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异次元骇客国语

    异次元骇客国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美国1999

    主演:克雷格·比尔克,阿明·缪勒-斯塔尔,格瑞辰·摩尔,文森特·多诺费奥,丹尼斯·海斯伯特,斯蒂文·沙博,Jeremy Roberts,里夫·霍顿,莱昂·里皮,珍妮特·麦克拉克伦,布拉德·威廉姆·亨克,伯特·布洛斯,Venessia Valentino,霍华德·S·米勒,蒂娅·德克萨达,施瑞·阿普莱碧,鲍勃·克莱德宁,艾莉森·洛曼,Hadda Brooks,厄尼·里夫利,托妮·索耶,Brooks Almy,李韦弗,杰弗里·里瓦斯,Travis Tedford,杰夫·布鲁门克兰茨,约翰尼·克劳福德,Tracy P 

    导演:约瑟夫·鲁斯纳克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洛拉电台

    • HD

      机械公敌

    • HD

      机器之血

    • HD

      关键第四号

    • HD中字

      外星人报到

    • HD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 HD

      畸变

     剧照

    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2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3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4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5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6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6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7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8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19异次元骇客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十三,一个听起来就有些阴冷的数字。在一座大厦的第十三层,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尔(克雷戈•比克饰)和汉农•富勒(阿明•缪勒-斯塔尔饰)用电脑模拟出一个逼真的1937年的洛杉矶,他们可以通过电脑进入这个虚拟世界,真实地体验1937年的生活与自己。然而一个夜里,富勒被人杀死,种种线索都表明似乎是霍尔所为。可霍尔却对当天夜里的事情全无记忆。这时一个自称是富勒女儿的女人又神秘出现,可霍尔从未听富勒说过自己有女儿……为了找到凶手明晓真相,霍尔循着富勒留下的线索来到虚拟世界中,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长篇影评

     1 ) 一个西方式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故事

    如果说我们的一生只是别人的一个梦,那么梦醒来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感到难过?

    一定程度上讲,本片是唯心主义观点的大集合,以直观和现代人最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个人而言,把握现实的愿望和能力产生强烈反差的冲突时,使我们产生深深的困惑和迷惘,无比地渴望找到绝对的真相、掌握绝对真理、从而找到困境的出口。当现实总是使我们无所适从的时候,最可靠的也许只有我们的心,所以产生了众多的看似荒诞的呓语般的思想。

    就如两千年多前我们的老祖宗庄子就发出的那样的感慨:梦境和现实高度的雷同度和真实感使我们产生界限之间的迷惑,梦中我们成为自己内心中最真实的自己,而现实中却不得不变成自己不想变成的那个样子,那么到底哪一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呢?也许,我们的一生只是蝴蝶作的一个梦吧。

    然后到了一千多年前,一个叫李商隐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在中国几千年的诗史中独树一帜,极尽晦涩隽永之能事,解读起来相当困难,“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抛开诗人坎坷的生平机遇对这种风格的造就成因不说,单说诗,也许诗人也是获得了太多的人生感叹而无从抒发吧。我想,如果当时就有电影这一门艺术表现手段,李商隐可以去当导演,专门拍摄这种供人探轶的片子,也许,一部《无题》的系列科幻影片会以“庄生晓梦迷蝴蝶”等内容传世吧,那时,也许我们也会像现在这样写影评来表达自己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然后又过了八百年,一个伟大的思想从遥远的西方诞生,他就是笛卡儿(Rene Descartes)。学数学的人都很熟悉这个名字,因为他是近代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之一。但是更多的人更熟悉的关于他的是他说过的一句话:
    I think therefor I am.
    我思故我在。

    这也是本片所涉及到的一个人生哲学思考主题。

    世界上的人们分两种:思考人生的人和不思考人生的人。两种人的区别与其说是性格的差距,不如说来自于经历的不同。生活恬淡、平静、幸福的人是不会对人生产生太多怀疑的,所以他们就像一个小火炉,不但自己的生活红红火火,而且散发出温暖和微光,仿佛周边的人也能够被他们所感染;而被命运剥夺了幸福生活的另一部分人,却容易得到深刻的思想,我们纵观古今中外,会发现每一个思想深沉的伟人身后都隐藏着一个沧桑的成长故事。

