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同情者第一季

    同情者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24

    主演:小罗伯特·唐尼,侯宣德,吴珊卓,弗雷德·阮,端·勒,阮高祺缘,翘征,斯科特·李,凯利·陈,竹艳,埃文·沙夫兰,鲍勃·克莱德宁,Caitlin O'Connor,马德琳·韦德,刘思思,Grace Gordon,艾伦·重,Vy Le,Maria Bata,Isaiah Stratton,VyVy Nguyen 

    导演:朴赞郁,费尔南多·梅里尔斯,马克·穆登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 更新至第01集

      探长雷布斯第一季

    • 已完结

      朱莉娅第一季

    • 完结

      五角秘势力

    • 完结

      黑狱悲歌第二季

    • 完结

      温特沃斯第二季

    • 完结

      温特沃斯第六季

    • 全8集

      黑狱悲歌第一季

    • 已完结

      上班族妈妈第五季

     剧照

    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1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2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3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4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5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6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16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17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18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19同情者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改编自阮清越的普利策获奖同名小说,是一部间谍惊悚兼跨文化讽刺类型的剧集。讲述了一名法越混血的越共间谍在越战最后几天里的斗争,以及他作为难民在洛杉矶的新生活,在那里他了解到自己的间谍生涯并没有结束。

     长篇影评

     1 ) 不知道说了啥

    这是一个很大很纠结的命题。剧情到最后,徐海茵和李雅均争执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乍听一下,似乎海茵更有道理,因为死了的生命终结了,唯有活着才能看到之后的希望。但她是站在事后的角度去说,她知道三个月后怎样两年后会怎样。可是对于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来说呢?他们不知道,对他们来说,眼前大概只有无尽的黑暗。如果有可能,有人可以和他们说,什么时候你的苦痛就会过去。或许他们还真的会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早放弃。可惜没有这种可能。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得所思所想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生与死,真的就在一刹那间。

    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想开。单单想着,起码他们选择的那一刻,求得了自我解脱。

    谁也不谁,谁也不能真的感同身受谁,所以谁也替不了谁做决定,也没有资格去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裁定。当然,人活着,总要努力抓住希望的。

    最好的是,we face the truth and go to work to turn it round.

     2 ) 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痛苦

    上一年有一个在家乡的表哥自杀了,没有去考究是不是事实的全部,只听到妈妈说,手机身份证都没有带上,走到河边,咚的一声就跳下来了。

    今年刚刚发生在上为身边的事,老公的两个孖生表妹在家和农药自杀了,也是毫无预兆。

    我觉得要自杀的人,大多数都也没想过自己的死是否有意义。像剧中刘光勇的太太说,他只是不知道怎么面对痛苦。

    在面对痛苦想拉着我不去自杀的是:我还没找到一种必死无疑并且没有任何痛苦的死法;我的尸体不能不麻烦到任何人去处理;我还有爱我的亲人朋友呐~活着,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啦!

     3 ) 想盡辦法痛苦的活下去,是為了之後的XXX,這真的合理嗎?女魔頭 vs 女記者

    反轉高潮點,在於最後一集女記者跑去幫女魔頭上了一堂「勇氣」課。

    第一次看的時候,感覺非常屌,一上課就瞬間打通任督二脈,感覺好有道理,但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第二次看果然沒錯,有點牽強,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跟一上課就開始播配樂有很大的關係,配樂在一段時間醞釀後一上課就順勢響起,有很強的引導效果。

    女魔頭觀點 + 他們很痛苦,我是在幫他們,讓他們有勇氣面對死亡,並且完成遺願

    女記者觀點 + 他們只是需要一點希望 + 想盡辦法活下去,才是有勇氣 + 因為之後會有XXX


    < 想變女生男 > 因為無法獲得父母認同,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收到妹妹的禮物,知道人間還有愛...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想變女生男,只要有一些志同道合或是認同他的人,加上不要太在意爸媽的想法,看個心理醫生說服自己,自己沒有錯,應該就OK

    < 過氣藝人女 > 因為無法東山再起,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如果知道還有很多人還是愛他、關心他,就...巴拉巴拉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還是心理問題,要自己調適,即使無法東山再起看開就好 或看個心理醫生放下太高的要求,應該就OK

