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麦昆

    麦昆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英国2018

    主演:亚历山大·麦昆,伊莎贝拉·布罗,玛德莲娜·弗莱克维亚,裘蒂·洁德,凯特·莫斯,娜奥米·坎贝尔,葛蕾丝·琼斯,查理·罗斯 

    导演:伊恩·邦霍特,皮特·艾德盖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麦昆 剧照 NO.1麦昆 剧照 NO.2麦昆 剧照 NO.3麦昆 剧照 NO.4麦昆 剧照 NO.5麦昆 剧照 NO.6麦昆 剧照 NO.16麦昆 剧照 NO.17麦昆 剧照 NO.18麦昆 剧照 NO.19麦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为重塑流行文化观念的时代旗手。而在光环和盛名之下,抑郁症的长期压迫与亲故相继离世,也让他在世界最热闹拥挤的中心,体味着过山车俯冲般高速坠落的孤独。

     长篇影评

     1 ) 关于美的教育

    麦昆实在太有名气,所以即使是像我这样对时尚毫无sense也无任何style的土妞也曾在各大购物网站或时尚杂志上浏览过他的作品,对其惊世才华有过浮光掠影的片面印象-暗黑、个性、离经叛道…

    McQueen最早是圈内大神推荐的,它以时间、经典秀场为线索,以亲友访谈录展开的叙事结构算不上精彩,但足够令我们窥见这位天才设计师的短暂却璀璨的人生一斑。

    他崭露头角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眼里成功人的特质-天赋、勤奋、always push himself for everything.下篇几个经典秀场令人讶异他是如何输出灵感,如何能够从黑暗中发现并缔造他关于美的时尚,即使是不懂时尚如我,也能从他的秀场感受到愉悦的美的教育,就像McQueen本人说过的,好的秀场不是时装秀,而是一场行为艺术。

    本片向我们揭示了McQueen他“带着情绪的美”的天才创造力,也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独孤感、长期伴随的压力及情绪问题等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温度。

     2 ) 如何用电影在时装界C位出道?

    人间这座疯人院,他飞越不动了。

    鹿角、蛇皮、骷髅头。

    [麦昆]是一部讲述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纪录片,而它的开头却像极了恐怖片。

    我想起五六年前第一次知道McQueen,是烂大街的骷髅头,明星效应下,淘宝月销过万的爆款鞋服。

    穿上它的人都觉得自己很酷。

    ©[麦昆],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标志性设计——骷髅头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骷髅不酷,它是麦昆对死亡的一场思考。

    8年前他在伦敦家中自缢时,并不希望有人接手他创办的品牌,如今的McQueen不过是他设计作品的符号化。

    实际上,麦昆一直都在思考。他那妖异出位,至明至暗的天才设计,是孤独的自我对话。

    ©[麦昆]中早年的亚历山大·麦昆

    别人做show,麦昆做戏。

    早年的他,总喜欢从电影中汲取灵感,展现自己的对话成果。

    出自其手的时装发布会总是充满戏剧性。

    麦昆生于伦敦东区,柯南·道尔笔下烟雾缭绕,频发命案的地方。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开膛手杰克」,东区的孩子一定都对其有过恐怖幻想。麦昆也不例外。

    1992年7月,他从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在伦敦肯辛顿奥林匹克展览中心,推出自己的首场独立服装发布会。

    黑暗、惊悚,发布会现场弥漫着1888年东区白教堂街头死亡的气息。麦昆将这组设计命名为「开膛手杰克跟踪他的受害者」

    其中一款著名的服装设计是,将人的头发压进血色的丝缎中,形成荆棘斑驳的纹理。血与发,就像当时丧命刀下的妓女。

    ©1992年麦昆毕业设计作品「开膛手杰克跟踪他的受害者」系列

    他说:

    灵感来自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头发,那时妓女会卖掉自己的头发来换得卷发的工具,而人们会买来头发送给自己的爱人。 我把头发放在透明塑料胶里面作为我的签名商标。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用得是我自己的头发。

    麦昆将杀手的变态恐怖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暗黑美学正逐渐显露。

    在1993—1996年先后五场时装发布会中,他推出了此生的杰作之一「包屁者」系列,其中以「包屁裤」尤为著名。

    ©「包屁裤」1994年(春夏)「Nihilism」系列

    有人觉得他是哗众取宠,侮辱女性,实则「包屁裤」是麦昆导演的又一部恐怖片。

    他想通过改变女性身材比例,打造上半身特别长,下半身短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到惊悚。

    麦昆说自己更关注丑陋的事物,因为别人通常都忽略丑陋,而美丽也正源于这些地方。

    于是他在1996年(春夏)推出「The Hunger」系列,灵感源于托尼·斯科特1983年吸血鬼电影[千年血后](The Hunger)。

    ©1983年影片[千年血后],大卫·鲍伊主演

    此前麦昆的设计多源于对历史事件的追溯,从这个系列开始,他开始在电影中获得灵感。

    [千年血后]中恐怖的氛围,对死亡、孤独与欲望的思考,他用红色的血丝,伤口状撕裂的布料,大片裸露的夸张设计来表达。

    ©1996年(春夏)「The Hunger」系列

    那些游走在T台上的「吸血鬼」,在他的授意下,竖中指、爆粗口、掀衣服,颠覆传统,操翻了整个时尚圈。

    每件作品都在嘶吼,去他妈的世界。

    影片[飞越疯人院]中,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麦克墨菲,为逃避监狱劳动,迈进了精神病院。

    泥墙贴窗内的精神病人,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学会审视生活,有了「自我」。

    酋长举起水泥墩,砸开窗户,奔向远方的原始森林。

    ©[飞越疯人院],麦克墨菲带病友们打篮球,以示反抗

    1975年该片上映后,拿下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26年后,麦昆又用它达到了自己时装秀场装置设计的巅峰,打造出本世纪伟大又经典的「Voss」系列。

