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潘菲洛夫28勇士

    潘菲洛夫28勇士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俄罗斯2016

    主演:Maksim Abrosimov,Sergey Agafonov,Maksim Belborodov,Andrey Bodrenkov,Oleg Fyodorov,Dmitriy Girev,Pavel Goncharov,Vitaliy Kovalenko,Yakov Kucherevskiy,Anton Kuznetsov,Aleksey Longin,Stanislav Lyamtsev,阿马杜·马马达科夫,Aleksey Morozov,Dmitriy Murashev 

    导演:基姆·德鲁日宁,安德烈·谢罗帕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关于我妈的一切

    • HD中字

      大逃亡1963

    • 更新HD

      半条棉被

    • 正片

      浴血狙击

    • HD中字

      勇士连

    • 更新HD

      那一天的管风琴

    • 更新HD

      大捷

    • HD中字

      苍狼之特战突击

     剧照

    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2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3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4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5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6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6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7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8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19潘菲洛夫28勇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了二战中的一个著名故事。1941年德军集结了最精良部队对莫斯科发动了号称“台风”的强大攻势,目标是在冬季来临前攻下这座城市。苏军“潘菲洛夫步兵师”的28名士兵用仅有1门45毫米反坦克炮、几支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阻挡了这支野心勃勃的侵略之军,以整个连队只幸存5人的巨大代价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

     长篇影评

     1 ) 希望更多国人能明白,美欧日韩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我最近发现一件很是奇怪的事情,之前在国内,很少能看到非美欧日韩的影视作品,哪怕是央视频道,播放非美欧日韩的影视作品的时候,都很少很少。相对的美欧日韩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却是铺天盖地。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二十多年来在国内是大行其道,票房也是屡创新高。这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影视娱乐圈的目光,都集中在美欧日韩身上,影视作品的标准,也都是向美欧日韩看齐。似乎美欧日韩就代表一切,美欧日韩就代表整个世界,这不得不说是国人的悲哀。好在最近因为俄乌战争,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彻底闹翻,慢慢的有关俄罗斯的影视作品开始多了起了。希望我们的影视娱乐圈人员、媒体宣传人员,能够保持这样的一种态度,把聚焦在美欧日韩身上的目光,收一点回来,眼界放宽一点,多介绍一些非美欧日地区的好的影视作品,也许能让更多的国人明白,美欧日韩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2 ) 无亮点的战争片

    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亮点,战斗场面不够火爆,背景交代挺长但是看的不清晰,牺牲渲染不够壮烈,剧情过于简单,最后突然就结束了是看懵我了,整部电影就像个普通人面无表情的给我叙述了一个新闻。最失败的是德军像一堆傻子,你又拍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需要傻子敌人衬托,战斗方面排兵布阵还可以,没有像国产神剧,对比长津湖差了太多,我发现国人对于战争片太双标,国外的都是好评如潮,国产就是喜欢挑毛病,不客观,不过也怪国产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以及那些该死的抗日神剧让我们形成潜意识

     3 ) “真实”的谎言——俄罗斯战争电影《潘菲洛夫28勇士》的历史与虚构

    原载于 《看电影·周刊》2017年第6期,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受制于低迷的经济状况,俄罗斯已无力重塑苏联时期战争片层出不穷的辉煌。2010年—2015年,“战斗民族”终于一改俄罗斯战争片“本来数量就不多,何况质量还不好”的窘迫局面,推出了相对精致的《布列斯特要塞》《斯大林格勒战役》(2013年版)《女狙击手》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年版)等。2016年11月16日,俄罗斯战争片《潘菲洛夫28勇士》公映。在将道具还原与战争场面特效推向新高度的同时,这部电影也陷入了“真假”之争的舆论漩涡中……

    道具虽“假”效果“真”

    观众中的军事爱好者水平在不断提高,普通观众常识的也在逐渐增加。为了少挨“骂”,战争片不得不拍得越来越专业。《潘菲洛夫28勇士》显然在道具与战争场面特效方面做了不少工夫。制片方请来了军事历史俱乐部“列宁格勒900”的负责人阿尔乔姆·科金,作为电影的军事顾问,从卡累利阿地峡军事博物馆借来了二战时期的苏军军装,又从切尔诺戈洛夫卡军事技术博物馆借来了武器装备作为道具。