    < 雕刻男 > 因為名聲被弟弟搶去,所以很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不要太在乎他人眼光,其實已經向世界證明自己了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這個故事整個很牽強,因為如果真的想要名聲,要奪回是非常簡單,打個電話就好了

    < 江曉孟 > 因為爸爸不理他們母女,只在乎工作 --> 女記者 Win,不該死 需要的是溝通和體諒

    但是以上女記者win的人,嘗試過之後,可能還是失敗,自己心裡過不去,應該還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生命的走向。


    < 殺人男 > 因為殺人內疚,非常痛苦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 --> 女記者與女魔頭平手 這應該自己決定該不該死,女記者講的好像是「痛苦的活下去」跟「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是同等的時間,但是因為殺人內疚是每天的每時每刻,而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幼稚園當然是快樂的,值不值得要得看自己,應該自己要有選擇的權利。 這有點類似終峰法則,好像因為之後會XXX誒,你先忍耐一下吧。但是是每天的每時每刻,是非常非常久的時間。 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 加班男 > 因為公司翻臉不認人,不給獎金又投訴無門,又癌末,家裡又窮,非常痛苦 。也想用死來看看能否在法律層面上報復公司。 女記者觀點:如果能活下去,就能看到家裡的植物是開什麼樣子的花 --> 女魔頭Win 看開花這理由實在太爛,但是同殺人男一樣,應該自己決定死或不死。如果衡量下決定要死,女魔頭給的藥也許就真的是解脫。


    總而言之,我認為 < 想死不是就是「惡」> 人應該要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這劇本還是偏向活下去就是「善」,死就是「惡」,這種觀念應該也是台灣的一般觀念,所以安樂死還是很禁忌的話題,想讓老人家安樂死也不能說,因為會有人說不孝。 哈拉瑞的書說到,近代歷史上,人權的觀念是「人的生命是神聖的」,但是如果走進老人院還是安養院,有時候看到的情景會讓人覺得「到底有何神聖可言」,太過痛苦淒慘地活著,根本不值得,至少也要讓人家可以自己選擇,而不是為了你認定的「善」而活著。

    < 每天痛苦的生活不是什麼勇氣 > 女記者說因為之後會有什麼好事發生,所以現在先想盡辦法活著,才是有勇氣 但是這樣的意思是要忍耐,但我覺得每天都是生活,應該想盡辦法,先讓每天都是OK的。 該找協助的、該看醫生的,什麼都要想辦法,忍不是長久的,如果每天很痛苦,一定要想辦法除根,不是幻想著未來的什麼東西,每天就是生活,太過長久的忍耐很容易中途就自爆了。

     4 ) 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用黑暗的视角传递光明力量: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故事层层迷雾,逐步抽丝剥茧,用细腻的手法把观众逐渐带入剧情,感受弱势群体的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全员演技在线!张孝全又帅又可,即使刻意增肥也抵挡不住超Man的魅力;许玮甯又美又飒,大结局探监的层次感处理地细腻又感人!值得一提的是林心如(突破很大),超裸妆+扮丑特别出演的李雅均是一大亮点——她是一个接近疯狂又保有理智的角色,可恨可悲亦可怜。徐海茵的一句“我和你不一样,我的方法是活下去”击碎了她最后的一丝执念,她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谁是被害者# 结尾比较浅薄,我则不然,如果一个作品从头到尾带来的都是负面的能量,即使剧情再紧凑,班底再强大,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好作品。结尾的升华看似略显突兀,其实乃是层层铺垫——我们都是被害者,也有可能不经意之间成了害人者。这个世界上有善就有恶,善恶相互对立而依存。正如徐海茵所说:心存善意,好好活着,便是最大的希望!

