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明日世界2015

    明日世界2015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2015

    主演:布丽特·罗伯森,乔治·克鲁尼,拉菲·卡西迪,休·劳瑞,托马斯·罗宾逊,皮尔斯·加格农,蒂姆·麦格罗,朱迪·格雷尔,凯瑟琳·哈恩,科甘-迈克尔·凯,洛奇林·莫罗,阿莉娅·奥伯里恩,达伦·萨赫拉维,迈克尔·罗,克里斯·鲍尔,莫妮卡·甘德顿,保罗·麦克吉莱恩,艾米·伊斯特尔,杰迪代亚·古达克,马库斯·罗斯纳,马修·麦考尔,克林特·卡尔顿 

    导演:布拉德·伯德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关键第四号

    • HD中字

      外星人报到

    • HD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 HD

      畸变

    • HD中字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 正片 上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HD中字

      生化危机:终章

     剧照

    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1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2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3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4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5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6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16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17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18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19明日世界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年男子弗兰克·沃克(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和身边的女孩凯茜·牛顿(布丽特·罗伯森 Britt Robertson 饰)大吐苦水,他慨叹现代社会充斥了战争、饥饿、灾难以及种种不公,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经历。当年小小的弗兰克(托马斯•罗宾逊 Thomas Robinson 饰)带着自己的得意发明来到某主题公园,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而美丽的少女雅典娜(拉菲•卡西迪 Raffey Cassidy 饰)偷偷伸出援手,让他见识了令人咋舌的未来世界。与之相对,凯茜则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阳光女孩,她渴望有朝一日遨游太空。心怀梦想的她甚至私闯NASA,为此惹了不小的麻烦,不过却由此得到一枚神秘的徽章从而结识了弗兰克。  这一老一少的命运相逢,让充满幻想的未来世界不再遥远……

     长篇影评

     1 ) 短評不夠寫。

    短評不夠寫。

    最近很容易被電影感動,可能是正身處在沙漠之中,一點點的滋融也得被放大,可是我真的認為這部電影很好看,不知道為什麼影評好像不十分好。

    他是一部很好很好的兒童電影,就像電影所說的,一些想法會慢慢的浸入你的腦中,兩隻狼中,他就是要你喂給對的狼。

    前面開場開得很好,帶出了現今這個世界的絕望,卻也給了人無限的希望,尤其是喬治克隆尼說出:我以前看到的未來不是這樣的,那一刻簡直想起身鼓掌,再接上他的童年,對未來世界的描述等等,這可能是很老梗的場景與畫面,可是也確實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與感動,這不正正是我們現在正在遺忘的嗎?

    關於開場對未來的詮釋這一點我覺得跟星際效應的概念有像,也真的很打動到我,因為我認為這正正是這世界現在需要的,也是缺少的。

    而我們現今正正都在逃避或是忽視這件事,或許也正是這部電影不會得到太好評價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後面收得確實不夠好,前半部我認為十分之好,從喬治克隆尼到女主角,一直都帶給我們期待與希望,直到後面的最大轉折點,發現世界終究到了盡頭,也是很好的,只是女主角意念一轉就破解了驚世大秘密那一刻就破盤了,後面變成了一部真真正正的兒童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本身出發就是兒童電影沒錯,不過前面的好是作為成年的觀察也會覺得好看)。

    不過我認為他還是一部很值得讚賞的電影,我在想要是我是小孩我會受到他影響多大?這正正是希望的價值呀,這個世界觀要從頭說起感覺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講,這想像空間對小孩來說也是很美的一部分。

    而一眾演員也演得十分出色,由喬治克隆尼帶領新的演員演出也是我認為很希望的一點,女主角也很有魅力,那浮誇卻不別扭的表演十分到位,不過我最想講的卻是演機械人的小女孩-Raffey Cassidy,她的表演簡直可以用震撼來形容(我也是看預告被她吸引才想看的),從電影的所有時空中貫穿,非常到位的演出了各種情節-文戲/武戲/感情戲,這對一個小女生來說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呀。

    更重要的是,她跟喬治克隆尼有一段感情戲,也是我認為是電影中最美麗的設定,機械人跟人類,中年人跟小女孩,這是多麼奇怪卻又美到不可開交的設定,喬治克隆尼的表演當然到位,可是小女孩最後的告白絕對不輸喬治克隆尼,還更有魅力。而能把這樣組合拍得合理也是非常令人佩服。