    电影中出现的苏军武器装备比较全面,包括TT-33“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PPD式7.62毫米冲锋枪、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SVT-40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DP式7.62毫米轻机枪、M1910“马克沁”式7.62毫米重机枪、PTRD-41式14.5毫米反坦克枪、燃烧瓶、RGD-33式手榴弹与RG-42式手榴弹组合而成的集束手榴弹、RPG-40式反坦克手榴弹、M1937式45毫米反坦克炮与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德军重武器包括容克-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sFH 18式150毫米榴弹炮、3号G式中型坦克与4号F1式中型坦克,轻武器则只是点缀了MP40式9毫米冲锋枪、K98k“毛瑟”式7.92毫米步枪等。

    受限于有限的道具,苏联时代的战争片中出现的武器装备往往不太精确。苏联制片方往往将所有德军坦克的道具都制成“虎”式重型坦克的样子,或1942年之前的苏军也装备了PPSh-41。在本片中,虽然PPSh-41再次“穿越”到了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中,但作为“真身”的PPD也露了脸,其他武器装备的设置也很符合真实。例如苏军步兵投掷燃烧瓶之前要先拉开导火索,反坦克枪只能射击德军坦克观察孔或发动机舱等薄弱部位才能奏效等细节。观察仔细的军事爱好者,甚至能发现所有德军坦克的车载机枪,都是MG34,而不是1942年才可能出现的MG42。此等毫不糊弄观众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实际上,拍好这些坦克进攻的场景,确实很不易。无论是找来真正二战时期的德军坦克,还是重新制作能跑的铁皮道具车,显然成本都太高。最终,道具组采用了计算机特效与模型拍摄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的坦克模型比例,从火柴盒大小,到1︰16,甚至1︰1的全尺寸木制模型,可谓应有尽有。

    《潘菲洛夫28勇士》摄制期间,道具组工作人员使用坦克模型拍摄,并制造降雪的效果。

    实景拍摄期间,片场的德军4号F1式中型坦克1︰1全尺寸木制模型。其行走机构使用了绿幕,以便在后期进行计算机视觉特效的加工。附近的其他坦克也使用绿幕制作。

    “真实”故事实为“假”

    在苏联时代,“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根据苏联的宣传,1941年11月16日,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第316步兵师抵御德军第11装甲师的进攻。在杜博谢科沃,指导员瓦西里·克洛奇科夫指挥第1075步兵团第4反坦克歼击组的28名官兵,与德军54辆坦克与大量步兵展开殊死搏斗,在击毁德军18辆坦克,击毙击伤800多人后,全体壮烈牺牲。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更是详尽地展现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克洛奇科夫手持反坦克手榴弹与德军坦克同归于尽之前,喊出的那句:“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给观众留下了极为震撼而深刻的印象。

    这场战斗结束后不久,苏联《红星报》连续报道了这个英雄事迹,并详细描述了战斗细节,甚至公布了28名牺牲官兵的名单。他们的事迹在前线和后方迅速传播,成了鼓舞苏联军民抗击德军的偶像楷模与大无畏精神的象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甚至为28名官兵授予了“苏联英雄”称号。

    没过多久,苏军就发现了这个“英雄事迹”并非真相。参战的苏军官兵并非全体阵亡,而是有6人活了下来。其中两人重伤被送往医院,两人被德军俘虏并活到战后;一人在战斗中被炸昏,德军将其掩埋后,他又逃出墓穴,重新参加苏军;一人被德军俘虏后,设法逃脱,并回到被德军占领的家乡,参加了德军控制下的伪警察部队。在苏军内务部的强迫之下,那个从墓穴逃脱出来的士兵,被迫承认自己是“冒名顶替者”,最后惨死于劳改营。后来,斯大林也得到了关于“潘菲洛夫28勇士”实为虚构的报告。然而,在苏联作为榜样的英雄事迹却是捏造的,无疑成了巨大的丑闻。最终,这份报告没有公布于众,造假者也没有被追究责任。1966年,《新世界》杂志曾在此质疑“潘菲洛夫28勇士”的真伪,遭到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严厉批判。2015年7月,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公布了军事法官阿法纳西耶夫中将关于“潘菲洛夫28勇士”的报告,真相得以天下大白。

    实际上,第1075步兵团第2步兵营第4步兵连确实曾抵御过德军第11装甲师的进攻,但并非只有28人,而是有140人参战。在当天的战斗中,全团击毁了德军9辆坦克。这显然与苏军红色宣传机器颂扬的“潘菲洛夫28勇士”事迹相去甚远。

    《潘菲洛夫28勇士》片段,德军3号G式中型坦克与4号F1式中型坦克掩护步兵,向苏军阵地滚滚而来。

    《潘菲洛夫28勇士》片段,苏军步兵使用PTRD-41式14.5毫米反坦克枪,阻击德军坦克。

    《潘菲洛夫28勇士》片段,在苏军步兵的冲锋枪扫射之下,德军步兵人仰马翻。他们身后是正在燃烧的4号F1式中型坦克。

    支持或批评?

