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魔法阿妈

    魔法阿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台湾1998

    主演:文英,许杰辉,莊博文 

    导演:王小棣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魔法阿妈 剧照 NO.1魔法阿妈 剧照 NO.2魔法阿妈 剧照 NO.3魔法阿妈 剧照 NO.4魔法阿妈 剧照 NO.5魔法阿妈 剧照 NO.6魔法阿妈 剧照 NO.16魔法阿妈 剧照 NO.17魔法阿妈 剧照 NO.18魔法阿妈 剧照 NO.19魔法阿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台北小孩豆豆(庄博文 配音)因为爸爸出车祸,妈妈要处理后世因此不得不先搬去台南和外表可怕的阿妈(文英 配音)同住。但是不久豆豆就惊奇地发现阿妈其实是拥有制服妖怪法力的驱魔师,鬼怪都很怕她。有一天,由于豆豆的贪玩,一个鬼怪(许杰辉 配音)被放了出来,鬼怪为了对付阿妈,利用豆豆做出了一些伤害阿妈的事情以增强自身的魔力。而在朝夕相处下,豆豆对阿妈的感情也起了变化,阿妈会不会被击败,就在最后关头了,豆豆能否成功帮助阿妈战胜魔鬼就看最后时刻了。

     长篇影评

     1 ) 寻找失落童年

       零碎的想法——豆豆脚特写,小扁——有没有影射意味?传统现代的碰撞,Q版牛头马面:)惊悚+温馨+搞笑。最经典的一句是快结束时豆豆为了去救那些被恶鬼(酷LOU)吃掉的鬼魂,骑着那条狗(阿妈灵魂附狗身)全速前进从一老阿伯身边飙过,老阿伯说:S英那,吴看滴狼飙车,莫看滴狼飙狗(闽南话)。眼泪的作用?黑猫意象(它说的都不是闽南话,姑且推断罪恶跟现代相连),或者我们是不是要相信点什么才好?徐怀钰的《谁不乖》《有怪兽》好像都是这个里面的歌曲来着,怎么都没有听到呢?
       贴的——“鬼节是不是就是鬼在放暑假呀?”这是台湾最受瞩目的动画片《魔法阿妈》中,小豆豆问他阿妈(闽南语,即外婆)的一句话。
        妈妈为去外国照顾意外昏迷的爸爸,将儿子小豆豆带往基隆外婆家暂住。外婆是个捉鬼大师,她家后院里破烂的储藏室是外婆不准小豆接近的禁地。可小豆没听外婆的话,打开了一个贴了封条的罐子后,黑猫被魔鬼附身了,它告诉小豆,只要让外婆掉三次眼泪,收破烂的人就会把她带走,而卖外婆的钱可以买飞机票让爸爸、妈妈回家。在外婆家的时候,小豆还认识了一条像大象那么大的鲸鱼,捡到了一条被大卡车轧扁的蛇阿扁,发现了一个脸蛋像红苹果一样的女孩Apple。小豆帮助了这三个别人看不见的朋友,同时也慢慢地和外婆有了感情。过了几天,妈妈从国外打来电话,说要跟爸爸一起回来。想到小豆即将离开,外婆有点难过,她用破旧的自行车带着小豆,边玩边回忆女儿出嫁前的情景,竟留下眼泪来。这时黑猫已吸了很多人的魂,变得硕大无比,它趁外婆不在的时候,吃了Apple,小豆却以为是外婆把她赶走了,大发脾气,外婆不得已又出去找Apple,结果被埋伏的黑猫攻击,出了车祸。恶鬼们倾巢而出,魔法外婆该怎么办?
        故事本身老土得掉渣,但在王小棣的掌控下被赋予了新的色彩。所料不差,王小棣虽出任导演,但动画导演另有其人即台湾著名漫画家麦仁杰,从而将《魔法阿妈》营造成漫画式动画类型。影片的造型设计相对简单,人物的表情也不是很丰富,这样在某些戏剧性的场面中人物的情绪便显得不太饱满,对阿妈和其他一些出场人物的线索交代也比较模糊和暧昧(包括片头的过场戏),但这并不影响《魔法阿妈》的观赏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背景制作极为出色,特别是有关渔村部分的全景设计更能看出台湾动画制作人的专业素养。
      由于多少受到了日本动画的影响,因此可以将《魔法阿妈》与日本动画片作比较,当然不是在技法上,而是在影片传达的意念上。八十年代的日本浪漫派动画往往通过建构非现实的世界来阐述观念,特别象宫崎 骏的作品。他的“风之谷”、“龙猫”只是一个概念符号。同样“魔法阿妈”也具有这样的特点。“魔法阿妈”本身就介于人与“非人”之间,影片开头的设坛封鬼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魔法阿妈”使即便是作女儿的也无法理解,然而却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人物。豆豆的偶然出现使她的生活平衡被打破,但“魔法阿妈”的内心情感也因此被引发,由此产生的感人基调贯穿影片始终,尤其是将故事背景的设定在人们熟悉的环境中,更显得亲切自然。