    這電影的的確確很迪士尼,可是他總是可以在老土的思想中卻也跟著時代一點點的慢慢去走,近幾年的迪士尼電影都給我這種感覺,像是JOHN CARTER我也覺得很很很好看,可是票房評價也不好,我常常認為電影確實是充滿所有可能性,不應該只有這種單純卻不真實的美好,可是我們小時候不正正是看了這樣的美好才努力成為美好的人嗎?至少我是這樣被影響的。

     2 ) 电影三星,五星给雅典娜

    本片中的雅典娜是继LEON里的martida,水果硬糖里的海莉后,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萝莉妹子。
    认真起来略凶的样子,程序出错左右眼轮流眨的样子,假装突然自动关机的样子,萌翻了啊,她就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而她最后与乔治克鲁尼的那段对手戏太感人了,编剧的人设给她大大加分,大叔与萝莉,自然人与机器人。机器人对人类渐生情愫,最后还牺牲自己成全大局。

    Natalie 在LEON的若干年后,在偷心里又让我惊艳了一把。Ellen在水果硬糖的若干年后,在盗梦空间里又让更多人都认识了她。貌似大部分童星都陨落了,期待拉菲在若干年后,还能有让大家再惊艳一把的角色。

     3 ) 明日幻想

        中年男子弗兰克·沃克(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和身边的女孩凯茜·牛顿(布丽特·罗伯森 Britt Robertson 饰)大吐苦水,他慨叹现代社会充斥了战争、饥饿、灾难以及种种不公,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经历。当年小小的弗兰克(托马斯•罗宾逊 Thomas Robinson 饰)带着自己的得意发明来到某主题公园,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而美丽的少女雅典娜(拉菲•卡西迪 Raffey Cassidy 饰)偷偷伸出援手,让他见识了令人咋舌的未来世界。与之相对,凯茜则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阳光女孩,她渴望有朝一日遨游太空。心怀梦想的她甚至私闯NASA,为此惹了不小的麻烦,不过却由此得到一枚神秘的徽章从而结识了弗兰克。
     影片中对未来畅想也是通过不同媒介反映虚幻场景,说明所谓“未来国”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未来主观能动作用。接触T字徽章刹那奇幻美丽的新型都市,在金色麦田引领下高耸入云的科技之塔,一个由爱迪生,特斯拉等科学家和艺术家建造的自由都市,没有政治暴力压迫,没有学习工作压力,科学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世界(人造天堂)。相反地,超光子塔上搜索时间洪流时发现却是另一番前景:特拉法加广场上抗议,美国内陆龙卷风和纽约洪水,如同最后审判一般的末日灾难,而且仅在58天后一切将变为现实,似乎无法改变的悲伤人类文明的末日。
    电影,所谓的“明日世界”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象征着最和谐与进步的人类生存环境。整部电影都带给我们正能量,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自己所处世界的美好。在“明日世界”科幻未来感外衣的包裹下,表达的其实是对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极力去当一个环保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丽,无污染,更加和谐的“明日世界”!

     4 ) 这部电影我打满分,而且是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

    这部电影我打满分,而且是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

    原因很简单,电影真正探讨的是,我们对未来该报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在互联网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要处理巨大的信息,其中不乏各种因为科技文明发展带来的危机:全球变暖、水资源污染、贫富差距分化等等。
    而很多文学和电影作品则打算通过渲染这种末日气氛,希望激起人们的警醒,从而改变世界。
    然而心理学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如此,人们面对危机,特别是由于全球化和工业化产生的特大危机的反应并不是警醒,然后去想解决方案,而是被吓到,然后选择逃避。
    这种反应有个词,叫鸵鸟心理。

    这些可能的灾难和我们无关吗?
    肯定有关。
    那我们现在有办法做些什么吗?
    没有。

    然后忽略这件事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就像Casey的老师一样,被Casey问到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尴尬地让学生下课。
    是不是发现这种场景似曾相识,拥有鸵鸟心态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未来不是根据现在就完全确定的,而是一种种不同结果的概率。

    现在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扰动未来的导向,在真正的未来到达之前,谁也说不准这个骰子最后会落在几点。

    面对一些太大的社会问题时候,
    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然后顺利成章地无所为,比如面临失业的Casey老爸、年老时期的Frank。
    有一部分人倔强地相信通过改变现在,我们能获得一个好的未来,比如Casey和年轻时候的Frank。
    实质上,这部电影表达的是这两种人的冲突。
    悲观无作为的人越多,导向灾难未来的可能性越大。
    乐观实干家越多,导向美好未来的可能性越大。
    徽章给予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想象,而时间塔则相反。
    电影围绕着两派人的冲突展开。

    Which wolf do you feed?
    The darkness and despair one,
    or the light and hope one?