    战争时期,为了鼓舞军民士气,国家宣传机器进行的宣传中,多少都会有些“虚”的成分。即使是美国,也在著名的“硫黄岛插旗”照片中采用了“摆拍”。但是,“潘菲洛夫28勇士”的“虚”简直过了头,达到了丑闻的程度。这就使电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在俄罗斯引起了媒体与民众的激烈争辩。

    尽管“潘菲洛夫28勇士”虚构的成分太高,但在俄罗斯国内,仍然不乏支持者。实际上,这部电影最初就是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取的资金。制片方通过众筹,为电影筹集了3474万卢布,俄罗斯文化部与哈萨克斯坦文化部也捐赠了资金。最终,设计发行了大量军事类计算机游戏的盖金娱乐公司,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大量资金。舆论的争议反而给这部电影带来了炒作效果,使这部耗资1.5亿卢布的电影,收获了3.84亿卢布的票房。

    “潘菲洛夫28勇士”确为虚构,但这个虚构的故事也确实曾激励过苏联军民抗击德军入侵。至于因此而选择“挺”这部电影,或是“反”这部电影,完全就是根据“屁股决定脑袋”的政治立场决定的了。中国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或观众,也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泾渭分明的两种态度。然而,在史实的记载面前,仍然有人不肯相信这个故事是虚构的,那就纯属是“苏粉”的一厢情愿了。在国外,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平权是“政治正确”的表现,因此这部完全没有出现任何女性角色的“纯爷们”电影,就莫名其妙地受到了“歧视女性”的指责。对这种无理取闹的观点,真是只能“呵呵”。如果导演真把什么漂亮的“女文艺兵”或“女医护兵”硬塞进电影里,再与某几个男主角产生了八角恋爱,那这电影真就没法看了。

    当然,即使不看政治立场的“挺”或“反”,这部电影也存在其他缺陷。作为“战斗民族”拍的战争片,电影几乎没什么文戏。从电影的30分钟开始,双方“一言不合就开干!”分量如此足的武戏,显然会让军事爱好者大呼过瘾,但实际上很多观众看了之后都觉得“意犹未尽”。太早进入了高潮,后来反而难以为继。从军事细节的角度看,这部电影简直可以作为军事科教片来看,尤其是苏军反坦克阵地的布设,反坦克炮与重机枪的位置,正好能打击来袭德军的侧翼。但是,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却并不成功。角色的刻画很平淡,人物性格不够突出,只有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英雄主义。大敌当前之下,这些苏军官兵简直镇定得像机器,完全看不出来是临战之前才刚刚接受过反坦克作战训练的人。德军官兵则完全沦落成了“匪兵甲”、“敌兵乙”的符号角色,愚蠢到迫近苏军战壕,也不知道投掷手榴弹,使这部电影带上了浓重的“抗德神剧”色彩。当然,最“坑爹”的还是,这部120分钟的电影,看到最后才发现有长达16分钟的片尾字幕……

     4 ) 根据苏联时代家喻户晓的同名故事改编而成《潘菲洛夫28勇士》

    潘菲洛夫师(摘自网络)

    苏德战争中苏联战功卓著的步兵师(近卫步兵第8师)。 以其第一任师长潘菲洛夫(1893—1941)命名。1941年7-8月间,在阿拉木图市组建。番号为第三一六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编入西北方面军。同年10月中旬调人西方方面军)属第十六集团军,参加莫斯科会战。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抗击扑向莫斯科的德军。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壮烈牺牲,以潘菲洛夫式英雄载入史册。18日师长潘菲洛夫少将阵亡。根据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1944年又以解放列日察再获“列日察师”称号。全师在苏德战争中共有1.4万余人立战功,33人获苏联英雄称号 。