      “魔法阿妈”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异数,可以说也是影片作者乡土情怀的中介。影片中仅在豆豆出场时有过寥寥几笔非常简单的城市场面,与后来的精致的背景设计形成鲜明对比。甫到阿妈家呈现给观众的也是一片灰暗破败的景象,随着剧情的发展,画面的色彩也逐渐明亮绚烂,伴随着“魔法阿妈”和豆豆间关系的转变,更多代表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认同。在豆豆出场后,有不少镜头都是运用他的主观视角,因此这种变化也代表了豆豆的心理反映,从而完成城市到乡村的情感跨越。影片根据孩童的语言特点设计了许多的搞笑的情节和对白,颇具趣味性,使观众能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浓郁而又淳朴的乡土氛围。王小棣此次未担当她一贯擅长的编剧,因此这种情感是否其本人的内心流露不得而知,但她对全片气氛的把握非常到位,并善于调动各种元素来进行渲染和铺垫。各具特色的国语表达方式及传插其间的台语运用得很成功,音调鲜活动人,充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多少弥补了动画制作上的缺憾。音乐也是片中的一个亮点,特别在阿妈带着豆豆骑单车的段落中,绵缓抒情的歌曲配上回忆式的画面,感人至深,个人以为这是影片最为出彩的部分。
      《魔法阿妈》没有搀杂任何说教的成份,生者和死者,阿民和大鲸鱼,豆豆和阿妈,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节的合理铺排下发挥的得淋漓尽致,在意境的表达上丝毫不亚于美日等国的大制作,4千万台币的低投入能产生如此效果,实属难能可贵,不管影片最后成功与否,至少为今后国产动画点明了制作的方向,同时也开了个好头。
        ps:王小棣(1953年—)台湾知名电影、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曾在2001年罹患乳癌。擅于小人物内心情绪的描写。曾在国立台北艺术学院和文化大学授课电影课程,也是纪录片工作者。台湾台北人。
    早期
    王小棣毕业于文化大学戏剧学系,曾留学美国德州三一大学,主修剧场硕士,接着转学进入旧金山大学主修电影。1979年回台湾工作。陆续担任电影《血战大二胆》的副导演和部份编剧, 以及王童执导的《稻草人》和《香蕉天堂》编剧,1979年成立民心影视公司,此後数度获得最佳制作,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金钟奖的肯定。是台湾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小人物型电视剧的代表人物,着名作品包括《全家福》、《佳家福》、《母鸡带小鸭》、《纳桑麻谷──我的家》。
    近期
    1992年2月10日,王小棣和黄黎明成立稻田电影工作室。主要为台湾的公共电视频道制作电视剧和长片。
    1994年推出了电影《热带鱼》之後获得一千万元电影辅导金、1995年执导了王小棣的第一部电影《飞天》。
    1997年王小棣推出台湾本土手绘的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魔法阿妈》

     2 ) 跟岁月一样的魔法

        
          闲来无事,翻开一小本刚买回来的《世界神秘文化》,看到书中介绍穿梭阴阳界的阴阳师时,突然想起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那么一部动画片,里边的人好像就是能够看到鬼魂,脑海里搜索了半天,一个个零碎的片段,渐渐清晰起来,一拍头,想起来了,叫《魔法阿妈》。
       