    Recruiter通过徽章让人家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别人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从而让美好未来的概率增大。
    Nix通过超光子发射塔,让别人相信未来是灾难式的,从而让灾难未来的概率变大。
    Casey和Frank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面对Dream killer的否定时,表现出来的是那种无理由的乐观和永远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有了小时候的Frank和帮他制作喷气背包工程师的冲突的镜头。
    所以有了小时候的Frank凭着成功几率微小的喷气背包依然相信能入选进入Tomorrowland一份子,而Athena特别给了他徽章的镜头。
    所以有了Casey和她老爸就发射塔拆毁之后未来的冲突的镜头。
    所以有了Casey在课堂上倔强地屡屡举手问老师解决方案老师无视她的镜头。
    所以有了Casey和她弟弟Nate第一次对话是围绕着Tiny change can make a huge difference in the future这个话题展开。
    所以有了Casey为了让Frank带自己去未来世界把一个拖拉机烧掉的镜头。
    所以有了Casey在Frank的相册边上,找到1964年博览会传单上面写着“Never give up."的镜头
    所以有了Frank带Casey上时间塔时,让她什么都不做,Just be your self. 的镜头。
    所以有了反派只需要左右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就可以左右未来的剧情设置。
    因为Casey、遇见Casey之后的Frank、Athena就代表那头the wolf of light and hope.
    只是Frank被超光子塔预示的未来吓到了,失去了信心。而Athena重新找到候选人Casey。

    这种面对灾难时的精神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未来的走向。
    前面的层层铺垫,都是在渐渐影响着未来的走向,而不是剧情的拖沓。
    所有的一切,最终表现为Casey看到灾难未来后仍然不放弃,冲到Nix前面质问他,而超光子传来的信息出现了短暂的美好未来。
    而影片的最后,58天后,世界依然很好地在运转,第二代Recruitment计划开始。

    有人说结局烂尾了,生硬出现的反叛被消灭,时间塔被炸毁,就结束了。
    其实只是一个电影结束惯用的形式而已。
    而象征着对未来灾难想象的时间塔被炸毁,象征着乐观想象的徽章被重新制作。
    世界开始喂养那条光明与希望的狼,导向一个好的未来的概率从此变大。
    这不是部科幻片,它是部童话。
    人们相信着什么样的未来,那什么样的未来就更可能成为现实。
    导演想通过电影的方式,让我们的现实世界导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现在太多的灾难片流于市面,不要说儿童了,就算是成年人看了之后很可能都会渐渐认为未来就是这样充满灾难,而作为一介草民的自己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儿童的世界观未形成的前提下,得到的如果是充满灾难性的信息,那么他们以后很可能也会成长为新一代的犬儒主义者。
    不幸的是,大部分的灾难片都不涉及讨论解决方案,吓唬完人就结束了。
    这时灾难片已经失去了警醒人的意义, 变成了一种消费品,就跟Nix说的巧克力手指饼一样。
    导演把如此宏大的未来议题包装成儿童能接受的童话,显然是件非常难的工程,于是剧情后来的牵强,反派塑造的薄弱的硬伤也开始突出来。
    毕竟这个议题太大,太难童话化了,有纰漏也是在所难免。
    但至少现在看来,结果还不坏。

    影片首映前夕导演布拉德·伯德,乔治·克鲁尼和布丽特妮·罗伯森都来了中国造势。
    布拉德·伯德为了这部片推掉了星战7,而乔治·克鲁尼则是为了自己的电影首次来华。
    除了商业票房上的考虑,他们的宣传上谈了许多环境和全球变暖等社会议题。
    众所周知,中国当今的迅猛发展让世界让中国成为一个环境问题上的主要战场。
    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创新可能性变革领地。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明日世界,很可能会极大影响世界选择怎么样的明日世界。
    也许布拉德·伯德和乔治·克鲁尼是来告诉我们,Feed the right wolf.