    油画作品

    潘菲洛夫师全称为荣获列宁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列日察步兵师。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的1941年7、8月间,苏联红军总部在阿拉木图立即组建了这支部队,番号为步兵第316师,下辖步兵第1073、1075、1077团,炮兵第857团以及其他部队,全师当时主要以哈萨克人为主,齐装满员,全师约1.5万人。在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这支部队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调到莫斯科,立即投入战斗。1941年8月末,调西北方面军,编入第52集团军,9月,以部分兵力在小维舍拉市东南抗击敌轮番冲击。到10月10日,调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作战,并在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编成内参加莫斯科会战。1941年10月15日,全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西南30公里地域首次投入战斗。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坐落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果戈里大街,占地18公顷。公园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内有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它是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国法西斯坦克进攻,表现英勇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为现名建造的。那场战斗结束后,这28位勇士全部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公园是当地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

     5 ) 保家卫国的精神,爱国主义的赞歌

    观影总结:1、这是一部众筹电影,众筹范围遍及全球,片末15分钟长的演职员表即是证明。众筹资金虽然仅有200万美元,而影片在战争场面、视听效果上让人感觉不到只有这么少的资金投入;2、影片取材于二战中的一场战役,虽然该广为传颂的英雄事迹存在着部分夸大虚构的嫌疑,但影片呈现出来的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精神是整个卫国战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提炼和浓缩,依旧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3、影片真实地还原了那场战役中双方的坦克、大炮、反坦克步枪、酒精燃烧瓶等武器,苏军的阵地布置、战术运用等方面的许多细节很写实、很严谨,受到了军迷们的肯定;4、片中的战士们不再是空洞的人为的英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真人。他们不仅有牺牲精神,还会开玩笑、会有分歧争论、会害怕恐惧;中亚的哈萨克战士与俄罗斯战士对祖国观念的不尽相同,笃信宗教的战士在开战前的偷偷忏悔,还有坚信机关枪能打下敌机的鲁莽和执著。

     6 ) 充满诚意的杰作,这是一部纯血的战争写实!

    这电影拍得相当地道,相当的俄味,正如它背后的制作商,蜗牛的战争雷霆一样,一些充满诚意的东西被大多数抱着“常识使然”和“司空见惯”的睁眼瞎华丽的无视,甚至变成毫不值钱的部分。
    正如用战争雷霆和坦克世界做对比的大批无知分子,用一句游戏性平衡性,就将蜗牛在将战争雷霆经营成一个模拟向的载具网游的所有投入和付出都一口全部否定了。
    市面上的两种风格的电影,一种是反战类,将士兵在战场上对死亡的恐惧刻画的栩栩如生,强调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例如细细的红线,一种是爆米花式的歌颂胜利,歌颂反法西斯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例如拯救大兵瑞恩或者狂怒。
    然而28勇士跟这两种都不同,它就是地地道道的对这场二战战役的真实的刻画,也只有毛子才会对这段历史有如此淳朴的复刻。
    麻木的动员,漫长的战备,毛子式的真实风格,既没有中国式革命电影的那种高觉悟的齐声口号,也没用美式电影那种对亲人恋人依依不舍的道别。电影里的毛子兵就是这么平淡无奇的,抽着烟履行着军人的职责,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和点缀。
    毛子的诚意,无论是在亚裔演员的选择上,还是制服样式和红军的旧式臂徽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乃至于波波沙机枪不同批次的照门外观不同这种细节都是按当时历史去还原的,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证。
    不要说国内神剧的倭寇陆军放 “军舰进行曲” 挂海军旗,坐着东风大卡已是常态。就连很多外国电影,在武器枪支道具的使用上也是经常性的“穿越”。然而,这部片子,并没有。和史实战役时间点一致的武器,坦克,乃至于装甲厚度,还有武器对抗产生的“真实效果”,毛子在战场刻画的真实度上面的追求已经是病态。