    ©「Voss」会场概念设计图

    他是个极为不安分的人,除却被称为「英国时尚教父」,还有「坏孩子麦昆」之称。

    刺激、喧闹、激情,他说在他的时装发布会上,能获得参加摇滚乐会时所能获得的一切。

    ©「Voss」发布会会场后台

    2001年(春夏)「Voss」发布会现场没有T台。

    两个大玻璃箱子坐落在会场中央,它们象征着[飞越疯人院]中的铁窗病房,由特殊材质制成,观众在箱子外能看清里面的一切。

    身处玻璃箱中的模特看不见外面,面对玻璃,她们看到的是自己。

    ©「Voss」,关在玻璃窗中的模特,看不到外面,面对的是自己

    每位出场的模特都面色苍白,头上包裹着绷带,身穿麦昆设计的华服,用专业的一面展示美感。

    但一段时间过后,她们感觉不到观众的存在,开始流露出对服装的真实感受,展现被束缚的难耐。

    最后在阴森的声音中,箱子中央的玻璃方盒打开,伴随玻璃落地而碎,大片飞蛾扑了出来。

    破碎的方盒中央,是戴着灰色金属面具,插着管子的裸体胖女人。

    ©「Voss」最后的这个造型,来自摄影师Joel Peter Witkin1983年的摄影作品《疗养院》

    这组由电影触发灵感的设计,带领麦昆走上了事业的一个巅峰。

    无论是别人还是他自己,在后期的许多服装设计中,皆留有它的影子。

    同时「Voss」也是麦昆最喜欢的时装发布会,他说:

    这个系列的主题是让人们面对自己,我想让人们思考,真实的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外表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好。

    时尚是人类自欺的幻影,而他总有麦克墨菲般,带我们飞出牢笼的冲动。

    如果麦昆不做服装设计师,或许也能成为一个好导演。

    2004年(春夏)「Deliverance」与2005年(春夏)「It’s Only a Game」系列就展现了他这一面的才华。

    1969年电影[孤注一掷]中,大萧条时期的一对夫妻,参加了舞蹈马拉松比赛,以获取奖金和食物。

    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各色人物所反映出的人性与心理,都能在这部影片中得以窥视。

    ©[孤注一掷]

    麦昆将该片的故事改编成三段,将2004年(春夏)「Deliverance」系列发布会的T台变成了舞场。

    在19世纪的巴黎舞厅中,受训两周的模特与专业舞蹈演员,在苏格兰舞蹈家迈克尔·克拉克的指导下表演了影片中的片段。

    从开场身着精美刺绣的丝裙跳交谊舞,到印花的「运动服」绕场,再到最后格子与亮片长裙累倒在地。

    整场发布会带给人的感受,丝毫不逊色于原版电影,同样引起观众的反思。

    ©2004年(春夏)「Deliverance」系列

    一年后,2005年(春夏)「It’s Only a Game」系列发布会则更富戏剧性。

    现场的T台被替换成一个棋盘,模特们身穿代表印度、中欧、非洲、土耳其等,不同国家文化元素的服装,像棋子一样在棋盘上走动。

    ©2005年(春夏)「It’s Only a Game」系列

    麦昆对这场设计的解释是:

    在这组设计中,国际象棋的理念意味着我们开到了女性六个不同方面和对立面。我让美国人对立日本人,红发人对立褐色的拉丁美人。

    淡黄、淡紫、淡奶白,浅绿、浅青、浅玫瑰,「It’s Only a Game」的设计,呈现出爱德华时代的少女感。

    是1975年的青春悬疑片[悬崖上的野餐]中,那群莫名失踪的女学生,让他产生了这样的灵感。

    ©[悬崖上的野餐]

    而棋盘,则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波特、罗恩与赫敏,下国际象棋时突然萌生的想法。

    相较于刚出道时的暗黑风,两部青春、奇幻的电影,激起麦昆活泼的一面,充满童趣与未来感。

    此前的也是麦昆心力交瘁,设计作品略显平淡的两年,是电影又焕发出他的创造力。

    但在这之后,麦昆转而归向自然,潜心研究起动物。或许是他已对人性充满失望,动物与自然使他平静。

    ©麦昆后期作品,右下角为他著名的「驴蹄鞋」

    2010年,在准备「Angels and Demons」系列发布会时,麦昆说他想在现场自杀,被好友劝了下来。

    不想,未等发布会开始,他便在伦敦家中上吊自杀了。孤独的躯体在空中晃荡,那再不是早年充满灵气的胖麦昆了。

    「时尚是他最爱的人,其他都是过客。」

    跳完一场舞蹈的马拉松,人间这座疯人院,他飞越不动了。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3 ) 成为亚历山大·麦昆

    之所以决定看完很快把这些东西写下来,是害怕这些想法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

    刚刚看了关于Alexander McQueen的纪录片《McQueen》。

    作为一个离时尚很远,甚至本来不太认识麦昆的人,第一次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把自己完全浸入到麦昆传奇的一生。今天很零散地给大家讲一些自己的感受。

    VOL.1

    谁是麦昆?

    不少人应该都对McQueen这个品牌有所耳闻,比如它标志性的骷髅造型和白鞋。McQueen是来自英国的轻奢品牌,创立于1992年。对于品牌不过多介绍,我今天更想谈谈这品牌背后的设计师——Lee Alexander McQueen。以下简称为麦昆。

    麦昆于1969年3月17日出生于英国东区的一个拮据家庭。父亲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家里有六个孩子。他从小就展现出对服装设计非凡的兴趣,在16岁到裁缝店当学徒,之后甚至为英国皇室制衣,再到为利野浩二和罗密欧纪礼工作。但他的人生并不局限于此,他的内心依旧充斥着强烈的反叛精神,比如在订单服装衬衣缝隙间写上脏话。

    23岁,麦昆进入圣马丁皇家学院就读服装设计,其毕设“开膛者杰克尾随他的受害者”被当时著名的《VOGUE》时装记者Isabella Blow相中,将他的作品全部买下,挖掘出了这位尚未成名的时尚鬼才。之后,两人变成了生死挚交的朋友,家人,仇人。麦昆在经历了自己的早期作品《高原强暴》之后,一战成名,成为纪梵希的首席设计师,为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他也继续着自己的品牌。

    之后,又就职于GUCCI GROUP,为他自己的品牌谋得足够的资金。在创造了若干场经典秀场之后,挚交Issie和母亲去世的双重打击让他的内心支离破碎。麦昆与母亲去世的第二天在家中上吊自杀,享年40岁。他是英国的时尚教父,其大胆、狂野、浪漫的风格是无法复制的。

    VOL.2 美的内核

    《麦昆》中包括了五个tape,足以见证麦昆大胆怪异的风格。主要分享三个印象最深刻的秀场。

    #ONE HIGHLAND RAPE 高原强暴/autumn 1995 collection

    超低腰的设计,黑色的眼白,破烂不堪的服装,怪异的动作,杂草丛生的秀场。这都与传统的优雅纯洁美学相悖,但我认为这却散发着麦昆独特的美。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麦昆厌女,丑化女性,对女性极度不尊重,但其实恰恰相反;麦昆通过秀场上的惊悚和怪异,揭示了苏格兰的历史。Rape一是强暴,二是破坏。在英国和苏格兰的战争中,英国士兵大量屠杀苏格兰人,在高原之上强暴苏格兰女人;这几乎导致了整个苏格兰民族的灭亡。麦昆除了站在自己作为苏格兰人的立场上,还借这场秀向观众展现了自己的经历:父亲对母亲的殴打,姐夫对姐姐的暴力…