     5 ) 我要为Netflix的播出方式说两句

    讲真的,这部包括之前看的《人间课堂》,整体观影下来我个人认为都要比现有的分数略高一些的,但是实际上8分出头在豆瓣的电视剧板块并不太够打。

    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网飞的播出方式。众所周知Netflix是少有的会一次性全集播放的视频网站,这种运行方式会造成观影的连续性。这其实是好事,但是对于其在观影平台的口碑评价上就相对很吃亏。

    举个栗子,之前ocn的《火星生活》其实整体看来并不会比被害者好太多,包括最近的mbc的《365》,个人认为其实并没有比《人间课堂》更好,但是分数却相差明显。其实究其原因我还是觉得与这种播出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次性放出全集固然使观众有了流畅的观影体验,但是相对的,观众更像看了一场8-10小时的电影,由于连续观看,所以其中的缺点或不合理处也会被持续放大。相反,如韩国电视台的播出方式,更看重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即使某一集有一些瑕疵,但是由于结尾的悬念和反转会无限弱化这种缺点,而只要结局不崩的太厉害,对于已经有感情的观众来说一般不会有太大程度的改分。因此电视剧的分数往往比电影要高很多。

    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的就是,对于这种一次性放完全集的电视剧来说,是不是也能以稍稍宽容的分数来对其进行评判呢(唉,其实只是稍稍有点鸣不平啦!)

    话归正题。其实《谁是被害者》对于我而言是有些些失望的,毕竟在看过《与恶的距离》和《想见你》之后,对台剧期望还是蛮大的,又是和网飞合作的犯罪悬疑。但是看完后其实有点好像讲了很多但是啥都没深入的感觉。(唯一惊喜的确实是场景道具布置,很逼真)

    影片从疑似过气歌星死亡到之后一系列的死亡引发最终悬念到达高潮,其实整个过程看下来还是流畅的。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刘光勇这个角色。还特地搜了一下,演刘光勇的这个角色明明还是个老戏骨啊?但是对于刘光勇这个这么重要的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的抱歉和悲伤完全浮于表面,完全感受不到那种深入骨髓想要自杀的抱歉。就,其实刘光勇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其实是后期破解整个案件的关键,但是真的给我的感觉太拉胯了!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就,中规中矩,其中穿插了很多想要说,或者可以继续深入说的话,比如资本和政治持续勾结,比如过气明星的痛苦,比如少数群体如何能够正常的生活,以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其实最后一条还不太准确,江晓孟的成长其实还掺杂了太多这样那样的东西。那其实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表达个啥呢,好像都涉及了一点,又好像都很弱?

    影片最后徐海茵和李雅均的对话就好像鸡汤和邪教的碰撞,最终鸡汤获得了胜利。

    ps:吐槽下说林心如演技好的,当林心如表情正常的时候确实还行,但是当她癫狂的时候那个瞪眼+青筋暴起的绝活,实在....你们看那个表情不会想到大宝贝吗???大宝贝一生气起来也是这一招...

     6 ) 可惜虎头蛇尾

    吸引人的看点:1.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尸体 2.悬疑的案件 3.主角的鉴识专业知识

    可惜,随着第三具尸体身份被确认,悬疑紧张的部分就荡然无存,整个事件已经摊开让观众明白了,于是看警察追查的部分失去了意义。

    接着,后面连所谓“鉴识”的部分都懒得拍了,剩下就是看老爸莽撞寻女的剧情,毫无戏剧张力……

    尸体部分,可能预算都用在前面,后面没有新尸体道具,直接让演员装死。所以,开始让人眼前一亮的三个看点,在后面都让人失望。

    得分点:

    - 溶尸的场景做得非常出彩~尸体的部分是挺用心的。

    - 每集片尾有花絮可看。也是通过花絮知道主创们想表达什么,因此知道了他们在剧中没有把想做的表达出来。例如他们想写不近人情的方毅任因为女儿的事,慢慢变得想去了解别人(真没看出来);想表达有些边缘人活着的时候没人去了解,变成尸体之后,鉴证科的人却拼命想了解它生前的故事(这一点很有意思,但不说的话,看剧感觉不出来)

    如果不是有花絮,真不知道原来主创这么有想法的。(可惜啊,成品没做好)

    扣分点:

    - 警察从头到尾办案都很水。警察的调查一直落后于记者,要看新闻才知道内幕;放刘光勇回家监视他,然后刘光勇回家自杀;刘光勇送医院,两个警察远远的在外面聊天,刘光勇就这样被人杀了。——现实有这种警察你能放心?算实实在在的辱警了吧 囧

    - 男主性格孤僻,跟同事都无法相处,是怎么结婚的?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但完全没交代。显得人物很假。同理的还有徐海茵爸爸为什么要自杀。(也有网友指出,以为徐海茵的爸爸是怕自己死后,巨额债务要由妻女来偿还所以拉家带口地去死。可是后来剧情中,徐海茵和母亲虽然生活的不富裕,但也没有被疯狂追债的样子啊。 )能明显感觉到编剧创造人物只是为了剧情服务。

    - 突然的父爱。离婚后对妻子女儿不闻不问,期间妻子重病、女儿陪酒……直到在案件中看到录像才想起自己原来有个女儿!然后就修改证据,疯狂寻女。这样的转变超突兀。

    如果,你真的关心女儿,是为了不想伤害她们母女才选择离婚,那离婚之后也会默默关注吧?又没有说妈妈带着女儿出国了或者妈妈禁止父女相见,怎么会十年都不管妻女的死活?只能说是渣男。

    - 人物缺乏成长曲线,性情突变。嗜血精明的记者因为发布了雕刻师哥哥的新闻,一步到位完成良心发现变助人为乐乖宝宝;晓孟突然就2年后想通了;警察宽哥在最后一集变大好人到处帮人……

    - 李雅均家里不锁,等着方毅任随便进去、警察随便进去,家里还一直循环播放被害人自述视频。能不能拍得再假一点……(还真能……后面她居然自首去了……)

    - 没有交代李雅均犯罪的决定性证据。1 李雅均怎么杀刘光勇的?——没监控没证据。2 怎么在殡仪馆偷尸体的?——不知道。3 怎么捉到李雅均的?——她自己大摇大摆走进警局自首的。是有多敷衍观众……

    原以为自首是完成最后一步,结果只是因为剧情需要让方毅任找到女儿……

    - 缺乏交代案情。这些连环案是怎么一步一步策划的?被害人是怎么同意的?是怎么决定顺序怎么具体实施的?一概欠奉~

    - 父女相见,总是互相数日期。爸爸数女儿的成长重要日子,这点也符合爸爸的怪人性格,但女儿紧接着数爸爸经手的案子日期,数自己受伤日期、杀妈妈日期……你们两父女为什么爱一见面就互相数日子???要从这点来确认是亲生的?

    - 还有鉴证方面的水份,严谨老爸居然不关门让女儿受伤……等等的不提了。甚至还有这种情景——刘光勇自杀未遂,躺在医院床上,警察急着询问:

    (你们眼瞎了没看到他戴着颈托、口中插管???还叫他点头、说话?……孙膑看了都想站起来打人!给他纸笔,或者让他竖手指好不好吖?)

    挺可惜,这些情节元素可以发挥得更好的。例如,前几案可以像日剧那样一集一案,前半集查案,找到被害人信息,后半集挖掘被害人的故事,引观众当成连环杀人案来看——“生活遇到不公的人,居然恰好都被人杀了,凶手选被害者有什么标准?”到总体过半才让主角从关键证物发现真相,再找女儿,从女儿口中得知为什么会凑在一起实施这件案。但女儿不可能拿到芬太尼,也没有杀刘光勇的机会,再找出幕后大boss,捉到大boss之后,她再交代一系列案件的起因经过(交代清案情很重要)。

    客观来说,这部剧不是一部烂片,它言之有物,有想表达的主题,有自杀者与施救者的立场对立,有些发人深省的对白(例如刘光勇老婆说,“世人记得的他,只在他犯错的那瞬间,但我记得的更多,有他的愧疚,有他的体贴与善良,那才是他真正完整的样子。”)主创有想法,但想到却做不到。

    能看出编剧或者导演的稚嫩,好牌乱出,越到后面越无聊,第8集结局的节奏让人昏昏欲睡,简直像是多余的。

    ————分割线————

    看到一篇影评,从另一个角度点出这部剧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这部剧里每一个糟糕的父亲和丈夫都能得到原谅?凭什么?(谁是被害者)剧评》