    剧中的当红明星,要数那杆PTRS-41反坦克步枪,它不止一次的停止了德军的三号坦克的行动,然而和大家司空见惯的反舰机枪,制导手雷之类的英雄段子不同,这杆枪在剧中相当的真实,无论是难以保证精确度的脾气,还是钢针穿孔的“效果”。剧中这杆枪的刻画,就是击穿了3号坦克,破坏其车内战斗力,迫使坦克成员弃车。不但没展现出一般英雄电影里的“一发爆炸”的英雄气概,甚至连其对防护更好的4号坦克表现不佳的特点也忠实的还原。毛子这部电影确实的有味道,值得细品,值得尊敬!
    本人知识有限,武器的考究就告一段落,下面说说人物角色,众所周知,一个战争电影,对于士兵的刻画,很大程度决定了电影的风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英雄角色在濒死前的慢镜回放,缓缓倒下的伟岸身影,悲壮的背景音乐,战友绝望的呼喊和英雄坚定的眼神。似乎象征着正义必胜的精神。
    然而在28勇士里,并没有,牺牲,是无声的,沉默的,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任何铺垫,甚至没有太大动静,一个英勇的苏联战士就一声不吭的离开了自己的战友,倒在了战斗岗位。
    甚至没有悲伤,也没有哀悼,连多看一眼战友尸体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怎么用啊?兄弟” 活着的苏联红军默默的捡起了牺牲者曾经用过的武器,继续投入战斗。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多余的刻画,和多余的煽情。
    是毛子漠视生命吗?是毛子忘记了电影的艺术性吗?
    我觉得不是,毛子用最平淡,最朴实的记叙手法,描绘了这帮只要有烟抽,有伏特加喝就可以过日子的英雄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如此真实的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在战争中,生命逝去的过程就是如此的平淡,英雄就是在如此平淡无奇的战场上诞生的,沉默着的,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口呼吸的反法西斯英雄的形象,就是这样跃然在荧幕之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鲜活的英雄。
    这是这部电影打动我的最为深刻的一点。
    至于有的人,强行经验主义,觉得只要是德军交换比劣势的战争电影,一律归类为是抗德神剧。
    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还是太连清。
    任何一部电影,都是一场战役的缩影,这部也不例外,在这部没有英雄的英雄电影,没有勇士的潘菲洛夫28勇士中,既没有6杆12.7秒杀军舰的黑叔叔, 也没有一挺12.7阻挡整个德军师的皮特老爹.
    从始至终都在描绘高地攻坚战的残酷还有坦克与战壕之间的惊心动魄的厮杀.战场上的每个单位,镜头下的每个士兵,都是毫无特殊加成的普通军人,和血腥的二战历史里的毫无分别
    德军也好,苏军也好,我们在这部片子看不见任何正义光芒下敌军百发不中的桥段,还有任何正义信念趋势下中弹不倒的钢铁之躯.
    如果你看不懂,请再看一遍.
    经授权转帖自本人好友"灰沢缘"在贴吧//tieba.baidu.com/p/4946692895?red_tag=0901483940的回复
    他战斗直到最后一次呼吸

    炮手大呼“装弹”!

    发现没有响应之后回头一瞥

    手里还拿着反坦克炮弹的装填手已经重伤逝去~

    纵然毫无活下来的希望,他依旧选择了反击。

     7 ) 战争要铭记什么?写在《八佰》上映之后

    因为是先看了《28勇士》,再看眼下热映的《八佰》,所以很自然的这两部战争片形成了比较。前者只用了200万美元,后者花了5亿多人民币,据统计“用了300颗照明弹,共烧掉300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设置了相当于10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钱多,钱少,都能拍出好电影。

    但是一部电影看过之后在脑海中能停留多久却是重要的。28勇士是在6月份时看的,那几个士兵的样子到现在还活灵活现,他们讲的俏皮话你还想得起来。《八佰》是前天看的,所谓的群像到今天却几乎是一片漫漶。今天电影频道首播,又看了一遍。坦率地说,我比在两个月前更加佩服安德烈·谢罗帕这位菜鸟导演了,他因为从童年时喜欢28勇士这个故事,长大后花了7年筹钱,拍成了电影,这部处女作的完成度之高令人惊讶。管虎导演也是很早被八百壮士的故事感动,花了10年拍成电影(又经历了一年多的审片挫折)。两位导演的不忘初心自然都是令人敬佩的。

    战争固然惨烈且可恶,可是拍摄战争电影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有大的不言自明的统一答案,具体到每一部,却又应该是千差万别。《28勇士》可能会被类型片、商业片导演视为某些不懂规矩(比如轴线规则),但它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编剧、导演和制片人自始至终贯彻完成了一个清晰的理念,那就是:战争不仅是铭记痛苦和悲伤,更要铭记战斗英雄和胜利!这在影片一开头其实用字幕标出了。因而英雄是什么样的,就变得比历史本身更重要,什么样的英雄更能激励今天极易陷入怠惰的我们,也更为重要。

    在德军的印象中,28勇士所在的第316师是怎样的呢?德军第4装甲集群司令埃里希·赫普纳大将(Erich Hoepner)在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Fedor von Bock)的一份电报中说:“这个师是由野蛮人组成的,它的士兵们不按照任何规则进行战斗,他们极为狂热,从不投降,不畏死亡。”那么如何展现让德军记忆深刻的坚韧顽强的俄军士兵?