    我们说不清哪一种人生才是人生的真谛,不过叫人自由挑选的话,每个人都宁可选择幸福,而不愿意要沉重的思想。正如我们说的那句话“这年头,除了猪,谁会真正幸福?”如果用人们常说的衡量标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那么像猪那样一生快乐是不是也是一种质量呢?但是,甚至想作为一头猪都不能由我们自己选择。我们也不想那样孤独、那样迷惑、那样苦恼,但是没有办法,我们甚至无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我们甚至无法阻止自己去思想!

    正如本片以开始的台词“无知是福,我一生中第一次赞成这种说法。我希望,我从来就没有发现这可怕的真相……你是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理解这件事的……”当我们发现真相的时候,被满足的求知欲带来的欣喜和成就感并不足以填补真相的残酷性。后半句话,反映出人类另一个永恒的内心感受——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极度渴望被理解。

    但我们刚开始在头脑里出现诸如“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实的真相?什么是真实的意义?”“为什么活着”“什么是绝对真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想是不是每个人也都像自己这样的想法呢,或者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这样的我,那样独特,就像世界是为我一个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我们永远得不到答案,永远得不到真相,永远困惑、迷惘、孤独……

    积极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根本不去思考这些,不要用这些像悖论一样的想法折磨自己,把心思放在解决具体的事情上,才能获得世间的幸福。也就是说,鉴于这些问题的近似于无解,执着于这样的问题是无益于行动的。

    但是影片可以选择,人生也可以选择吗?正如影片里不断回响的插曲“easy come, easy go...easy go, easy go...”
    人生哪有那么easy,想go就go?

    关于影片的涉及到的爱情,本片观点巧妙而浪漫的解释了我们之间那种微妙的感觉,似曾相识也好、一见钟情也好、惺惺相惜也好、“认错人的奇怪感觉”也好,也许都是缘分(“因为我们另一生曾将相识”),所以我们要珍惜。珍惜,再珍惜。

    关于本片情节的具体设置,其实也受到了美国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机器人进化”的深层次心理忧虑思潮影响,也就是科技的日益高度拟人化发展是否会最终带来一种趋势:产生人类之外的意识,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复制,并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产生冲击。

    关于影片中的一个具体情节:2002年的道格拉斯来到了1937年,成为一个叫范强尼的银行职员,想想吧,意识的突然转移,记忆的不连贯性,像不像《蝴蝶效应2》里面的内容,既真实有陌生的世界和场景,一点点无所适从,又一点点欣喜:经历的现实中太多的错误后悔却无济于事,从糟糕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一个全新的环境一个全新的开始,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掠过心头的想法呢?

     2 ) 真实与虚幻的背后

    科幻类型片发展至今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幻片正偏离正道愈行愈远。现今的许多科幻片(姑且称之为科幻片),凭借高额成本堆砌出了炫目的特效与明星效应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获得了很不错的视听享受,但之后呢,我们又获得了什么呢?也是这样的伪科幻电影充斥科幻市场,令科幻电影大军几近变质。

    科幻片诞生之初,其灵魂便是科学的构思与深刻的寓意,离开两者,科幻不成科幻,如世界上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法国人大胆的想象力与幽默感展露无遗,具有一种开山之作的意味。

    而看看我们的《机器侠》、《未来警察》,我看完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是科幻片吗?这明明是特效动作片嘛!这样的没有科学构思与深刻寓意的片子,实在冠不上“科幻”二字。

    而本人看了《异次元骇客》后,一下子有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味道。《异次元骇客》有种庄周梦蝶的气息,真实与虚幻交错更替,真实中带有虚幻,虚幻中带着真实,虚幻中甚至还带着深一层的虚幻,其中的更替纽带便是虚拟人物与其创造者。

    当影片结局以2024年的情景屏幕关闭的形式结束,我们不得不猜想,2024年的那一切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另一层的虚幻。

    本人觉得我们不该讨论针对本片讨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因为那并不是电影本身所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分清真实与虚幻并不重要,重要提示在于虚拟出来的警察那有力的一枪:“不要再来打扰我们!”