           要说为什么我对这部动画片印象如此深刻,还真得把时光倒回去,电影似乎是2000年上映的,估计我也就那个时候看的,也就是读小学的时候。还记得看得是又哭又笑,又抹眼泪又捂肚子的,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家都差不了多少,可是唯独这部动画片是最深深记得的,甚至在十年后的现在想起来,许多画面都还像昨天看过的一样。
        
          小时候都爱听鬼故事,都对神秘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老人家通常知道最多,却又最喜欢卖关子,故意说一点逗着娃娃们胡猜乱蒙,等到说到鬼啊神啊,又止住嘴不让我们胡说,好像是禁忌一样,于是我们私底下就越是想得神乎其神了。原来的鬼片,从来都是僵尸(而且都是清朝的,还绝对都穿着官服),贴着符,蹦着僵尸步,这就是我们对于鬼最初的记忆。小小的我晚上睡在床上,从床头看窗户外面,正好可以透过破了洞的雨篷看到一颗星星,只要没有云的夜晚,那颗星星就绝对会在那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试过一直看着一颗星星,一直看,一直看到实在支撑不了而睡着。我到现在都无法形容在夜晚看着一颗星星直至睡着的感觉究竟是什么,好像身体越来越轻,星星(也就是那颗星球,小时候已经知道了星星就是像地球一样的球体)离我越来越近,我好像要飘到那颗星星上去了,我似乎都可以看到环绕着星星的一圈光环,我能够看到它是一颗圆的,在转动的球,它上面的斑纹,有坑有山……就这样,我童年的每一个晚上,都仿佛离我自己远去,而去到了另一颗星星上,那样寂寥苍茫的感觉,像是死了一次。
        
         
           现在,十年后,我又看了一遍《魔法阿妈》,还是和十年前的我一样看得又哭又笑,还像小小的我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模糊地有怅然的味道。


          《魔法阿妈》里边的主人公,那个阿妈的小孙子,叫“豆豆”,阿妈是台湾人的叫法,是外婆的意思,这部动画片里边包含了很多台湾的风土人情,尤其是神鬼一类:放水灯、七月半、做法事、通灵、投胎……虽说内容看上去比较惊悚,其实是部喜剧动画片,内含着亲情的暖流。十年前那小小的我,看完之后是笑得捂肚子,又边擦鼻涕眼泪,妈妈进来叫吃饭,看到这个样子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到我鬼头鬼脑的窜上桌准备吃饭了,又不住瞥眼看外婆,我的阿妈会不会魔法呢?吃着吃着,又会想到,要是我,我肯定不会像动画片里的豆豆傻乎乎的会想到卖掉阿妈,我会保护我的阿妈,我长大了也学法术,到时候阿妈就什么鬼都不怕了,可以活好长好长;可是突然又想到动画片里放水灯的情景,我会不会以后也要给我的阿妈放水灯呢?呸呸呸,阿妈会活很长的,肯定不用。但又战战兢兢地想到万一呢?万一呢?于是又怕怕的看着我的阿妈,害怕哪一天,她会像动画片里的金水婆那样,那我岂不是要看着她慢慢的随着水灯燃烧而消失在水上,无影无踪?突然就好想跑着我的阿妈哭一场,又怕她说我毛病,无缘无故的胡思乱想,那时候,我的阿妈还好硬朗,做的黄焖鸡最好了。


          2008年的冬天了,妈妈偶尔会跟外公聊到三月十三那天,听到他们说,02年就下过病危通知了的,谁知道又活了6年,眼中带泪笑道:“是多出来的罢?!也许是积福的缘故吧!”听了好心安哪,就像把积福的功劳归给自己一样,因为我知道自己肯为我的阿妈积很多善福的。她糖尿病晚期的时候,肢体开始溃烂,脚趾发出臭味,尽管千方百计的不让它有伤口,可还是溃烂了。周末回到阿妈家,一大家人在客厅,我就悄悄溜进房间,在混杂着腐烂味道的黑漆漆的房间里给她按摩脚,安慰我的阿妈,一定会好起来的,会好的,还要活很久呢!阿妈还在笑我,说就我最有良心。其实哪有,我只知道你是我阿妈,你会长命百岁。


