杭州山水、青年与老年通过记忆被揉在一起,整个故事随着人的相遇戛然而止,用《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做结尾,和《北京好人》一样,做了留白。

    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只有在富裕的地方才有资格这么玩。如果范老师当初去支教的地方是西部某山区...

    《回乡之路》评分:4/10

    邓超和俞白眉的烂片组合拍出了一部平庸之作,这实在值得鼓励。

    趁着直播带货的东风,和陈思诚一样,能力平庸的邓超也尽可能的想从一个贴近生活的角度切入去讲故事。虽然塑造了闫妮这个女强人,但女性在这个故事里扮演的依然是工具人角色。邓超本想给自己玩一把欲扬先抑,但由于自己的油腻气质和对故事的不上心,把自己的角色抑制的太过了。结尾扬起来的方式是令人最无感的回忆叙事和学生时代最令人讨厌的表彰大会,观众怎么可能产生共情。况且为了制造喜剧效果,弄了太多没用的花里胡哨的擦边球,比如让孙俪扮演空姐啦,朋友开车在现实生活中难道真的会把你半路抛下吗?而且那个朋友就因为一个表彰大会又开始以他为荣了,这真让人感到不适,社会残酷啊。

    《神笔马亮》评分:6/10

    最难评论的一个部分。

    沈腾依然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自己的西虹市宇宙和创作模式里,这个路子有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特点:

    1.沈腾本人要扮演一个前后生活反差巨大的角色,中途要经过一场常人无法经历的奇遇,而且你很难说这种角色的变换是好事坏事,因为接下来要讲故事了。(《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甚至韩寒的《飞驰人生》也可以算)

    2.要有动感并带有喜剧色彩的音乐!(《膨胀》、燃烧你的卡路里、《护花使者》、《大哥你好吗》、《多好个人呐》)

    3.沈腾的角色有和他相依为命的一个或一群人。(村子里的全部村民、门捷列夫村长)

    4各种彩蛋和自我致敬...(夏竹杂货店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但在这个宇宙里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信息可以传递的很快,也可以很慢。农村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全村人都知道沈腾骗老婆的事情。但从社会学意义上讲,沈腾所下乡的农村属于城区农村,你说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老婆居然不知道谁去代替老公去做本市城区农村的书记,这很难令人信服。所以在观看沈腾电影时,你不能太在意细节,你要理解开心麻花的话剧出身,所以你可以像看《驴得水》一样,别那么较真。

    对于女性的处理,沈腾明显比邓超高了不止一个level。让女性去和政治话语中的人民相拥抱在一起,你说是牺牲女性了吗?确实。但又高声赞扬了女性的牺牲和付出,所以你也很难鸡蛋里挑骨头了,因为这是更伟大的事业,为了人民。

    最后谈一些电影整体的通病。

    我能看出导演们很明显的想讲好中国乡村里的故事,但最聪明的人其实还是宁浩。他知道没法真正的贴近乡土,贴近人民,因为你要拍的是献礼片。不是《心迷宫》、不是《过昭关》、也不是《平原上的夏洛克》。所以我就还是选择城市,我不放弃乡村,但是我只是依然在城市和乡村进行交流,我不妄想我能真正代表乡村。但其他人在乡土环境里所展现的出的东西,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村民。而是已经和现代城市紧密相连的城市人,姑且可以称他们为社会主义新乡贤吧。网红黄渤、考出去的大学生、范老师和他的村长书记旅游区老板学生们、邓超饰演的失意老板、闫妮饰演的带货明星、这些人的生活与生产都是面向城市的,面向现代的,他们和中国传统的农业生活关系不大了。而神笔马亮本就是个城市里的人。我承认时代在改变,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的人生已经不必完全苦凄凄的和农业生产绑定起来。但光鲜亮丽成为主角的,在献礼片里成为主角的,注定不可能是更多的那几亿人。没有必要想不开,你不能期望人人都是贾樟柯。这部电影所承担更多的也是政治任务,它更像是童话和变种的春晚,因为比起春晚,你肯定更期待热门院线片。这也只是商业电影的一种类型啦,其实也没什么。如果你把这部电影的主角们都看成和李子柒一样的存在,你就可以很从容的面对它了。

     短评

    包装春晚,开箱村晚;除压轴的开心麻花单元外几乎都趋于尬笑还非要硬拔高的小品范儿。国庆档真正的新片即便都由聪明人操刀,可外表再精致都没能藏住玩命赶工的窘态,这样的复工速度绝非良性电影市场该追求的样态。

    7分钟前
    • Lynchman
    • 还行

    真的一点都不好看。。。。。。。。。。

    8分钟前
    • the xx
    • 很差

    像片头那个稻草人一样,又假又空,自我感动,开心麻花意外的还行

    10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较差

    邓超墨镜一戴,手包一挎,张口就来两千万的生意,“土”和“豪”那种冲突感拿捏得绝了!而且真的是喜剧效果满满,土味欢乐回乡之路,浓浓的陕北乡情呼之欲出!