    这次,观众没有在秀场上看到浅陋传统的美,而是一群“受害者”;他们没有看到被包装的梦幻,而是看到了丑陋的真相。这是对整个时尚界的挑衅,更是对“美”本身的质疑。麦昆说自己记录丑陋,因为人们忽略丑陋,而美正来自这些地方。模特服装上的撕裂和铠甲并存,这便是女性为自己举起的坚实护盾。

    VOSS/summer 2001 collection

    VOSS系列的灵感来源于《飞越疯人院》,将秀场设置于一个单面镜空间中,这巧妙地转换了观众与模特之间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观众看着模特的同时,他们也看见自己;模特看不见观众,只能看见自己的倒影。这种不对等的观察关系实际能反映人们对于自己内心的窥探。同时,秀场内部打着惨白的灯光,金属与玻璃材质是病房的象征。秀场不再是秀场,而是舞台。

    演员头上绑着绷带,脸色惨白,与华丽的服装和完美的身材形成对立的是他们的神态:或惶恐不安地环顾周围,或与镜子中的自己对视,或疯癫地大笑。

    服装中包含了许多特殊的材料,比如蛤壳和纱幔。其中,演员缓缓拽掉身上的蛤壳,尖锐的碎片象征着外表的桎梏和僵硬,而这是打破外表偏见的一个象征。

    头饰上有许多飞禽的模型,代表着外在势力和人群对自我的注视和干扰。演员对此所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安的,惶恐的。

    而最精彩的在于整场表演的最后,秀场中央破旧箱子瓦解,四周的玻璃逐一倒地碎裂,无数只异域的黑色蝴蝶与飞蛾瞬间像逃亡般漫天飞舞。而箱子中央,是一个丰满的,带着诡异面具,插着氧气管的裸女,荒诞而又令人不安。这个造型的灵感来自摄影师Joel Peter Witkin1983年的摄影作品《疗养院》。

    真的很强的视觉表达,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病房里高挑华美的模特之下,是肥胖臃肿丑陋的灵魂和内心状态。镜子也是电影中惯用的审视自我的象征。麦昆在这组作品中引导人们审视自我,撕裂光鲜的皮囊,下面藏着丑陋的灵魂。他说,“这个系列的主题是让人们面对自己,我想让人们思考,真实的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外表表现出来的那样美好。” 他揭开了时尚的外表皮,看到了华服之下时尚圈的千疮百孔。

    PLATO’S ATLANTIS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summer 2010 collection

    作为麦昆自缢之前的绝唱,《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这组作品也带给了人们足够多的惊艳。

    这场秀的名字来源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公元前360年前后著有的《蒂迈欧篇》中对话里谈及的一座神秘岛屿。Lee在采访里说:“在那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上的生物必须进化以便于在海底生存,否则就要灭亡……我们都来自于海洋,但是现在要借助于干细胞技术回到海里,以谋求生存。” 在麦昆的构想里,达尔文的进化论要开始倒行了。麦昆设想了一个人类的“末日世界”,在冰川融化之后,陆地生物灭绝,而人类以一种反达尔文进化论的方式,进入海洋,进化成一种新的生物。

    台上两台庞大的机械臂转动着,顶端的摄像机实时在荧幕上直播着周围的一切;或是周围的观众,或是模特,抑或是对面的机械臂。现代科技和生物灭绝的冲突,更凸显出对机械臂和当下楚门式被“直播”的生活的讽刺。

    麦昆设计的单品中包含了许多海洋生物生存的元素,比如服装中的皱褶代表鳃和鱼鳍,也使用了一些肌理和面料,来体现海洋生物表皮的颜色和形状,甚至一些犄角造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犰狳鞋,采用鱼鳞表皮和夸张的圆弧形状,模仿了海洋生物的足部特征。除此之外,服装中不同面料的解构和拼接,也暗示着人类经改造之后的不同造型。

    这场“退化”,不如说是循环。从人类的进化,到想象中的退化,再到最后的化作尘埃,再次被自然回收。这是麦昆独有的浪漫主义对自然的依赖,也借大胆的造型表现了麦昆对海洋文明的畅想和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不安,俨如一则末世神谕。

    病态也好,暴力也罢,麦昆表现的是人性的B面,一个丑陋、逼仄、阴冷的世界。而当这样真实的一面被强烈地呈现出来,给人以情绪,这当然也是一种美,一种暴力的、现实的美。美和丑没有具体的形态意识,只由个人定义和选择。麦昆所呈现的美不同于漂亮或者好看,它的形态可能没有黄金比例,也可能没有合理的节奏,但这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和精心设计的随意,是美的。

    VOL.3 生命与永恒

    回顾麦昆的一生,再次看到纪录片中反复出现的骷髅,内心感慨万千。对于麦昆来说,骷髅既是死亡,是桎梏,也是永恒。

    它像死神,就如同他的艺术一般,露骨、阴暗、恐怖,以张牙舞爪的面目示众,永远带来焦虑、不安、愤怒;但骷髅内部的绽开的鲜花,是他蓬勃的生命力和喷薄而出的才华与天赋,使这不完全是痛苦,而是带有美感的宣泄。

    它像牢笼,是这个世界对麦昆的禁锢与批判,繁琐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向世界蔓出他的热情,表达他的想法,但终究还是不被大多数所理解,最终和逐渐消亡的人际关系一起枯萎。

    它是永恒,鲜花作为肉体的概念的时候会枯萎腐烂,正如麦昆自己在《塞拉班德》的秀场之后说,“我采用鲜花,就是因为它们会凋谢”。即使这位伟大的设计师的灵魂早已像他喜爱的鸟类从头骨中剥离,但他流动的意识和概念凝固成了一件件的成衣一场场秀,这些大胆和愤怒的载体将继续留存在时间长河中,直至永恒。

    不予否认,麦昆的人生中包含了许多痛苦的成分和两面的矛盾体,但他却从未试图改变自己。没有人发掘了亚历山大·麦昆,麦昆发掘了他自己。最后,用麦昆的一句话结尾:

    Sod the lot of you. I do what I like. 举世皆浊,我做我爱。

     4 ) 美丽呀向死而活

    看完里面出现的几场大秀真的就是如他所说的“either feeling repulsed or exhilarated",到后期他的作品里面的沉重越来越深邃,“emotional”这个词也被他贯穿到底。中间出现了很多西方媒体对他的报道评价,“bad boy”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坏小子,坏男孩是前中期的他,一个创造力十足表达欲旺盛的艺术家。再到后期他瘦削不再像之前那样冒着生命力,越来越像个设计师。

    但他依然从他自身的痛苦中提取出灵魂赋予给他的作品,显而易见的变化,从高原强暴直白的伤痛再到幽蓝女士那场无言的悲痛。好像每个艺术家总是这样,心里盛装着越来越多的悲苦却越来越少直白的表达,越来越含蓄内敛,但是总能从他的作品窥见一角苦楚孤独甚至是孤立无援,看到他们内心的矛盾,看见他的挣扎,看见他们试图自我和解。如果说黑色,死亡,冲击是他很多作品的第一感觉,但是总体看。我总会感觉到Lee对创伤的关怀,前者是风格后者则是内核。看完大概你会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他。

     5 ) 如果不当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应该是个导演

    或许,你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或穿过他设计的服饰。

    这个人被誉为“时尚界教父”、“鬼马设计天才”、“对女性穿着影响最大的设计师之一”、“时尚界的小胖子”……

    他就是亚历山大·麦昆

    李·亚历山大·麦昆

    他设计了经典的骷髅头丝巾等

    49年前,也就是1969年,麦昆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出租车司机,家中有6个孩子,麦昆是最小的一个。

    从小,麦昆的父亲特别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机械师,但,热爱画画的麦昆,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一条专属于他的路。

    为了追忆麦昆传奇的一生,纪录片《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在2018年于国内上映。

    这部纪录片在过去的几段录像中重新提炼出麦昆人生的几个阶段,剪辑出一条主线,清晰地记录了麦昆从青涩到崭露头角再到绽放光芒以及离世的过程。

    《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海报

    导演:伊恩·邦霍特/皮特·艾德盖

    对于一部人物纪录片来说,选对所要记录的人,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麦昆,正是那个对的人。

    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说:“我从未感受过如此生动的人,他就像是我的哥哥,我的导师,更像我的朋友。

    在欧盟影展现场看完这部纪录片的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被麦昆吸引,为麦昆喝彩。

    这部纪录片既有笑点也有泪点,还原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麦昆——

    “愤怒中也存在美感,而愤怒对于我来说就是热情 ”

    —— 一个想用时装保护女性的设计师

    麦昆的童年充满黑暗,目睹了姐夫家暴姐姐,自己又被姐夫性侵。他的成长在隐忍与绝望里度过。

    童年时期的麦昆

    保护女性的想法在他的内心萌芽。

    这些经历对麦昆个人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平日里,喜欢画画的麦昆,经常将自己脑袋里想到的样子画出来,这个天赋被他的姐姐发现。

    姐姐的鼓励,让麦昆坚定了信念。

    《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片中截图

    除了画画,麦昆还会给姐姐们量身打造裙子,虽然这些裙子穿起来有种“举步维艰”的感觉,但周围的人都夸赞这条裙子好看,姐姐们也开始愿意穿麦昆设计的裙子。

    16岁的麦昆离开了学校,去了萨维尔巷(SavileRow)裁缝服装店,跟着安德森与谢泼德学徒,学成一段时间后,他来到了立野浩二工作室。

    ROMEO GIGLI品牌设计师

    麦昆曾跟他学徒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麦昆去了米兰、意大利等地,但因为实在不太喜欢米兰的环境,他又重新回到伦敦。

    1992年,麦昆进入著名设计类院校中央圣马丁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也是在这段学习生涯里,麦昆结识了对他影响深远的一位女性——伊莎贝拉·布罗

    伊莎贝拉·布罗

    人称“帽子女王”

    伊莎贝拉·布罗出身贵族,是当时《VOGUE》英国版杂志的主编,在麦昆毕业设计秀上发现了这位难得的人才,并花高价买了秀展的全部作品。

    伊莎贝拉·布罗与麦昆

    此后两人形影不离,布罗的家里永远会给麦昆留一个房间,他们常在一起聚会,共同分享对时尚的见解。

    作为麦昆的伯乐,布罗还建议麦昆将原名“Lee” 改为 “Alexander ”。

    就此,诞生了Alexander McQueen,麦昆很明确:他要创办自己的个人品牌,于是找人设计了Logo,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

    DOCO君在「Alexander McQueen三里屯店」拍摄

    这是该品牌在国内的第一家店

    深得布罗赏识的麦昆,迎来了事业的第一春,他在1995年举办了个人秀展,不过这是一场花费廉价的秀,所有原材料都是麦昆从他常去的小店“淘”到的,前来帮忙布展的伙伴也都是自掏腰包。

    麦昆秀展的造型师

    是麦昆的邻居,被临时叫来的,却成了持久的合作伙伴

    麦昆说:“不管是骂声还是掌声,我要让世界看到我的样子。

    他想通过这场秀宣告时尚界,他来了(其实,早在这场秀前,麦昆就有自己的作品,我们今天挑选4个最有名的个人秀展来说)——

    “现实主义里的浪漫者”

    1995年“Highland Rape”

    (高地强暴系列):

    《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片中截图

    这场秀的主题叫做“高地强暴”,模特的穿着较为暴露,这一系列衣服是麦昆特意为「女性」主题所设计的。

    尽管有人看过后表示:是对女性的极大侮辱与不尊重,但麦昆认为,他将女性受到欺凌时的样子通过服装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他要表达的

    《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片中截图

    这场秀不仅让在场人“大开眼界”,模特带有情绪化地走秀,更是打响了麦昆的标签。

    此后麦昆的个人秀展,都是在高度情绪化的主题里完成的。

    麦昆认为:“我要让来观看服装秀的人觉得特别震撼或特别吃惊或特别无厘头,不要大家看完面无表情,好像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样的秀是没有意义的。