    影片开始时的气氛是居然是轻松的,除了军官们沉着的脸,士兵们说着笑话分析德军坦克的弱点,锯木头做木头坦克,夜行军讲故事,收集铁丝网,假装用裹脚布投降,用步枪打飞机。等到40分钟后炮声一响,你就知道这群民族、宗教信仰并不统一的俄罗斯士兵在瞬间同仇敌忾,凝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在第一轮的战斗中以防守为主,躲炮弹,猫在掩体里,还有功夫嘲笑德军的炮击是交响乐、指挥糟糕等。他们聊着家乡、土地、祖国、死亡等疑惑重重的大话题,却不影响装弹夹、做鸡尾酒瓶炸弹的军事动作,更不影响后面坦克逼上来时的奋力还击。两人一组的反坦克枪士兵阵亡了,旁边的士兵拿起武器说了句“这玩意怎么用啊?”接着就射杀成功,为自己的无师自通有些得意。编导这种幽默地自嘲和处理死亡的态度,可能正是这些士兵让德军害怕的原因,而这样的勇士也足以让他们的后人敬佩。

    一部低成本的战争电影如何实现逻辑自洽?非战争场面也是重要的。第一个镜头是被白雪覆盖的树林、房屋、小河的夜晚,远处有一条黑森林,天边有隐隐的霞光(字幕标示1941年11月14日),第二个镜头是教堂和农舍。然后是凌晨动员,黎明出发,夜行军,炮击的阵地,一个士兵还傻呆呆地看着炮击后的土地,担心不能种庄稼了。全片空镜很少,全景不多,但营造的俄罗斯广袤、美丽的大地意象已经成为28勇士们努力捍卫的家与国。那些打在俄军士兵脸上和身上的光带着强密度,衬托出英雄的光辉轮廓,却又是自然的。

    一位菜鸟导演为何成功地拍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不能忘了,他是站在半个多世纪来、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战争电影的精神脉络上的。仅就历史而言,1941年的6月到11月,有3部电影分别表现了三场与莫斯科相关的战斗,6月的《莫斯科保卫战》(1985),7月的《布列斯特要塞》(2010),11月14日凌晨到16日中午在莫斯科西北郊的《潘菲洛夫28勇士》(2016),而《28勇士》相当于是把《莫斯科保卫战》的一个局部放大,并且直接取了“我们身后是莫斯科”这句台词。有源头活水,加以主创的智慧和努力,成就了本片,包括影片的配乐带动节奏和情感也恰到好处。

    《八佰》当然值得一看,它要解决地是中国的民族情感表达。可是我们需要那么多视觉奇观吗?它的来龙是什么?去脉是什么?与中国战争电影的关联是什么?似乎还没有理清。它让我们记住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如果是那句“战争背后就是政治”,岂不是令人沮丧。

    《八佰》不缺钱,不缺技术,它缺什么呢?中国电影人看看这部低成本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没有坏处。

     8 ) 潘菲洛夫28勇士

    本片讲述了二战中的一个著名故事。1941年德军集结了最精良部队对莫斯科发动了号称“台风”的强大攻势,目标是在冬季来临前攻下这座城市。苏军“潘菲洛夫步兵师”的28名士兵用仅有1门45毫米反坦克炮、几支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手榴弹和燃烧瓶阻挡了这支野心勃勃的侵略之军,以整个连队只幸存5人的巨大代价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保卫了莫斯科。鬼鬼祟祟地行军和跌倒。那大家都为什么突突突呢?为了祖国。哪个祖国?“为了俄罗斯”,“为了哈萨克斯坦”,那为什么不为乌克兰呢?电影里乌语台词比俄语的都多呢。成王败寇,拍的还是挺不错的,至于真假已经没有必要去研究了。以我血肉之躯,挡你钢铁洪流。俄国人的战争片就像俄国一般冷冽。

     短评

    完整的阵地战战斗调度场面,爆点和中弹的剪辑逻辑。配乐略诡异。俄罗斯冬天真不是打仗的地方。但这个名字该改成哈萨克人保卫莫斯科吧。

    5分钟前
    • 无鬼斋
    • 还行

    在片尾致谢名单里找到了记己的名字!我为安东汉过化!我为盖紧氪过金!