          你有问过我,你走了我会不会哭。阿妈啊,我从不回答你,因为我从来不去想那一步。后来高中了,功课好忙,只有周六可以见面,每次要拿钱给我,我都不要,你责备我也好,你说我不听话也好,我不要钱,有你在,我什么都不缺。


          我的阿妈跟《魔法阿妈》里阿妈一样,都凶巴巴的,但是却知道很多神秘的事。我的阿妈是客家人,小时候和伙伴在一起,都只有我能听懂阿妈的话,甚至家里人有些都听不懂,可我能够一句不差的翻译过来,在伙伴眼里,我的阿妈是神秘的,是啊,我的阿妈也会魔法。


          现在,我长大了,我的阿妈也走了,明年三月十三(二月初六)就三年了,阿妈,外婆,我想你了,想你的魔法了。
     



           一个个离去
      带着成长的欢喜
      你有美丽羽翼和自己的主意
      人生有聚有离
      我也懂得这道理
      只是你给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
      我只怕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你
      风不停地吹呀吹呀吹
      像你的手轻拍我
      轻地让我心痛觉得好寂寞
      我慢慢闭上眼睛等你
      等你跑进我怀抱
      睁开眼,你却说再见


                                                                 ————写于2010-10-30

     3 ) 我的阿妈没有魔法,但她是我的世界里最酷的阿妈

    (温馨提示:不是影评!不是影评!不是影评!)

    农历中元节,翻出这部小时候看过无数遍碟片的动画片。直到现在都对碟片的包装印象格外深,深绿色的外壳,封面不是海报上很萌很萌的动画人物,有点像暗黑系阿拉丁神灯,特别吓人。对这套碟片的来历也格外印象深刻,上小学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宝莲灯》拍了续集,吵着要买碟看,买不到就哭。音像店的老板没办法,就翻出一张外壳全是灰的动画片,告诉我,这个比《宝莲灯》好看多了,便宜卖给你。当年傻到实心眼的我,就是这么好糊弄,将信将疑的拿着碟片,抹着鼻涕眼泪跟我妈妈回家了。

    小时候看不懂繁体字幕,听电影里面的闽南话也像听天书,从最开始的半懂不懂连蒙带猜,到看过无数遍之后,台词都能差不多背下来,什么“听说过飙车,哪有人飙狗”,还有黑猫西罗被恶灵附身之后,阴阳怪气的说话声,都能信手拈来学出个模样,可能小时候也有当声优的潜质,长大之后就荒废了。

    “阿妈”应该是外婆,也就是我们北方话讲的“姥姥”。我很小的时候口齿不清,只会叫“舀舀”。我从小长在姥姥家的孩子,从我记事开始,就记得我姥姥每个星期都会给我买德芙巧克力,不是小小一条那种,是很大很大的一板。小时候身体不好,动不动就咳嗽,严重的时候去医院报道比上学还准时,吃甜食的份额也就全都在管制下。怎么形容巧克力对我的吸引力有多大?当时连剥糖纸在我看来都无比神圣。

    我小时候是个特别难带的孩子,不爱吃饭,不爱睡觉。我姥姥为了哄我吃饭,把一堆玩具并排放在窗台上,让我排在这些熊猫狮子兔子玩偶后面,舀一勺饭菜,先从一个个玩具喂过去,小兔子吃一口,小狮子吃一口,最后轮到我。姥姥跟我说,你看小动物都吃了,你还不吃吗?我拗不过,只好乖乖吃饭。小时候幺蛾子特别多,总要把饭搞成黑暗料理,什么香芋冰激凌配炒豆角,这么玩肯定要被妈妈骂,但是姥姥会一边等我玩,一边趁我不注意,多喂我几口饭吃。

    不爱睡觉,就缠着家里人给我讲故事,其实那些故事,我早就会背了,不过还是喜欢听大人讲的感觉。我姥姥讲故事的时候,总会在间隔几句之后,下意识的问“是吧”,像是征求我的意见,我就会纠正,没有“是吧”,你念的不对。姥姥会问我,那怎么念就对了?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听着窗外的蝉鸣睡着了。记忆中姥姥家的凉席是枣红色的,夏天睡在上面特别舒服。