    包屁者”(bumsters)牛仔裤”也是在这场秀推出的,麦昆的设计从无边界,只要他觉得可以,就能做出来。

    这款裤子比当时任何世俗可接受的程度都低,“股沟”清晰可见,震撼了整个时装界!大胆的性感,让许多人为之疯狂。

    服装秀结束后,麦昆的目的达到了,他的确引起了时尚界的注意,各大媒体与杂志社开始纷纷关注这个有些张扬、热辣、有观点的服装设计师,业界称他是从事服装事业的艺术家。

    《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片中截图

    对于业界的关注,麦昆觉得这是应该的,他对自己的设计有着绝对的自信。

    麦当娜曾买过一件他设计的18寸外套,麦昆没有激动反而笑着说:“她可能要把自己挤扁才能塞进去”。

    麦当娜

    Lady GaGa穿着麦昆设计的犰狳鞋

    全球仅21双

    很快,报纸、舆论对麦昆的评价接踵而至,有赞扬他的大胆,当然也有批评他过于低俗的。

    麦昆从不避讳在公众面前谈论「性」,也不避讳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性」。

    但对自己的妈妈除外,在母亲眼里,麦昆是个很有爱的男孩子,爱护小动物,热爱家庭,他的母亲并不赞成报纸上的那些评论。

    麦昆也对自己的朋友说,“在我母亲面前,不要说脏话。

    麦昆与自己的母亲

    母亲对他来说是全部,是神。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除了伯乐伊莎贝拉·布罗,就是他的母亲。

    麦昆的个性不用过多赘述,人们从他的一件又一件作品里感受着他那颗热爱时尚的澎湃之心。

    时装秀结束后,谢幕的麦昆

    1995年“群鸟”

    The Birds(春夏系列)

    麦昆特别擅长从动物的形态里找寻服装设计的灵感,1995年春夏系列的主题「群鸟」的灵感就来自鸟类。

    除了在动物身上找灵感,麦昆也是个十足的电影迷,在他的时装秀里,「演绎」才是重点,服装则是对演绎的辅助

    麦昆 群鸟系列图片

    “群鸟”的名称源自希区柯克的同名电影《群鸟》。

    希区柯克《群鸟》剧照

    印刷图案是由西蒙·昂格莱斯设计的,他研究了许多艺术家对鸟类的图解(将它们变形成几何图案),并选择了其中一个加以发挥。

    在这场秀里,将看到很多男人装扮成女人的样子,比如:穿着包臀裙等。这些有点戏剧化的“演绎”,再次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突破性别的打造让麦昆的个人标签再次打响,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影子。

    1999年“第13号”No.13

    这场时装秀是唯一一场让麦昆流泪的秀。《卫报》称赞这场秀是“充满想象力的时尚奇迹”。

    本次时装秀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个模特穿着白色的蓬蓬裙,站在一个圆形转盘上,旁边是两个舞动的机器人,麦昆亲自指挥着它们。

    这个创意最初来自艺术家Rebecca Horn的作品

    《喷漆机器》

    随着圆形转盘的旋转,机器里会喷射出黑、黄两种颜色的颜料,这些颜料无规则地洒在旋转的白色蓬蓬裙上,显现出特别的图案。

    模特带有情绪化的表演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观众,更击中麦昆的心。

    将所有期待「葬身」在结尾的旋转里,懂得人自然可以看出麦昆奔放地表达。

    2001年 沃斯(春夏系列)

    这场秀是麦昆设计生涯里登峰造极的一场,所有的模特在一个特殊玻璃装置里,完成T台表演。

    麦昆把这场秀的亮点安排在了最后,等模特散尽,五台中央出现了一个体态丰盈的裸女,带着呼吸机,身体周围还有很多盘旋的飞蛾。

    这种灵感来自摄影作品《疗养院》,意味着麦昆对生命的看法。

    《疗养院》

    扮演这个女人的正是麦昆的好朋友Michelle Olley。

    麦昆将自己的反叛、沉寂与堕落好不避讳地在作品里体现,这位时尚界的坏小子从不掩饰他的情感,尤其在设计这方面。

    除了以上4个经典的时装秀,麦昆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

    Joan圣女贞德系列

    2001年 沃斯系列

    但丁系列作品

    虽然 ,麦昆的作品特别浪漫化,是他看待世界的一个乌托邦表达,但这并不影响麦昆对金钱的渴望。

    「务实」是他的另外一个特点,麦昆非常明白想要支持自己的梦想,就要赚足够多的钱。

    因此,在他成立并打响了个人品牌Alexander McQueen后,麦昆接到了「纪梵希」的邀约,前往巴黎成为纪梵希的创意总监,尽管他的理念与纪梵希并不契合,为了金钱,麦昆愿意妥协。

    身着休闲装的麦昆前往巴黎

    与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格格不入

    来到巴黎的麦昆被这里的时尚气息感知着,与那些身着高级定制礼服的同事们相比,麦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还是那个穿着宽松牛仔裤,简单的格子衬衣或白色T恤,身材有些臃肿,会跟裁缝们打成一片,去大家常去吃饭的地下一层餐厅吃饭。

    在此之前,设计师一直会被当做“神”来对待,也从不会跟其他工作人员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

    麦昆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设计师没必要高高在上,跟大家一起相处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张弛有度的处事风格让他赢得了巴黎人的赞扬,他明白,尽管自己无法与这些高级定制的礼服和平相处,「务实」的信念却告诉自己,“赚钱才是硬道理”。

    麦昆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纪梵希」的每季秀展,并将赚来的钱投给自己的品牌Alexander McQueen,在他自己品牌的秀展里,才能见到那个有灵魂的麦昆。

    不过,有光的一面也会带来相应的阴暗面,越来越成功的麦昆,每年都有做不完的秀展,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有些吃不消。

    他开始变得有些消极,不断换男朋友,去做了抽脂,原先那个可爱的胖子一夜间变成了体态得体的「型男」,酗酒、吸毒……

    他的这些变化被身边的人看在眼里。

    工作室的小伙伴开始离开,这让重感情、重团队的麦昆想不通,他将这些负能量化解在无尽头的工作里,常年从巴黎飞回伦敦,飞去纽约。

    他离开了麦昆的工作室

    情绪的波动,丝毫没有影响麦昆做出的设计,不管心情有多糟糕,他还是能如一地将设计高质量完成。

    直到伊莎贝拉·布罗的离开,麦昆的生活进入了至暗时刻——

    “你是我生命里最闪耀的光”

    得了癌症的伊莎贝拉·布罗早就开始策划自己的离开,他将麦昆约到自己的住处,精心准备了一顿晚餐,想跟麦昆吃“最后的晚餐”。

    只可惜,十分疲倦地麦昆并没有猜中布罗的心意,来到住处后,匆匆寒暄了一句,就去自己的房里睡了。

    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等到投身工作的麦昆再次接到关于布罗消息时,是她的死讯。

    那一刻,麦昆的世界坍塌了。他身着英格兰短裙,脸色凝重地参加了布罗的婚礼。

    在纪录片《亚历山大·麦昆:浮生如秀》中,麦昆的好朋友这样形容参加葬礼的他:“我从未见过如此难过的麦昆。

    麦昆与他的伯乐阴阳两隔,其中的滋味太难用语言表述。

    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这部电影里,女魔头对她的助理说:“当你的个人生活开始被浓缩直至消失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麦昆就是如此,他虽然成功了,但意味着越来越少的个人生活以及鲜少出现的笑容。