    只有相信自己的真实,这才是真正的真实。

     3 ) 算是构思经典的科幻片了

    经朋友推荐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感觉这电影的构思跟《黑客帝国》有异曲同工之妙。ps.片子竟然跟《黑》是同一年上映的😳 看完电影不禁想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可能也有很多人对于这问题也是不解,其实并非如此,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在各个领域的突破、创新与发展,原因恰恰是要寻求对于未知问题的解答。而正因为我们对于这些问题不断的探索,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对于许多知识的掌握与领悟。 总之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是一部称职的科幻片。这部电影相对于《黑客帝国》来说,没有特别宏大的世界观和特效场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制作精良,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是该类型科幻片中的经典,不逊色于《黑客帝国》。

     4 ) 别人一拔插头你就没命了,就说怕不怕吧

    1999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创意撞车事件,足以载入电影史册。

    那一年,还是沃卓斯基兄弟的新人导演,用一部《黑客帝国》震惊了世界。

    现实与虚拟交替的世界观、袁和平的中国功夫、风衣墨镜的矩阵黑客、大量慢镜头动作画面、开创性的子弹时间、出神入化的电脑特效……

    坐拥满坑满谷的新鲜元素和视听爆点,我们并不奇怪,《黑客帝国》会成为那一年席卷全球的超级飓风。

    也就在那一年,伴随着《黑客帝国》的大红大紫,电影史上最大的倒霉蛋之一也应运而生。

    事后看,它的倒霉主要体现在三个原因:

    第一,它的核心设定跟《黑客帝国》太相似,第二,它比《黑客帝国》晚上映了两个月,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不像特效密集的《黑客帝国》,它是一部低成本的惊悚片。

    ▲《异次元骇客》

    可以想象,人人都在津津乐道《黑客帝国》的前卫视听和哲学内涵时,《异次元骇客》的诞生简直不能更尴尬。

    看一眼简介,许多人都会油然而生本能的不屑:这玩意大概是山寨《黑客帝国》的吧,拍得够快的。

    一名天才科学家通过网络科技,模拟出一个1937年的洛杉矶。

    无数人生活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浑然不知自己只是由一段段二进制代码组成的。

    科学家可以任意进出这个世界,他借用虚拟角色的身体,在其中自由活动。

    有一天,科学家惨遭杀害,一个下属成了杀人凶嫌。

    为了自证清白,下属进入1937年的世界寻找线索,他吃惊地发现,早已有虚拟人勘破了世界的秘密。

    但在更多的证据面前,谋杀案和虚拟人的觉醒都是区区小事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也不过是一个人造的产物。