    11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沈腾马丽的《神笔马亮》牛逼,单凭一己之力让我把片子给多一星。其他单元真的十分so so。

    12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也就徐峥的《最后一课》能看吧

    1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最后一课>神笔马亮>北京好人>回乡之路=UFO,表演方面能看看范伟老师和韩昊霖,求求别折腾葛优老师了,心疼。PS,陈思诚、徐峥、邓超都拍了老婆,真的就…各有各的境界吧。

    16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为什么这些导演觉得旅游村、度假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呢?

    20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吹爆《北京好人》,观影感觉就是上一秒还让你笑得前仰后合,后一秒就让你哭出来,农村医保问题太扎心了。《天上掉下个UFO》看起来很荒诞,但是背后的农村交通问题又让人没法不深思,拍的还挺巧妙的,挺有陈思诚的个人风格。邓超的《回乡之路》太有陕北的味道了,从演员的方言口音到服装搭配,尤其是王源的黑框眼镜+黝黑晒伤妆,看起来太接地气了。最好哭的还得说是《最后一课》,看完了久久不能忘怀,最后一幕老范和学生说了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我哭疯了

    24分钟前
    • ChriSteve
    • 推荐

    最后一课赚我眼泪

    2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神笔马亮最佳!!没话说!!我的沈马组合,圆满了!

    30分钟前
    • 苏打水
    • 还行

    徐峥的才华确实被低估了。“乡村教师”这个题材的电影展现出他某个程度的细腻——他很擅长从一个小的切角去展开一个宏大叙题,这样的融合不会过于煽情,却分外让人感动。

    35分钟前
    • 灼灼裴质
    • 力荐

    《北京好人》讲借医保给表舅治病的故事,不管是反转还是节奏都很招人喜欢,葛大爷和表舅的表演都增色不少。《回家之路》把视角放在西北地区,不管是造型还是口音还原度都不错,还有王源之前为了晒出西北黝黑的肤色,还把自己晒伤了。《最后一课》、《神笔马亮》融合了很多元素,支教、扶贫、带货,故事涵盖的范围很广,也让家乡这个议题更深刻了,不再是单纯的思念家乡,也算是突破了这层命题的限制。

    3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当陈思诚和徐峥的长镜头放在一起,高下立见。最喜欢《最后一课》!有人说回不去的是家乡,但是家的意义你看见了吗?

    3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如果说去年的我与国还有那么一点用心,今年的我与乡真的尬死我了,真的求求现在的导演不要一拍电影就拍喜剧,那些烂梗真的不好笑,让人尴尬起反作用。徐峥部分还不错,邓超那部分其实也挺好,开心麻花有点小浪漫,宁浩和陈思诚,真的尬,还放在第一第二部分,差点就想离场。

    42分钟前
    • 一条黑色的狗
    • 还行

    “最后一课”节奏很棒,范伟演技惊人,把我的泪点掐住了。“神笔马亮”最惊艳,笑点很高级,从笑到泪的情绪转换自然恰当,看得很舒服,麻花做喜剧还是厉害,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46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作为一名曾经遇到过好老师的人,最后一课哭到不行。脑海里都是那个曾经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点醒我的老师的身影。想说老师的一个小小的鼓励,能够成为学生心里的种子,而这粒种子终将长成大树,影响人一生。

    49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沈腾马丽>邓超闫妮>宁浩葛优>陈思诚黄渤>徐峥

    54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全都是小品的模式,前半部分是喜剧,后半部分升华一下,很生硬,甚至很尬。只有《最后一课》像一部电影,《北京好人》和《神秘马亮》一般,《天上掉下个UFO》和《回乡之路》垫底。《最后一课》用老范生病为引子巧妙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1992年和2020年。老范得了阿兹海默症,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儿子都认不出来了,但还记得28年前学生的鞋子破了、不会算算术、没有颜料。《北京好人》太短了,拍得不够透彻,不如前作《北京你好》。《神笔马亮》无功无过。《天上掉下个UFO》故弄玄虚,虎头蛇尾。最后应该再加一段,揭晓UFO是假的之后,结果真的UFO来了,但大家都不相信了。外星人入侵地球,冷锋出现了,说道: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回乡之路》题材很好,但导演水平太差。邓超是个好演员,但的确不适合当导演。

    5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前三个故事不错,邓超+俞白眉真的是不出意外的垮+尬。

    1小时前
    • 睫毛1019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