    此刻的画面是静止的。

    布罗是他设计生涯的全部。

    瘦削的麦昆

    原来的麦昆

    麦昆还未从布罗离开的现实里缓过来,更大的打击出现了,他的母亲离世了。

    麦昆与母亲

    这个消息是压垮麦昆的最后一根稻草,情绪几近崩溃的他,在母亲葬礼前几个小时,上吊自杀了。

    麦昆的朋友说:“无法想象,麦昆一个人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的挣扎,也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孤独地离开。

    麦昆的遗体从家中被抬出

    这个消息震惊着时尚界,也打击了每个喜欢他的人。

    对于很多喜欢时尚的人来说,麦昆是他们心中的光。

    他别具一格带有伤痕感的设计映衬了许多人的梦想,如果离开是最好的升华,他的陨落又是另一种重生。

    因为麦昆自己说过:“看待死亡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既忧郁又浪漫。这是一个循环的结束 ,一切都必须结束。生命的循环是正面的,因为它为新事物提供了空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纪录片截图、网络

    参考书籍《亚历山大·麦昆》

     6 ) 人物(传记式、访谈式)纪录片的建构方法

    为方便描述,当下文使用Westwood, McQueen时,指代的是电影;使用西太后、麦昆时,指代的是人物。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后,将McQueen评价由四星升至五星,Westwood保持三星评价不变,以示差距。

    在分别看过Westwood和McQueen数遍之后,11月1日晚在百老汇影院两片连看又使我有崭新的发现。

    由于手敲字幕员工作的特殊性,且两片都属于英文对白密集的纪录片(分别拥有一千三百多行字幕、两千两百多行字幕),我选择了“听电影”而非“看电影”的方式——为求准确无误地敲出字幕,我只能全程盯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台本(剧本),完全靠听力将对应每行敲到字幕机上。因此,我的观影过程退化为半听觉体验(余光还是能扫到大银幕),但是专注于剧本阅读让我得以清晰地思考两部电影的异同和优劣

    首先,这两部新片天生就适合拿来比较,欧盟影展策展人将它们安排在同天放映也正有此意,这种比较是有趣且有益的。它们拥有太多外在的共同点:都是人物纪录片(传记式);主体都采取访谈的形式,辅之以历史图片及影像;主人公都是著名时尚设计师,他们都来自英国。更为神奇的是,两片各有一句台词提及对方。

    但他们具体呈现出的效果又是截然不同的,仅就11月1日观众的反应来看——Westwood的放映在晚上七点的黄金时间,但放映结束后没有观众鼓掌;而McQueen散场时已将近晚上十一点,大家在全片结束后报以热烈掌声,接近结尾时现场还不时传出啜泣声。尽管我不能简单以有无掌声来断定影片好坏,但观众的反应已经能说明一定问题。

    横纵向对比的可行性、不自觉的互文性、影片效果的差异和我的工作性质,使得这篇解读无法将两部影片割裂开看待。我希望下文能超越一褒一贬的简单评判,而在具体的比较中寻找到更为合理的传记纪录片的建构方法。

    结构的决定

    Westwood的架构是议题式的,每个没有做明显划分的小段落都讲述主人公的经历,如朋克风潮、关心环境、情感生活等。但段落之间的联系微乎其微,换言之,它们是一座座孤岛,是无数信息的碎片,而不是建起大厦的一块块砖石。

    当然,创作者凭借类型化的技巧,试图向观众传递情绪(来自角色的、来自影片的),如多次剪入西太后本人对采访的“厌恶”。创作者意欲用这个结构上的花招体现西太后的反叛,同时展示反差造成的幽默感、间离感,令观众会心一笑。然而在通片结构涣散的情况下,这种挽救是无力的,甚至是徒劳的。散文式的结构有可能使一部人物纪录片变得出色吗?我暂时想不出正面案例。

    看至结尾,西太后的形象仍是标签化的,标签化意味着模糊。在不了解她或者从媒体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她的观众眼里,这种形象显然缺乏说服力,也缺乏记忆点。标签化的形象是外在形象、想象形象,而非内在形象、真实形象。创作者如此接近人物却放弃了深入,无疑是令人惋惜的。此片的副标题是Punk, Icon, Activist(朋克,偶像,活动家),也可看作对标签化手法的一种申明

    作为一个时尚的老太太,西太后最终仍处在猎奇的语境中、时尚的神坛上,远离普罗大众,在电影里作为一个流行符号而非有血有肉的人而存在。她的挣扎是什么?她如何施展才华?她为何取得成功?影片没有给出回应,而只满足于表面上的充实,最终沦为素材的堆砌。


    而观毕McQueen,情感的狂潮将席卷每个观众。冷静下来分析它的结构,无非就是编年体而已,按时间顺序将其人生中几个重要的“秀”分成不同的“录像带”(Tape),这种方式简单但非常有效。原因在于编导深度挖掘每个“秀”背后的内涵、创作的过程,从而揭示麦昆的性格及其状态的变化。麦昆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成因,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

    除了让观众理解主角麦昆其人,影片还试图将表现主体延伸到时尚业,换言之,麦昆是显性主角,而Fashion Business是隐性主角。通过最直接有力的影像,加上关键人物的描述,创作者成功彰显了时尚的魅力,并确认时尚是艺术的分支。这是影片的野心,是一种自然地、不自觉地流露,但绝不至于喧宾夺主。

    ——看到13号系列机器人给模特喷漆的画面,你是否和麦昆一样在秀场上“第一次落泪”,体认到时尚之美?秀场在此刻不再是名利场。

    ——看到沃斯系列的终场画面(一个被蛾子环绕的胖女人),你是否更理解麦昆对时尚业辛辣、前卫的批判与讽刺(“时尚产业有时候很肤浅”)?这声音因来自内部而显得无比珍贵。

    ——看到Scanners系列中那个迎风艰难行进的模特,你是否能感受到麦昆至深的孤独?他将他的全部生活献给了工作。

    而在Westwood一片中,每场秀的影像被打碎散入蒙太奇中,变成浮光掠影的存在。走秀的画面降格为一种简单的展示,没有背景故事,也缺乏深度思考。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是创作上的懒惰,甚至是纪录片理念的偏差。对这个重要元素的不同处理方法,使影片高下立判。