    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听起来确实很像《黑客帝国》对不对。

    尽管表面上概念雷同,《异次元骇客》却包含了多层嵌套、记忆交换、多个平行虚拟世界等设定,光说世界观的独特与庞大,一点不比《黑客帝国》逊色。

    影片改编自丹尼尔·弗朗西斯·加卢耶的中篇小说《幻世-3》,出版于1964年,那时候别说《黑客帝国》的剧本了,沃卓斯基兄弟俩都还没生出来呢。

    更冤枉也更讽刺的是,沃卓斯基兄弟创作《黑客帝国》,从《幻世-3》中得到过许多灵感。

    这样看来,《异次元骇客》作为《黑客帝国》的缪斯之一,却反而笼罩在了后者的阴影之下,简直跟国产喜剧《夏洛特烦恼》里的“周杰伦”一样,命运让人哭笑不得。

    ▲片中的意识转移

    同样充满悲剧性的是,《幻世-3》作为科幻文学界的经典,却并未受到当时的大众认可。

    层层嵌套、犹如俄罗斯套娃的世界观,在《盗梦空间》、《源代码》尽人皆知的今天,当然不算新奇。

    但在1964年,那个连个人电脑都尚未问世的时代,实在太过超前。

    《幻世-3》在诞生后几十年里,从未获得过一次科幻奖项,而作者加卢耶,也是在去世后很多年,才追获殿堂级科幻大师的地位。

    而改编电影《异次元骇客》,命运竟然跟小说不谋而合,在漫长的口碑发酵中,才慢慢收获了迟到的肯定。

    作为一部典型的赛博朋克科幻片,影片用不高的成本,在视觉氛围上大做文章。放在世纪末的大背景下,更带上了强烈的末日情绪和虚无疏离感。

    案情层层揭开,真相乍然惊人,悬疑气氛也烘托得十分抓人。从头至尾弥漫着好莱坞黄金时代黑色侦探片的气质,让人着迷的颓废和典雅。

    ▲1937年和当下世界都充满末世感

    银幕上从来不缺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在《黑客帝国》和《异次元骇客》之前,电影《移魂都市》、《楚门的世界》,硬科幻剧《星际迷航》等,都热衷这一题材。

    而《异次元骇客》的独特之处在于,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突然用一种微妙的反讽方式,让世界观猛然膨胀。

    通过那触目惊心的一幕,电影的核心论调也呼之欲出:人类总想支配世界,到头来自己也不过是被支配者。

    影片开头就打出了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有网友觉得这故事虎头蛇尾,拍着拍着拐到唯心主义上,从科幻片变成神棍片了。

    我想,他们可能没弄明白,在科学和思想界,质疑和探索世界真实性,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

    1981年,逻辑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缸中之脑悖论

    假设你的大脑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装满营养液的缸里,大脑神经被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不断传送信息,使你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于是对你来说,身边的一切仍然存在,可以跟别人交流,也可以自由活动和感知,甚至感觉到此刻正在读方君的这篇文章。

    你也许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可怕的是,以人类大脑的构造,你根本无从判断,自己是否活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中。

    ▲缸中之脑示意图

    纪录片《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提出过更有趣的假设,也许我们的人生是一场电子游戏,在造物主眼中,我们就像是游戏里那些自行其是的角色一样。

    《三体》中提过的费米悖论:从目前人类所了解的可观测的宇宙来看,早就应该有文明发展到足以星际远航了,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过?

    对此,科学界提出的假设之一是:高等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观测着我们,而我们处于一个虚拟的全息宇宙之中。

    ▲费米悖论的模型图之一,有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其实,古代哲学家早就对此有过丰富的思考,中国的庄周梦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图的洞穴寓言,都说得有模有样。

    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没有能力,给这些带有怀疑论色彩的问题圆满的解答。

    因此,《异次元骇客》的世界设定,非但不能说站不住脚,反而充满了科学思辨性。

    哪怕听起来荒诞不经,把它斥为神棍理论,显然是不公平的。毕竟,在无法得出结论的情况下,保留观点,不做绝对判断,这才是科学的精神不是吗?

    当尼奥从矩阵帝国中觉醒,开始拯救世界,《异次元骇客》的造物主,却将永远陷在无穷嵌套的幻境中。

    如果我们所在的世界的确不真实,以科学的逻辑衡量,显然后者有更大的几率成为现实。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也就能体会《异次元骇客》真正出色的地方,当我们对虚拟人报以同情时,难免后背发凉地联想到:

    我们自己的生命,很可能也是被一个插头所决定的。

     5 ) 虚拟现实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或许这个世界是为我设计的;或许所有的一切在我所不能感知的时候都不曾存在;或许有一天我会“醒来”——或许就是死后。
    这样的想法很唯心。在这个国家里我们崇尚唯物主义。但如此高度的哲学基本问题在我们局限的大脑里实际是无解的。我们只能根据生活经历择选其一。(不得不说这方面还是唯物更“好用”。)
    也就是说,也许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假的,比方说这会儿正有“人”在某处实验般观察并记录着我在打字以及置疑这一切。
    可怕的是这个说法其实也没破绽。你一旦肯定了自己的渺小,所有高级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但是,可能有破绽会更可怕吧。谎言总是在揭穿之后才伤人。
    人常说要有信仰也是这个道理,抓出若干解不清的问题,给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信了心里安稳,尽管你也不能确知那就是真理。(“信我者得永生”,万一死了啥都没有,又能怎样,你告我啊。)
    影片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在那个虚拟出来的世界里,有“人”发现它的破绽,一切都不是真的。而创造出这个虚拟世界的人,他们所在的世界,又是真的吗?……我不得不庆幸,活了二十年多了,我活的这个世界,还没啥破绽。
    这个剧情容易让人想到《The Matrix》,尽管两者是同一年上映。很多人所没看懂(这是事实)的是,“黑客帝国”中的锡安(Zion)以及那整个逃离了“母体”的世界,其实也不是真的。很多人光顾着看特效了。但说实话具体的关系我也没理太清,貌似那个虚拟世界就是两层的,锡安那层是用来解决那些不能安分在“母体”的人,并定期毁灭,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
    【注:其实也有另外的解释。后来发现我当年写的这段不太对,但懒得修改了。】
    《The Thirteen Floor》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里面的虚拟世界并不倚赖人来作为能源供给,是纯电子化的、虚无的。其实这里还有另外几个哲学难题:究竟怎样的程度才可称为(智慧)生命?我们的所想所为是我们的意愿还是“上天”的程序代码?这些问题都没有解答。也许没有解答才是好的。情愿被愚昧。
    这部影片本身并不够好看,尤其前半部有点闷。但留给人的思考颇多。那个海报上的世界尽头也有点震撼。不过效果还是不够华丽,演员也很平庸,大概是投资少的缘故。
    《The Truman Show》里,Truman坐着小船离开小岛出海,却碰触到边壁。那里,就是“世界”的尽头。旁边“凭空”切开了一道门,仿佛在说,“你被耍了,才发现啊”。我们探索这个宇宙,会不会哪天到了边缘,发现一道栅栏,像Blizzard在魔兽世界(Wolrd of Warcraft)中那样,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Under Construction”。或者就像这部影片中那样,勾好了线条,尚未着色或贴图。
    假如有一个负责任的创世者,他应该把我们蒙得团团转,好比井底之蛙一辈子就不能出去了。我常可以想见,飞船沿着一个方向一直飞,最终会回到起点,好比某种“二维生物”生活在一个球体世界表面上,平行线最后可能会相交。
    抑或他换个牌子,写着“Congratulations!”,给我们惊喜,像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那样,“你们终于发展到这个程度/层次了,欢迎进入我们的世界。”那你们的世界又是怎样,活在更高级的圈套之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那些信神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人们说,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神。那神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其实神也不知道,所以神造点人玩玩。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经典而隐晦,看起来像被突然拔掉插头的电视画面。你以为是现实?未必不是虚拟。或许下一秒我们的世界就被中断,而我还没有存盘。且让我点看看。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23886822.html

     6 ) 游戏的bug

    有一个游戏的bug,不是影片的bug。

    bug描述:在现实角色连入虚拟角色期间,这个虚拟角色的生命不能被终结,否则,虚拟角色的意识和记忆将会反噬现实角色。

    现实中,任何一个工程师都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如果我们可以设计类似的虚拟游戏,那么玩家的自身安全将会是受到重重保护的,即使发生意外,也会有专门的退出程序负责处理,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bug或者逻辑存在。

    不过正是这个bug赋予个电影最精彩的看点,很显然,道格的世界并不知道这种反噬效应,但珍妮的世界对此了解得很清楚,这也是珍妮计划好的,道格中弹死去,她悲伤的眼神是留给大卫的,而从2024年的现实中醒来,看到道格后平静的表情,是对前面的佐证。

     短评

    和黑客帝国同时期的片子,但这部好懂得多了。P.S.原来那句:“在未遇见你之前,我已爱上你。”和阿凡达那个心灵传输都是出自这里啊!