    开头说心心念念不忘的《宝莲灯》,就是姥姥带我去看的,可能也是我唯一一次和姥姥一起去影院看电影。姥姥那时候已经快60岁了,还用自行车带我,去影院要先上桥,再搬着自行车,从桥侧边的楼梯下楼,曲曲折折很不方便。那次特别耿耿于怀,看电影迟到了十分钟,没有看到《宝莲灯》的片头,姥姥怕我不高兴,还给我买了橘子味的冰棍。现在回想起来,真讨厌透了那个不懂事的自己。

    长大了之后不会像小时候那么粘姥姥,去了外地上大学,只有寒暑假的周末,才回去姥姥家,也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脱了鞋直接爬到床上滚来滚去,知道姥姥肯定不会骂我。姥姥知道我和表弟要去,就会早早出门,买上一大袋子水果和各种吃的,每次我妈妈和小姨都会再三嘱咐,千万不要买太多东西,当然了,姥姥从来不会听。有一次和姥姥一起去市场,回家的时候,我根本拎不动那一车菜上楼,真不知道姥姥每次是怎么做到的。

    姥姥还说过,要我赶紧结婚,趁着自己身体好,可以帮我带孩子。可是我大学毕业,姥姥也走了。姥姥信佛,办葬礼的时候家人也不穿孝服,我站在众人当中,不知道姥姥不在了,除了我妈妈,还有谁会那么疼我。

    现在的我学会了化妆,也会在工作不爽的时候开口骂人,姥姥不在了,我心里住着的那个不乖又任性的小孩,也随她一起去了。

    我的姥姥不会魔法,但她陪我长大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最幸福的时光。

    如果姥姥还能听得到我心里的话,想告诉她,迟一点,天上见。

     4 ) 魔法阿妈

    加上魔法外衣的亲情片,一只猫,一只狗,一个老人,在外人看来有点神经质。她也不知道怎样爱自己的孩子,顺着他,宠着他。悄无声息的爱着他。

    豆豆有一句话说在我心里了,大人不在哭起来没意思。这孩子,真棒,想起被小外甥支配的恐惧。其实在这个年纪,看到前期的豆豆,很容易产生厌恶心,多事又爱哭,还不讲道理。到了后期的转变,才会更喜欢他。

    怎样会哭呢,因为孩子,因为朋友

     5 ) 用爱看世界

    文/火焰蓝灵

    ————《魔法阿妈》观后感

    其实我一直觉得动画片比成人世界的电影好看,简单,道理易懂。适合我这样简单,喜欢简单的人看。我不喜欢所有复杂的东西,喜欢待在自己的梦里。也许有些与世隔绝,有些孤傲,但我却享受这种感觉。

    或许,我天生就是为梦而生的人,天生要做一辈子的追梦人。孤独却幸福着。但比起千千万万古代作者,我又是最不孤独的一个。

    但许多成年人都不爱看动画片的,甚至排斥与讨厌动画片。他们认为动画片是属于小孩子的“开心零食”,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年纪该“吃”的东西了。我却不以为然。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会耐心地陪他/她看每一部动画片,等看完了再跟他/她一起总结,一起讨论。这也是母亲与孩子沟通的好方式。去他/她的世界陪他/她玩,陪他/她疯。

    特别像这部《魔法阿妈》一类的亲情式动画,完全可以跟孩子一起看。很寓教于乐。

    我喜欢这部动画片最大一个原因是它里面有台湾本地方言,非常有味道。虽然我不是台湾人,但除了南昌话我不喜欢,其他方言我还是很喜欢的,也希望看到各地的方言得以发扬与保留。如果单一说普通话,生活就失去了它一些些色彩。

    还喜欢片子里的阿妈和片子的主题。

    看到片子里的阿妈,会想到外婆这些年爱我、陪着我的点点滴滴。谁说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最伟大的?我觉得只要是我爱的亲人,朋友、粉丝的爱,同样也很伟大啊。同样重要。有了这些爱,才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我恋恋不舍的人世间。