    访谈的技巧(/素材的安置/主题的深度)

    当两部影片采取相同方式(采访特定对象,引导其发言并剪去提问)却取得不同效果时,访谈的技巧与对访谈素材的安置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

    如果观众清楚这两位设计师的人生结局,势必会觉得拍摄麦昆更有难度——因其已经过世,无法通过采访获得一手资料。但这种担心很快被证实是多余的,作为公众人物,麦昆在生前留下了大量影像资料,包括电视采访和他自己拍摄的DV录像。于是创作者的难题或思考点转化为:如何将既存素材与新鲜采访有机结合在一起。McQueen最终按照麦昆自己的创想(“关于亚历山大·麦昆的原创纪录片-麦昆的录像带”)建构起来,麦昆的自白贯穿全片,成为承前启后、画龙点睛之笔。

    同时,观众也发现在McQueen一片中,被采访者的情绪富于变化(大部分由轻松到凝重),镜头的景别也有变化(近景与特写交替),这无疑进一步放大了情绪。因采访场景不变,被拍摄对象穿着打扮也不变,我大胆猜测创作者对每个人的采访只进行了一次,但每段采访都捕捉到了相当有效的信息,因而得以被分散到影片各处。采访者的正确引导,是影片成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反观Westwood,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对西太后的历史采访影像,过分依赖主人公的当下自述(有理由怀疑电影的建构方式也受到她自述内容的影响)。而大多数人物在大多数时刻面对镜头时情绪单一,从电影外观上(狭义的,指代人物的表情)就缺乏起伏,先天地减损了电影内在(主题)深入的可能。苛刻一点讲,创作者似乎完全放弃了以情动人的意愿。那么拍摄纪录片的意义何在?

    两人都是时尚界的传奇,都具有杰出的才华,都积极主动地接受考验,因而都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们的人生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是逝去的传奇,一个是活着的传奇;一个是自毁的天才,一个是和解的天才。McQueen告诉了你麦昆悲剧命运的成因,而Westwood则无,用众人的齐声赞美结束了全片。

    我一度认为死亡给麦昆加冕,从而降低了西太后的传奇性,导致自己对两片观感不同,但我很快意识到这种想法的幼稚和对死者的不尊重。死亡作为故事结局之一种,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揭示这一结局的过程才是重要的——过程是电影的,结果是新闻的。感同身受,是艺术作品追求的至高境界。

    //观影的声场

    因前文所述的工作需要,我在线上线下看过两片多次,而在影院环境中基本处于聆听状态。仅就听觉上的体验,McQueen同样略胜一筹。

    磅礴、悲壮的配乐,从第一秒开始似乎就为电影奠定了基调。情感浓郁的配乐不时贴在采访声轨之下,使电影航向悲伤之海,航向天才疯狂而脆弱的内心,航向人生的复杂真相。

    我因而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南海十三郎》中一段台词:

    “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天才。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一是疯了,悲剧收场。因为天才是永远不会跟世俗妥协的。”

    有趣的是,今年欧盟影展的两部预告片(一长一短)分别选择了这两部电影的主配乐。我又为这篇解读的“合理性”找到了依据。

    顺带一提,观察(聆听)观众的反应成为我字幕员工作的一大乐趣。对于听不懂外语的观众,字幕是他们理解影片的关键。而字幕出现以及停留的时间,无疑会影响情绪的传递。

    恬不知耻地说,我“操纵”着观众的情绪。在按下鼠标的时刻,我听到观众席里的笑声,也听到他们的啜泣,也就在那时我顿悟敲字幕这个动作具有的艺术性。每个人只有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我为什么要做字幕员》的真正答案。

    同时,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电影院主义者”(即宣扬一部电影只有在电影院看过才是真正的看过)而言,选择哪个场次观影也将影响对影片的体验——不同场次观众的观影素质、情感体认能力有所不同,但碰到什么样的观众全凭运气。这个现象将小小地打击原教旨主义者的立场——是否在影院观影的确重要,但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观影时是否能摒除外界干扰并打开自身全部感官——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看过”电影。我亲历Westwood在百老汇的两场放映,首场观众笑声更多,对创作者的小心思的反映更为敏感。至于热烈的反映更好,还是安静的反映更好,则见仁见智。

     短评

    麦昆大概是唯一一个,对于他自杀这件事我可以完全理解的人。到那个节点了,只能这么做。抛掉fashion的概念,Voss那场秀被当做一个大型艺术作品也完全立的住。其实每一场都爆炸好看的。他把时装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去表达自我。热爱他的骷髅头,蝴蝶和鸟类,真正的天才,致敬。

    4分钟前
    • 月歌
    • 力荐

    这种天才的故事,真是太容易让人感动了。像大多数天才一样,麦昆以超凡的天赋透支的着自己的生命,创作出一系列足以震撼所有人的杰作,并迅速离开我们。从纪录片的角度,以麦昆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结点与秀来串起他的一生,思路很清晰,也很好看。100多分钟看得人内心波澜起伏,看完甚至一冲动打开浏览器想买个打折围巾什么的做纪念。不过,最终还是关掉了。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买不起,真是买不起。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边是惊世骇俗狂放不羁的亚历山大·麦昆,一边是总穿着衬衫牛仔裤谢场还会害羞的李,像海报上的骷髅与鲜花一样,冲突割裂又美丽和谐地并存着。以生涯里程碑的走秀为章节串联短暂的一生,Voss那场秀天才炸裂才华漫溢,同时又悲伤痛苦绝望尽显,就像麦昆这个人的化身,不知是否他最满意的一场秀。在母亲葬礼前夜结束自己的生命,感同身受,特别明白他的孤独。浮生如秀,素材的组织中规中矩,是麦昆的秀和作品本身的能量使然。对于初步了解麦昆合格, 他本人一定比这部片子精彩万分。

    10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C/ 前半段平庸得和好莱坞思路无任何不同,尤其是上流秀场里插入的现实关怀以及平民色彩描绘极其做作。后半段还是拍出了点日落大道式的死亡美学。机械臂与精神病院两场秀很惊艳。看到汤姆·福特恍然大悟《夜行动物》开头的出处。大概McQueen内心深处比Susan还有更多彻骨的孤独。

    1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SIFF-6 麦昆的一生是如过山车般燃烧的一生,极尽绚烂,直面灵魂的黑暗与死亡的深渊,才得以成就麦昆不可替代的传奇性。