    //movie.douban.com/review/12605396/

    ————分割线————

    苏可芸在剧中唱的那首歌,是陈小霞的《还活着》。

    歌词很点题,是每个脆弱者的心声。

    ————分割线————

    看到有一个短评是——

    徐若风 看过 2020-05-06

    上一部达到这种水准的华语悬疑推理剧,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大陆的这些悬疑剧能有这个一半能看,都可以烧高香。离奇案件、缜密推理、复杂人物、完整的社会群像链,这个类型能给出的基本都给出了。虽然部分情节点有僵硬处理痕迹,后段遗憾也不少,但放在华语剧的层面来说,的确要用“极度罕见”来形容。另外最值得表扬的就是这群演员,他们出演的都是极端人设,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还有郑人硕一人两角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能对角色产生很深的理解和体认,即使部分表演有点“台式”过火,真挚与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观大陆的悬疑剧,“过场感”很强,演员很难把他们的真心拿出来给人看到。

    ——

    不明白为什么要踩大陆剧,也不知道ta到底多久没看过大陆作品,反正上一个让我觉得惊艳的华语推理剧是《唐人街探案》网剧,就今年的事~而且《唐人街探案》网剧前8集水准完全秒杀《谁是被害者》。

     7 ) 许玮甯向东,阮经天向西

    感觉港台艺人这几年都面临着一个抉择,是北上争取陌生却更大的市场(资金也更多),还是留守本土争取更多高质量的演出机会。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是看着许玮甯在“谁是被害者”里的表现,再看看小天这几年拍得戏,不经有些惋惜。曾几何时,他还是那个艋舺,军中少年里面的少年,现在却成了屏幕上的耍帅油腻男子,而当年许玮甯还贴着小天混血女友标签,新闻的重点都是分分合合,现在混血颜值依然能打,也因为角色的复杂性美得更有质感。这么多年她竟然演了这么多的好戏:她可以是“目击者之追凶”里面的腹黑Maggie, 也可以是“谁是被害者”里面不择手段拼新闻却到头来治愈了自己的女记者。借用她说的一句话“我从不介意被说是“花瓶”,就像是一个容器,我的表演是水,会依照花瓶的不同变成不同的样子,这样不是挺好的” 很期待她各式各样的“花瓶”。找时间再来看看“麻醉风暴”,才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对吴慷仁的戏很期待。

    再说回到这部戏本身,这个剧的剧眼应该是许玮甯探视林心如说得那段话。一度我也很认同他们帮助有自杀想法的人完成心愿,但是这真的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吗?也许让他们看到周围多一些人的爱和鼓励,他们能走出低谷,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更加理解安乐死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需要一年的时间,因为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自杀动作。很珍惜这个主题,以及剧组人员的各种用心设计。可惜内地看不到网飞,看这部戏不方便,特别希望平台可以引入这部剧,用良币冲走一些劣币。

     8 ) 不管想要表达多宏达的社会议题,请先把基础常识讲清楚

    看完(其实看了1-2集就想说了)觉得纳闷,这么高的分数怎么来的?

    对,你是悬疑推理剧(的外壳),请先把悬疑推理的故事逻辑和基本常识写清楚

    对,你想表达各种宏达的社会议题,请抓柱重点深入探讨,不要只聊表面

    对,你想设计一个“非常规”的男主,请最起码把男主的基本情况解释清楚

    我不想多说警方办案的诸多漏洞(连搜证不戴手套都有),也不想多聊每个案件当事人贴标签式的人设(像没有生活的学生的想象),台词、演技也都不赘述。

    我就单说男主方毅任(有剧透)。在这个最最重要的角色身上,编剧有多草率、多莫名其妙!

    一、方毅任的病。

    他到底患了什么精神疾病?有哪症状?症状的规律和原则是什么?