    9分钟前
    • 狼猫狗贱
    • 推荐

    四星,历史或许有争议,预算少也没关系,但只要用心细致,一样能拍出不俗的效果。“我们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参与众筹的哥们儿们没白花钱。

    10分钟前
    • 罗西基
    • 推荐

    以我血肉之躯,挡你钢铁洪流。俄国人的战争片就像俄国一般冷冽。

    1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还行

    狙击接力,履带掩埋,肉身近战坦克莫洛托夫加手雷,视死如归装刺刀,三粒子弹保平安;开战前后口水多过茶,聊聊温泉关和七武士,聊聊多民族多信仰的俄罗斯国族认同;火炮压制不忘战壕座谈会,假装没说过上帝保佑,假装援军就在身后,自己都不相信咋就活到了最后,操心后人如何买账;但战争戏真是拍得过于扎实,硬桥硬马不煽情,好看

    1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坦克太傻了。

    20分钟前
    • 曼特宁
    • 较差

    民間集資不易,一群非俄羅斯人沒有多少受足夠訓練和合適裝備就被趕牲口般上了屠宰場並死在不是自己故鄉的土地上,洗地電影獨立連6.6分,這部電影值得比它更高的分數,那位戰鬥前偷偷懺悔的士兵也是亮點。

    24分钟前
    • John Coey
    • 推荐

    无意发现个众筹的片子还没字幕,好奇的点开结果愣是看完了!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剧中的红军战士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是真的。新年看的第一部片子,潘菲洛夫28勇士,惊喜。

    28分钟前
    • 白胖饺子
    • 推荐

    8月29日电影频道佳片有约。俄国版抗德神剧,俄国版《八佰》。只不过抵抗的只有28位苏联动员兵。电视台编排这期节目,显然是为了与当下热映的《八佰》比较、呼应。

    31分钟前
    • 黑色大丽花
    • 还行

    战斗拍的挺仔细的,包括战场火力布置,机枪手和反坦克狙击手转移阵地之类的。话说单兵、班级、排、连、营级的作战技术从来都没电影好好表现过。成本原因看起来像是小小的阻击战,德军只有四门大炮、十来辆坦克几百人的规模。加一星也是因为小成本和众筹操作……

    32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推荐

    怎么会有人在战壕里讲道理…

    35分钟前
    • 豆友75827024
    • 还行

    很不错的二战战例片,写事写人,细节丰富,节奏掌控有致。听说是三万多人集资再加上政府部门支持拍摄的,不易啊!

    3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苏方剧本就是拿步兵反坦克战例改编的,德方则根本没有剧本一群匪兵乙。看在众筹电影能拍成这样的份上,礼节性给个四星。

    42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改编自日本电影《七武士》

    45分钟前
    • Hushnore
    • 还行

    绝对算是主旋律了。没有手撕鬼子却也差不多意思……但为何让我看得流泪满面?28张脸中,好几个都是亚洲脸孔。这些脸孔都是鞑靼人,哈萨克人……他们都在说:我们的背后是莫斯科!我们的背后是什么?

    48分钟前
    • 眯着眼的偎灶猫
    • 力荐

    5星全篇没一句废台词和废画面

    49分钟前
    • 刘晨辉
    • 力荐

    影评笑尿

    51分钟前
    • Salute!
    • 还行

    五星,真实,朴实,考据,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大发威力的武器,死得平平凡凡。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战争。

    55分钟前
    • 义无反顾的烈酒
    • 力荐

    前20分钟还是不错的,拍完炮击过后的阵地我还以为是部好片子,结果还是失望了。宣传色彩太浓,德军完全是靶子,坦克皮薄馅大,反坦克步枪可以击穿正面装甲,德国步兵不会开枪,一挺重机枪简直成了喀秋莎,德军打两波就撤了,手雷和燃烧瓶也被过分夸大,总之仅比抗日神剧真实一点,也就一点点。

    59分钟前
    • 桃李春风
    • 较差

    前半段话痨又沉闷,后半段突突突走过场,结尾的莫名奇妙。。。

    1小时前
    • 非魚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