    18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他的才华如同流星短暂却耀眼了照耀了整个时尚界。每当看着现在深陷西西里无法自拔的Dolce&Gabba,找不到风格的Dior以及不断退陈出陈的CHANEL,就让人好怀念永远特立独行的McQueen。他是难得的概念设计师,那些经典的符号必将如同那标志性的骷髅头一样睥睨于时尚史册。

    19分钟前
    • 愚人一哥
    • 力荐

    他和他的作品曾经给13岁的我带来的如被闪电击中般的震撼,那种影响力是不可替代、一生难忘的。我唯有感叹,何其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位绝世天才生命最后一段路程的光辉。我曾经在网络不那么发达的十年前千方百计补过他所有的秀场录像,看过他的访谈传记不计其数。这部纪录片则有些太过浅显和表面了。

    24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麦昆最具争议性和伟大的地方在于,和多数以后现代风格自居的服装设计师相比,他将目光从狭小的时尚圈探出,投向了历史生态文化各个角落,因此作品流淌出一种奇诡而稀有的美感。可惜高处不胜寒,在虚荣浮躁的业界,人们只顾着猎奇和仰视天才,缺少解读创意的专注,更看不见他始终被忧郁孤独浸没的内心。

    28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上次在上海某艺术馆看到地上零零散散放置了几根管子,正如这里麦昆把保鲜膜贴紧模特的身体,或者半露屁股沟,半露阴毛,这就是我无法理解的前卫艺术。天马行空,玩世不恭,极端的阴郁气质,至始至终的孤独,一个公开的同性恋,还有毒瘾,就这也无法掩盖他的独特才华,也能理解他最后的突然自杀。一度看成是艺术版罗纳尔多。8.1

    3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omg真正的艺术家,真实的还原,整个电影看似波澜不惊, 但非常精准的还原了McQueen从初出茅庐的羞涩,到混沌的探索设计方向,最后如朝阳绽放,以及走向黑暗凋谢的故事,期间的挣扎,反思,名与利的迷失,残忍的真实,刻画了一个艺术才华令人仰视,而真是人生却平凡如你我的McQueen

    37分钟前
    • Wendy X.
    • 力荐

    骷髅与浪漫,天马行空的麦昆,拥有惊世之名却比烟花还寂寞。巨大的才华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痛苦,艺术家的不幸才带来了艺术的大幸。GUCCI那场秀感动得我灵魂出窍~~~~~~

    4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10.28 全场坐满。来看一个天才的悲剧。很难说,如果他没有走上这样一条时尚“快车道”还会不会成为天才。那些亮眼造型无一不是由自身挖出的痛苦具象。然而他遇上太多恶人,他又有太多弱点。简单的纪录,浓厚的忧伤。好忧伤。

    44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1.人从一份致命性的打击中熬过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某种非常沉重的东西穿过你,好像留下了什么,但它逐渐被稀释,你就逐渐回到了生存中去了。Ise的死带来的是完美的“蓝色夫人”。母亲的死带来的是自杀。不可能每次能稀释掉致命性的遭遇,精神是有容量的。2.一种极致的热情催生的作品是可以跨越审美的倾向带来震撼的。只要它是极致的,它就会变成一种无可辩驳。3.沃斯的最后真的太美了。“颓废”“黑暗”这种半吊子的标签不足以形容,就是美。

    49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没有人发掘了McQueen,因为他自己发掘了自己。或许是对这个世间有太多的情绪和牵挂,于是在透过时装完成了某种“使命”以后,他找到了一种更为宽慰的方式。纪录片中那些设计跨越屏幕变得活灵活现,从一件件没有温度的成衣最终成为了包含自由、激情和活力的精神传递。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好的遗产,也让这份纪录变得炽热而真诚。

    52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一部主角是天才的平庸纪录片,大概就像平庸的我在旁观天才

    56分钟前
    • 玄辂Hyunlu
    • 推荐

    还是有些太浮光掠影了。他的人生绝对远远不止这些

    6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又一个生日差一天然后自杀了的用生命创作到自杀的人;2012年刚到纽约的时候正是MET在展出他,观展人数破纪录,连带MET的会员销售翻几番,但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谁;原来他来自London East且非常执着于identify,混杂的地方真的是刺激idea(所以我也喜欢我住的London East),想象一下一个极其好学的呆萌小混混哈哈;好的创作者不会把自己藏在术语和流派后面,他们只会confess (playfully),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情感,让创作的世界共通,也因为这样“裸露”自己而极易受到攻击;偏爱真诚(不是没礼貌的直白)一定是人之本能吧。PS. 他的秀都好棒啊!

    1小时前
    • 推荐

    可能是头一回,在T台上,展区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时装秀的情绪冲击。不仅是材质与色彩的碰撞,传奇与幻想的叠加,还是欲望与伤痛的角力,反叛与自毁的交锋。大胆,乖张,感伤,忧郁,顽皮,狰狞,辉煌,窒息,如此特立独行,如此惊世骇俗。精致的头骨,鸟,蝶,生死都在喘着粗气,才华是谷底斑斓的尖刺,刺穿凡俗,也刺穿一世的安宁与欢愉。时光打回二十几岁,巴黎与未来给了这群年轻人一段多么美好而勃发的生机,真是再动人不过了。但奈何我们非要知道,阴晴圆缺,聚散离合。@欧盟影展,弥补湾湾最后一日的遗憾。四星半。

    1小时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所以「过慧易折,情深不寿」不是诅咒而且定律。麦昆的艺术充斥着撕裂感,潦倒与高贵,光明与阴鸷,空灵与沉重,纯真与虚伪,炽烈与冷漠,一切对立在他的T台上都能成为统一。他的存在,让人深信,有的人果真是为某件事而生。他大概是折堕天使吧,因为贪恋包裹着莎乐美胴体的七层纱,不惜用灵魂同魔鬼交易。每织就一件华服锦衣,就有一片灵魂灰飞烟灭。这个时尚帝国最会玩闹的孩子,像是用整个生命写了一个绝美到悲壮的童话,不是破茧成蝶,不是凤凰涅槃,而且用毁灭成就永恒。

    1小时前
    • 喵尔摩丝
    • 力荐

    3.5;拍法十分中规中矩,且过多依赖他人口述,总体比较浅表,内容是大众常识堆砌;传主的光芒制胜,这种燃烧的天才之光,会激起内在潜能无限,却也耗尽能量,终如焚毁的蝴蝶翅翼,给世界留下最后一丝美,然后黯然离去。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