    有人说Tomorrowland这个名字是坑爹,根本不是什么未来世界,只是一些很厉害的人创造出来的一个很厉害的同一时间的世界罢了。
    我觉得导演另有深意,Tomorrowland确实是我们的明日世界,而决定这个世界是好是坏,钥匙就在我们的手上。

    电影在炸毁时间塔之后到招募梦想家结束。
    而电影也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没有深挖,其实是最好的结尾。
    导向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方案是不确定的,电影是无法展现出来的。
    但能确定的是,一群倔强的梦想家在一起,导向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概率会变大。

    Dreamers should stay together.

    他们可能是音乐家,环保主义者,工程师,文员、律师......
    但他们一定都是倔强的梦想家,
    用自己倔强的乐观,
    扰动未来不同可能的概率,
    让世界导向一个更好的明天。

    Which wolf do you feed?
    The darkness and despair one,
    or the light and hope one?

     5 ) 为了休叔加上一星

    整部片子就是一个大写的莫名其妙。
    -------------有剧透,但是剧不剧透有什么关系啧,就是个烂片-----------------------------
    莫名其妙的开头,聒噪的女主(只能依靠其他路人角色反衬才能表明玛丽苏本质),几个机器人打架走位不能再明显,纯粹为了凑特效跑去了趟巴黎,傻逼兮兮的剧情发展。终于觉得进入正题了,一看进度条居然只剩20分钟了,后面可以预见地迅速烂尾了,尤其是最后结局到底是个什么鬼?!大家都觉得女主可以拯救世界,她就正好乱七八糟地想到一个理论,结果莫名其妙地大家就go with it了,摧毁了大信号塔,then what?大干了一票之后不造干什么,莫名其妙就说we are gonna make it work?!全程我的表情就跟在看傻逼一样...
    --------------以下才是你该看的地方--------------------------------------------------------------
    真·观影记录:
    休叔出现在:
    00:03:26.
    00:07:10.
    00:07:50.
    00:11:20.
    00:15:11.
    01:28:43.
    01:41:10.
    真为休叔不值,居然挂在这两个一看就是烂片制造器女主手上了,简直是在逗我,但是休叔你头发长回来了(虽然我知道是化妆师的妙手回春),我还是很高兴的。
    不行不行,我要回去五刷HOUSE...

     6 ) 明日世界:写给古老科幻的情书

    如果不是因为布拉德·伯德(Brad Bird)可能我也会放弃去影院观看《明日世界》(Tomorrowland),想想从《钢铁巨人》到《超人总动员》,布拉德·伯德的一系列科幻电影一直备受好评,哪怕是接手碟中谍系列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然而这部电影有着鸡肋一样的评分,让人难以释怀。

    《明日世界》从电影讲述的故事,叙事手法,故事核心,人物设置完完全全都是新浪潮之前的科幻模板,其故事核心探讨的是一个多数科幻作品必然涉及到的话题:我们的未来是好的还是坏的。

    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二战之后形成了所谓垮掉的一代,他们和中国魏晋时期的文人一样放浪形骸,在迷茫中思考人性。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科幻作家也掀起了所谓的科幻新浪潮,其中最典型的外在表现就是科幻的天空似乎一下变的灰暗了。从前的科幻作品中,未来多以乌托邦的形式出现,科技总是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在那里人们丰衣足食过着童话般的幸福的生活,正如电影中男主人公沃克在20世界60年代初刚接触到明日世界所看到的那样,各种嶙峋古怪的高科技,人们以发明为乐,单纯地相信科学的光明前景。

    但是这一切都被战争摧毁了,特别是原子弹。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一项武器在现实中能有原子弹那样的破坏力,也没有哪一项技术像原子弹一样深深的影响了数代人,整个世界的图景都为之改变。一个必然的后果不仅仅是反思科技本身,也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这一余波一直影响至今,并且又经历了所谓现代和后现代的洗礼,乃至在当今的科幻界,只要写的是反乌托邦或者反抗政府机器的现实主义作品,都能引起读者一阵阵兴奋的勃起(特别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这当然是某种现实的反映与映射,却也成为一种偷懒取巧的路径,不少人总以为社会强暴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自慰与意淫,实际上本片比大多数YA反乌托邦好太多了。所以当新世纪的女主人公牛顿看到自己所读的都是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1984》《美丽新世界》)或者《华氏451》时,她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所以呢,我们不应该解决它吗?”