    这对于理解男主行为、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最后男主的改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整季看来下,这些问题全都没有交代清楚。

    一会是交流障碍,一会是躁郁症随时发狂,一会又像双向情感障碍,感受不到其他人的痛苦。

    因为没有人物行为的“原则”,导致观众没办法判断此时是该出于对患者的同情、还是对作出改变的欣慰、还是对特殊才能的惊叹。

    男主的同事说过,他得的是:亞斯伯格症

    其实只要抓柱这个病的最大特点——“社交障碍”,就能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社恐”警察,和一个“社牛”记者,一起行动探案,非常有对比、有火花,有爆点有笑料有眼泪。

    这样,最后男主需要去劝女儿,向记者求教说话的方法,才能起到升华的作用!

    社恐想要学者社交,满嘴跑火车的记者开始学习说实话……

    就因为混乱的人设,和没有规则的行为,导致这个结尾变得毫无意义,平淡如水

    (男主有惊人的记忆力这点其实也可以大做文章,但是编剧只是像填缝剂一样塞在剧情的角落里,让人一头雾水)

    二、方毅任的家庭

    男主的家庭情况,可以说是整起案件的导火索,至关重要。但是导演、编剧交代的不清不楚。

    首先,一个精神病患者想要结婚生子,本来就不容易。能愿意和他成家的,一定不是普通女人,但是他的妻子,就是一个脸谱化的“好老婆”,和平常妻子没有区别。这怎么可能呢?

    结婚前妻子就已经知道男主有这些精神疾病了,但是从家庭装修、家居布置、女儿的养育方式上,一点也没看出来,这个特殊的家为了家庭幸福做出了什么预案和改变?

    这些人物背景的bug,让观众对人物个性的把握更加没了头绪,也让我觉得编剧和导演没有认真对待故事,连基本的常识都懒得去琢磨,匆匆忙忙只想表达自己有多热衷于为社会弱势群体大声(然而也表达的像流水账)。

    三、父女的感情

    让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女儿对父亲的感情!

    如果父亲一直埋头工作,为什么女儿那么那么爱父亲?不应该敬而远之吗?

    男主离开家回忆的时候,全是女儿和母亲的画面。如果这时候全是父亲和女儿的画面,就合理很多。能表达出他爱这个家,爱女儿,只是不知道怎么交流和沟通……可惜,没有。

    如果只是因为父母离婚,为什么女儿那么那么恨父亲?

    天底下离婚的父母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恨父亲,那还了得?编剧应该不会是想表达这样错误的观念吧?

    从剧情看,男主的妻子是一个通情达理温文儒雅的女人,那么离婚以后,妻子是怎样理解丈夫的?妻子是怎么安慰父母离婚以后的女儿的?统统没有交代,上来就是恨之入骨。为什么呢?都怪精神疾病吗?(女儿的精神疾病是遗传还是环境塑造,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知道为什么爱,也不知道为什么恨,大结局给人的感觉也就索然无味了。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亲,你是悬疑推理剧,你的观众可能是一群最聪明的观众,至少是准备好迎接一场头脑风暴的观众,然而……你就给个这?

     短评

    已經是少數好看的台劇了 近來網飛的台劇都很爛 真的滿精彩的 林心如就是亮點 演技真的很好

    2分钟前
    • Davina
    • 力荐

    因为林心如的参演,五星观望

    6分钟前
    • 穆津睿
    • 力荐

    林心如

    10分钟前
    • 你的
    • 力荐

    还好,口碑吹的来势汹汹,可过程比较乏味,看似在不断延伸却也在原地踏步,靠重口味道具博眼球,警察和鉴证科办案能力一般,全靠现实阻力推进,偏故弄玄虚的刻意伪装,前几集还未见出彩的段落和角色,但也能继续追下去,不过内地以外的大尺度华语犯罪题材,也只能靠港台来办了,全部看完了还是台湾现实呈现和关照的那一套,完后一派和解气息,涉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新鲜但确实有警醒的意义,另外最后一集被林心如尬完又被张孝全尬,直接就跳戏了,角色张力吃重,总觉得他们努力在想怎么演和如何说好台词,有种间离的搞笑感,哈哈哈