    片子里有演阿妈很迷信,甚至可以帮助他人超度亡灵,能够制住邪恶的鬼魂,但又与可爱的鬼魂一起生活着。

    迷信这种东西,要看你怎么看。怎么看都可以。但我更喜欢用爱去看。我相信鬼魂一说,我相信四维空间的存在,更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外星人。因为这样,我们便不再是孤单的地球人,不再是所谓的唯一幸存者。我相信我身边就有好多我看不见的“亲人”陪着,包括陪我睡觉的布娃娃们。它们都有灵魂,只是一般人“看不见”、“听不见”它们罢了。

    用爱对这个世界,用爱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原来你一直被幸福包围着,被上帝宠爱着。

    幸福,需要我们亲自去发现,亲自去守望,亲自去耕耘。

    用爱看世界,送给所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们,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也谢谢这个有爱的世界供我茁壮成长。

     6 ) 爱只会变多,不会减少




    在我的童年里,有很多关于外婆的记忆,我很喜欢吃外婆做的南瓜饭,是至今为止吃的最好吃的饭,而不是之一,我想是因为外婆把她对我的爱融化在饭里了;外婆会给很多零花钱给我,我不要时,她着急地说“你真是一个傻孩子!如果我死了,我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会看着你,保佑你长成一个有着瀑布长发般的大美女,然后找一个很好的男朋友。”外婆让我懂得了,当人给出爱时,人与人之间的爱只会变多,不会减少。


    动画电影《魔法阿妈》中,五岁的豆豆因爸爸出车祸被妈妈送到阿妈(大陆叫外婆)家。妈妈离开外婆家后,豆豆一觉醒来,没看见妈妈,只看到从未接触年老的阿妈。阿妈看豆豆哭得那么伤心,想哄他开心,请他吃甘蔗,放电视给他看,把章鱼戴在头上,表演各种搞笑的动作给豆豆看。豆豆的朋友阿民不带豆豆去骑脚踏车,为了豆豆开心,阿妈会带他骑脚踏车。


    在豆豆离家出走后,阿妈立马打电话报警,会因为担心豆豆的安全而流泪,再次见到豆豆后又喜笑颜开,阿妈告诉豆豆“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有能力的人要多帮助别人。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

    豆豆在与阿妈接触的过程中,知道阿妈是一个看起来人很凶,其实人很好的人。


    阿妈对豆豆的爱是一份真诚的爱,这种爱阿妈不说,豆豆也懂,豆豆的童年因为有阿妈的参与变得更快乐!

     7 ) 感動的小故事

    之前看到預告片覺得畫風不是我喜歡的,就沒特別去看了,無意中在電影台看到,沒想到意外的好看! 其實故事背景蠻現代的,父母因為工作沒辦法照顧孩子,就把孩子送回去老家給父母帶,但是隔了兩代,有很大的代溝。就看著阿嬤怎麼用她自己的愛去帶這搗蛋又不聽話的孫子!好笑又讓人感動的一部動畫! 簡單的故事背景,可是感情蠻細膩的,看著看著,也感動的哭了! 推薦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看!

     8 ) 再会啦~再见!

      http://weibo.com/p/1001603859415143966044?mod=zwenzhang
          
          如果有人问我,从小到大看过最感动的一部动画影片是什么,我的回答是:《魔法阿妈》。不是童年的时候看的,也不是在电视上看的,而是在即将大学毕业之际的一堂课上看的,这部影片也为我的人生重新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课。

      这是一部纯粹的台湾本土制作闽南语动画电影,曾获得美国芝加哥儿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影片被选送至全世界各地播放,也是屡获佳绩、好评如潮。然而,我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因为它有多么高的票房与奖励或者多么高的艺术水平,而是单纯的因了这个美丽、平凡又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现在回头看都带着温暖和笑容。