    这个名字取自近代伟大科学家的女孩,是一个从小就仰望星空的奇才。她的父亲是NASA的工程师,众所周知,近来NASA不断削减太空探索的经费,SETI(外星文明探索计划)也一度中止,电影里他的父亲也面临平台关闭被辞退的苦境。也正是在试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抗NASA拯救父亲的过程中,她也进入了明日世界。

    正如我们由于核恐慌设立末日倒计时一样,此时的明日世界对于未来的看法也是一片灰暗,沃克被驱逐,失去了雄心与希望。牛顿要做的就是给予他这种希望,并随便俗不可耐地拯救一下世界。前者才是本片的主旨所在,对古老科幻的重新包装与致敬,不然你以为随处可见多到数不过来的科幻梗仅仅是彩蛋吗?

    美国在冷战时期有诸多匪夷所思的计划,比如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而正是在60年代国防部提出了所谓感知控制(perception management)的计划,意在通过向受众传递或阻断特定的信息,以影响他们的情感和行为,从而预测乃至操控民众的思想与行动。这一计划在新世纪夸张又阴谋论的版本是美国通过文化侵略腐蚀中国年轻人,让他们愚昧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以达到削弱乃至灭亡中国的目的。在影片中,这个计划则体现在超光子机器上,这个能预测未来的机器让人看到了自己悲观的未来,从而达到自我暗示和反馈的作用,使心理循环变成时间线的逻辑循环。所以影片中不断有这样的提问:“假设能预见你确定性的未来,知道你的死亡,你愿意吗?”当然这个“不该建造”的机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原子弹的影射,正是因为原子弹才导致人类对未来的充满了悲观。

    这是本片最为出彩的设定与想象,这意味着未来的预见性其实是一个幻象,继承传统而反传统,本质上它是反科幻的。因为科幻一直标榜和宣传的自己可以帮助人类预言未来,乃至在科幻作品中各种时光机器和预言机器层出不想,当然每个机器背后的原理和动机不尽相同。实际上,科幻的作用从来不是预言未来,人类用连连看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图景和科幻作品中的幻想联系起来,以为两种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那么的明确,然而现实是那么的复杂,虽然并不排除有些作品的确直接创造了一个科学想法的可能性,但很难想象科幻的预言直接促使了梦想变成现实,何况那些想法的实现科幻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这种“科幻中心主义”做法和李约瑟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寻找领先世界多少年的发明创造一样毫无意义,任何其他领域也能找到无数看似预言的神话,只要你愿意的话。

    但是本片也绝非单纯的回到凡尔纳的时代,让人们单纯地对科技充满乐观。经历了诸多思潮的人们对科学的思考显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影片想表达的是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的模样,为什么要告诉孩子们我们的未来那么的灰暗;科技带来的后果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怀着怎么样的心态是能够左右的,从心理学角度说怀着悲观或者乐观的心态是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的。正如影片所质疑的那样是不是因为世界末日我们就有了松懈不努力的借口,即便未来是槽糕透顶的,造成那样未来的不正是今日的我们吗,我们不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吗。咒骂未来其实是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所谓的明日世界其实正是此时此刻,此地此身啊。