    15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3.5 一群想要放手的人,和几个想要抓住的人。每个被害者都加入了自己的议题和社会元素,联结在一起还是觉得不深刻,倒增加了推理的娱乐性,苏可芸比较有趣。许玮甯和张孝全稳定发挥,林心如的演出竟是有突破的。最后一集台词写得不好,活下去的意志讨论还不够公允

    20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剧情不如《暗黑者》,动机不如《心理罪》,鉴证不如《法医秦明》,猎奇不如《十宗罪》。

    24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上一部达到这种水准的华语悬疑推理剧,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离奇案件、缜密推理、复杂人物、完整的社会群像链,这个类型能给出的基本都给出了。虽然部分情节点有僵硬处理痕迹,后段遗憾也不少,但放在华语剧的层面来说,的确要用“极度罕见”来形容。最值得表扬的就是这群演员,他们出演的全是极端人设,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甚至还有郑人硕一人两角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能够对角色产生很深的理解和体认,即使部分表演有点“台式”过火,真挚与信念感是看得到的。反观大陆的悬疑剧,“过场感”很强,演员很难把他们的真心拿出来给人看到。

    2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很好看,喜欢林心如~

    32分钟前
    • 鬼束千寻go
    • 力荐

    男主是如何一下子从十多年对妻女不闻不问发展到忆女成狂的?这个情绪有点不连贯啊

    35分钟前
    • 吃完中饭吃晚饭
    • 推荐

    剧情很紧凑,林心如演技非常可,值的看!

    40分钟前
    • 懒喵喵爱叫唤
    • 推荐

    7分,开场很重口,果然网飞尺度可以。悬念也不错,不过中间往后几集就有点弱了,大概朝着你能想到的方向推进。张孝全这个角色有点意思。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林心如演技爆发!剧情很紧凑啊。

    46分钟前
    • 温柔的疯狂
    • 力荐

    这部剧还真的蛮不错的,特别是林心如让人眼前一亮。虽然不是主演,只是特别演出。但是超强素颜出演,还化了老年斑、家暴后的伤痕等特效妆,是真的很不错,让人看了就觉得她是李雅钧,没有林心如的影子。最主要是眼神戏真的超棒,有一幕是摘下口罩笑了,那笑容看了都会有害怕。和以往不同,饰演这么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不正常的人,林心如确实表现得很好,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是戏,实力演员👍👍👍

    49分钟前
    • KIAWFY
    • 力荐

    台剧在复兴。。男主不错,每个角色都丰满林心如一点不像以前的林心如了,角色张力👍。

    50分钟前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推荐

    可以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台剧,尤其最后两集非常有感染力,许玮甯特别好特别好,小女孩有点像周冬雨演技也在线,唯一的不足是林心如表演太过了让整个故事给人的震撼程度大减分

    53分钟前
    • 阿五
    • 力荐

    挺精良的剧集。视听讲究,悬疑和氛围出色。值得咂摸的是许玮甯和林心如的视角,她们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并且,两个人是分别从死与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的痛苦与意义。表演集体在线,张孝全各种强迫症式的动作细节很加分,包括空洞的眼神。林心如那个自以为善的恶魔形象也不错。

    5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林心如演技很👍

    57分钟前
    • ssnyvk点缀
    • 力荐

    “我们不要放弃好不好?”我心中本年度目前为止最佳台剧。网飞出品的几部华语剧里,罪梦者和这部是最喜欢的两部,但是也说不好自己到底是更喜欢哪一部的结局。张孝全在两部里面演的都是苦大仇深的角色啊,但是每次他演苦大仇深的,都很好。许玮甯很好啊,第一次看她,有点喜欢上。林心如表现很惊艳,但是我觉得稍稍有一点过。

    1小时前
    • 国产无籽红提
    • 力荐

    台剧越来越能打了,以受害者为切入点,“有的人死了比活着有意义”,探讨了蛮多东西,社会/人情/亲情/无良记者…张孝全和许玮甯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林心如演的疯子也可圈可点。节奏有点高开低走,到了第六集劲就不足了。

    1小时前
    • 利多卡因
    • 力荐

    netflix资本的注入,东亚文化产业必然形成新阶段,日韩及台湾看来复苏势必成然

    1小时前
    • 小毒物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