    2分钟前
    • 攸宁陶陶
    • 力荐

    其实这个片子的概念很像盗梦空间,只是当年木有红。。。

    5分钟前
    • SanSan
    • 力荐

    算是很早期的抛出了“似曾相识”的某种假设,同时提出了VR和AI结合的反噬悖论,还非常出彩的展示了VR中AR和数据交界的震撼画面。概念先行,比《黑客帝国》更朋克,比《盗梦空间》更前瞻,比《西部世界》更实际。只是论细节和格局都比这些后者略逊一筹,比如VR世界的时间居然是线性的,使用者居然无法指定某个非年份以外的具体时间节点进入,以及对于哲学思考的部分较少。不过电影所预言的这项真虚拟现实技术在影片设定的2024年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只是不存在替代只是较为真实的程序,拭目以待。

    8分钟前
    • 生人回避
    • 推荐

    别一看见层套层的就比作盗梦,看见虚拟世界就黑客帝国,那点见识,设定明明是像X接触好吧,但是人家还有原著,博尔赫斯。女主长得非常复古啊!科幻爱情片在我这儿的起评分还是是很高的。

    12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豆瓣上有三部叫这个名字的电影,用的是一张图!很想知道88年的此片讲的是啥~如果故事情节很像的话,那编剧可真有想像力!你确定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确定你不是一段程序或电路?

    16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十年前的片子了……很强大……《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的前身之一

    17分钟前
    • 盈盈美黛子
    • 推荐

    说得深沉一点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神上身,高科技神打……

    18分钟前
    • Bigteeth
    • 推荐

    我还以为是无限循环。。。

    2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概念不错。只不过还是简单了一丢丢。蛮好看

    26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最后那个镜头表达的意义很隐晦。想了会儿才明白过来。有点儿意思

    27分钟前
    • 一座夏天垮下来
    • 推荐

    柏拉图说:真正的世界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假如这个世界原来就是虚假的,假如一切早就存在了,会怎样?《异次元骇客》预示了这种诱人但可怕的可能性。影片指出了人类可悲又可怜的心灵状态,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支配者,不惜以操纵别人的生活作为代价。而最明智者也成了最可悲者,当你在同类中走的更远,当你扩大眼光,发现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与生存的虚假性时,你就成了最可怜的人。生存就是这样荒诞与悲哀,而最大的悲哀在于:了解真相的人太少了。我思故我在。但谁知道呢?也许世俗的幸福,正是来自无知。

    29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他离真相越来越近了……近到窒息…… ”琼瑶么= =豆瓣简介真是越来越雷人了……

    34分钟前
    • いいね
    • 还行

    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不要让边界存在,做成循环的结构,往任何方向一直走下去都会回到原点,嗯……就像是地球一样……

    39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柏拉图的“理念说”最佳诠释。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自以为正在征服大自然改造世界操纵他人的同时,焉知自己的世界又不过是他人的一道线路一场梦境?8.5( 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移魂都市)

    4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此片和【骇客帝国】是很相似,同是现实和超智能的虚拟世界间的故事,为何【骇客帝国】这么成功而此片却如此无闻,除了【骇客帝国】融入了视觉特效和武打动作等感官刺激而此片只是靠剧情吸引人的差别外,主旨立意也有关系…… movie.douban.com/review/4738016/

    44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力荐

    看完这部电影,立刻有很多同学开始善待NPC了= =

    49分钟前
    • bushiren
    • 还行

    开篇即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或许我思考,站在高于普通人的位置上看世界获得的感悟反而成为了最可悲的人,即若得知自己的人生是在别人的手中操纵,生活的虚拟和真是不再容易辨别的出,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少点智慧和思考罢。十几年前的片却超越了现在太多科幻片,比异次元更棒。

    51分钟前
    • 噜噜叫夏天
    • 力荐

    你虚拟的人生,就是别人的生活。立意不错,情节浅了。突然发现好多科幻电影都沿袭了这层创意——黑客、盗梦、源代码...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片应该叫《未来谋杀及离婚指南》,有了这种技术以后,都不需要离婚了,看老公不爽了,就虚拟一个好的,然后把现在的老公带进虚拟软件里干掉就OK了。

    5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概念先行,deja vu,造物主与被造物,虚拟现实,意识上传,模拟错乱,时空机器,闭环轮回,存在主义,自由意志危机,AI意识觉醒,复古未来主义,高次元压缩,记忆篡改,人类的特殊性,潜意识探索…… 这种mind fuck主题永远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类型

    57分钟前
    • 发条大橙子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