    我并不认为《明日世界》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相反这部电影里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成人和父亲。想一想影片中父亲给牛顿讲的两只狼的故事,一只代表黑暗与绝望,一只代表光明与希望,小时候父亲教给我们的是这取决于我们喂的是哪一只,但是长大了反而需要我们再讲给父亲,这正是经历了新浪潮的孩子长大后对新浪潮的反思,新浪潮和垮掉的一代不正是前人不负责任导致后人产生的心理阴影吗,如果说硬要给这部儿童片一个中心思想,它其实是想告诉大人和家长们我们不应该让这种阴影在孩子心中继续流传下去。而作为一部迪斯尼电影,科幻元素如同公园里的玩具一样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但其本质是一部老科幻,就好像今天的年轻人看《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公主新娘》每一幕都有心理预期但每一幕都是那么完美,却再也不会有父母在床边讲述这样老套的故事了,一关关的冒险是那么单调又耐人寻味,几乎用上了所有传统冒险幻想的梗只因为as your wish!)已经很不适应一样。《明日世界》虽然还没有那么完美,但仍如同情书一般用心精致。已成中年大叔的沃克与机器人萝莉的告白固然有迎合现代审美的考量,其实是一个小男孩变成老男孩后面对始终不变幻想文学的真情告白,是对那个黄金时代的缅怀,而机器人的死去也象征着那个憧憬美好未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原载于科幻星云网:http://www.wcsfa.com/scfbox.php?id=3421

     7 ) 乐观主义者的乌托邦

    《明日世界》是一部理念十分独特,然而叙事和人物塑造并不成功的电影。前一百分钟的华丽铺垫,以后三十分钟的仓促说教结束;花了大量时间来凸显明日世界的美好设定,而忽略了对剧情走向的解释,还没有达到高潮就开始了最后的煽情。影片想要激励的是“梦想家”,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却不是女主角或大叔,而是萝莉机器人,副线有宣兵夺主之嫌。

    可我还是会推荐这部电影,它和我近几年看到的科幻片都不一样。很多人将《明日世界》定位为儿童片,它也确实符合很多儿童片的特征,但在我看来,它的低龄化主要是由于概念的复古。在人们初尝科技发展带来的甜头时,期盼依靠科学发明的力量能够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早期的科幻小说的幻想要更加大胆,更加脱离现实,也更加乐观。明日世界正是基于这种对科技的乐观主义,从它的四位创建者就能看出来:埃菲尔,缔造建筑史奇迹者;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而爱迪生和特斯拉,难以想象两位死敌竟然愿意握手言和,这也表达了“发明家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团结在一起”的心愿。这种乐观主义很容易就和低龄化混淆,孩提时期,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希冀,而随着成长,悲观主义滋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可能为我们带来的福利也被有意识地淡化了。这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同一趋势,也是反派豪斯大叔持有的观点:科技好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人该作死还是会作死,科技只不过成了作死和反作死的工具。

    明日世界中,城市被一片金色的麦田围绕,有蓝天白云,有极富未来感的高楼建筑,也有绿色的植被,它的审美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像是多啦A梦里的未来世界。而很多科幻电影的想象中,确实为了追求效率化,林立的高楼拥挤不堪;工业废气,去植被化,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的破落的穷人街,主角住在狭小不堪的房子里,或是飞船里,整体是压抑的,封闭的氛围。触手可及的科技背后不是梦想而是消费主义,最尖端的技术掌握在利益集团手中为虎作伥,最后靠个人英雄主义侥幸逃脱,这自然是现实的投射。在世博会上豪斯大叔对年幼的弗兰克说,发明的东西得“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这句话在《硅谷》中也反复出现,然而在竞争者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现实的破产危机的映衬下,这句话的滥用显得那么苍白可笑。悲观主义是普遍的,它以大人的面貌出现,《明日世界》孤零零地站在其中,人们认为它如孩童般天真。

    《明日世界》中的矛盾,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观点的碰撞,是喂养哪条狼的选择。作为一个怀揣科学家情结的人,我也幻想过一个剔除了政客财阀,只由学者组成的城市,尽管这种假设是极其站不住脚的。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价值观,是遗失已久,弥足珍贵的。然而糟糕的结局,把它变成了一篇只有结论没有论据的三流文章,使得有人感觉受到愚弄。假如它能够更务实地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一定会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当然,未来世界是一个过分理想的情况,现实要复杂得多。而我依旧相信未来会是明日世界的样子:无论人种性别都有均等的机会,尊重文化和多样性,科技在温床中腾飞,个体自由地发展。听从本真的憧憬和渴望,不要在愤世嫉俗中浪费人生。

     短评

    作为全新系列的开篇,采用了常见的剥茧叙事。但设定被剥开后,多少有些弱。想把恶念与希望都具象化,但失于剧情的漏洞,逻辑的牵强。此前对导演布拉德·伯德和编剧达蒙·林德洛夫的联手,还略期待,可惜感觉都没在状态。挖了个大坑,自己掉进去了。

    4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建立在儿童可接受三观基础上的科幻,所以会有点接触不良,但最失望的是未来世界本身构造的没啥吸引力,都2015年了,还是60年代的感觉。

    8分钟前
    • Tianna™
    • 还行

    作為廣告該給9分, 但現在只7.4分, 還是給那雀班小女孩, 她正一個小版奧黛麗赫本, 又很紫天椒, 有這樣女友夫復何求, 得另拍外傳講她們這段人機苦戀……

    9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同样觉得,这确实就是一个迪士尼主题公园的大宣传片,甚至宣传片的功能都没有那么好。也许为了照顾儿童观众吧,剧情实在太过简单且糊弄,尤其结尾,真就是一通乱来就草草结束了。又是神选者一样的女主,又是中二反派。唯一的亮点就是那个萝莉吧,以及杂兵们的坏表情

    1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抵达明日世界之前都精彩好看,不料抵达之后迅速开始崩坏急转直下。还是挺失望的。

    1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double大叔与double萝莉?甚至还double小正太!已把我绝杀,加上编剧是心有多大坑有多大的达蒙林德罗夫。

    23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唯一有趣的就是讲预言自我实现的理论,但真的只是在讲而已~作为儿童大片,掺杂暴力和这种复杂的理论实在是有些cult了。

    26分钟前
    • 列车长&solaris
    • 还行

    想象力是最强大的治愈系。但有两个问题:1、美剧出身的女主该回家再练练演技。2、结尾太俗,尤其最后那组散镜,简直像公益广告。

    28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前半部分好看,剧情很勾人,后半彻底烂尾,但是我已经被眼神凌厉,身手敏捷,高冷炫酷的机器人小萝莉迷得七晕八素了。

    33分钟前
    • Autumn
    • 推荐

    为了乔治克鲁尼看完了一个迪斯尼宣传片。大叔萝莉的感情设定真的好吗...剧情一般甚至有点简单,看到结束都不知道女主特别在哪里,倒是反派说的很有道理。最后要赞一下小萝莉的演技,相当厉害。

    34分钟前
    • 小小林
    • 还行

    同样,视觉效果非常 突出。结尾把Hugh Laurie搞死了。。。非常不满。。。

    35分钟前
    • 开发者
    • 推荐

    近年来看过的最失败的玛丽苏电影。群众们一直给搭台说女主很special,可到头来除了求知欲异常聒噪异常我是没看出来哪special了,我都替反派冤。。。

    40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还行

    小女主最后问克鲁尼:你知道为什么你从来没有让我笑过吗?克鲁尼迟疑:为什么?小女主:因为你一点也不好笑。——哈哈哈,笑死了

    4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就想知道,2亿花哪了?顺便吐槽下大叔萝莉的感情设定…迪士尼你这样拍小孩子看真的好么

    45分钟前
    • 鴉青。
    • 较差

    结尾感觉像是在搞传销的邪教【

    49分钟前
    • psycho DC
    • 还行

    挖坑不埋,会有报应的...

    5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长生不老的机器人萝莉和长成大叔的童年搭档的“忘年机器人之恋”?PS:Raffey Cassidy小萝莉太灵了。George Clooney更像爸爸……

    58分钟前
    • 高歌
    • 还行

    整部影片与《星际穿越》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迷失》、《普罗米修斯》的编剧,电影前半段节奏把握、悬念营造可谓是做足了功夫,可惜后半段却落入了俗套,休·劳瑞的反派角色塑造的也并不成功。Giacchino的音乐有不少亮点但综合来看却就是差那么点东西。鸟导你还敢说你不是安兰德的粉丝?

    1小时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头一次见玛丽苏沦为电灯泡,真是开眼了。克鲁尼全程咆哮帝,房子叔大段舞台剧独白让人跳戏,萝莉很亮,女主很逗,视效很电游。所以要精英主义救国...所以要用被选召的孩子...连徽章都给了,可惜谁也没进化

    1小时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还行

    可算明白为什么要找Britt Robertson来演了!这部电影跟她出身一样,都像是从nickelodeon直接复制粘贴出来的。可惜迪士尼股价肯定还是得涨,因为今天去看电影一大帮小鲅鱼看得那叫一个乐啊。

    1小时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