          画面的开头是一幅台湾小岛的风景画,本应该是平静祥和的生活画面,却配了一段令人心生寒颤的音乐,跟着房顶的那道光线投下,灰暗的小房间里四位老人缝补寿衣的画面映入眼帘。再然后是主人公阿妈的出现,口中不断念着咒语,神情严肃,成串过道却被称之为可爱的老鼠、猛烈的台风、消瘦的黑猫、装满鬼魂的坛子,这一系列元素集合在一起,极尽渲染出恐怖的气息,至此悬念已经铺设,将观众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故事的主线是这样的:因为爸爸受伤,豆豆暑假不得不去阿妈家托阿妈照顾着。阿妈是村里面的通灵者,经常帮村里死人处理丧事、引导死去的人投胎、镇压恶鬼。豆豆不小心打破一个装恶鬼的罐子,把恶鬼放出来,恶鬼不断吃小鬼,越来越恐怖。它还骗豆豆骗取阿妈的三颗眼泪以打败阿妈,最终却被豆豆的无穷力量打败。一条主线引导故事情节发展,帮压扁的小蛇抢中元节的食物、教大鲸鱼学走路、给死去的老人烧纸房子等支线借此层层铺开,到最后与恶鬼战斗的时候达到高潮,至此也是豆豆跟阿妈的感情达到巅峰的时候,豆豆年幼无知的心灵也得到了洗礼与成长。故事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将一个小孩内心充满魔幻的世界展示出来,淳朴的民风、善良的心事、简单的想法,这一切和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平凡小事与最质朴的亲情的感人之处。在这个利欲熏心的时代,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如此可爱的影片,执着地讲述最贴近生活的故事,最触动灵魂的亲情。

          记者问本片的导演王小棣,此前一直从事剧情片拍摄的他为什么这次有兴趣制作这样一部动画影片,他的回答是:“我看到宫畸峻的动画很感动,特别是他的《魔女宅急便》,还有他之前的作品《再见萤火虫》,我觉得台湾因为传统与教育制度,令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窄,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动画影片的主要面向观众是低龄人群,无须讲述多么宏高伟大的主题,而应从细节处下手,给孩子们以精神上的启迪与正面引导。本片就结合了小孩子最好奇的民间乡野奇谈的神秘性,进而发挥为对自然及超自然、生人与亡灵的对等尊重,不仅适合小孩看,更给了大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警示以及对小孩思想教育的反思。

          由于资金和时间的不足,本片制作达到了最大化的效率,虽画面、人物、故事等方面无法与美国的迪士尼和日本的宫崎骏相比拟,但其制作诚意绝不容否定。影片的人物和景色全部由画师们一笔一划勾勒而出,结合最真实的台湾风土人情,我想台湾人看到这部影片应该是再亲切不过了。面容泛黄、沟壑满脸的阿妈,蛤蟆一般的嘴脸,却拥有最善良的内心。阿妈为哄豆豆而使出各种招数:弹琴、唱歌、跳舞、把章鱼放头上弄得一头黑,最终无计可施自己都累哭的样子,豆豆梦中阿妈奇装异服跟怪兽战斗的样子,因为失而复得孙子感动到哭的样子,都无比可爱。从城市里来的豆豆,大眼大嘴大头,性格开朗、天真善良,乐于助人。光头阿民、压扁的小蛇、会走路的鲸鱼、村里的老人、胆怯的小女孩等等,他们这些形象并不美丽,却无比亲切。本片力求叙事完整主题突出,没有过度追求画风。人物形象富有特色,因为丰富的感情与明显的性格而变得更加丰满。画面亦是简单朴素,虽然算不上是精良的制作,却也是代表了台湾当时动画制作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小孩子内心世界的各种神奇、魔幻、遐想,也是表现地栩栩如生、恰到好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大部分人物语言采用台湾本土闽南语,还有偶尔台湾腔调的普通话对白,人物对白配合故事情节给台湾元素一次最好的宣传机会,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宝贵最有特色的。片中包括逝者祭祀、人物称谓、封建信仰、景色建筑等等,力求还原那个年代的台湾最本真的样子。本人尤其喜爱的方言就是粤语跟闽南语,那独特的腔调给人以别样的魅力。电影本身就是一门大众文化,结合当地文化和民族元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无须深层次挖掘,自然而然扑面而来一阵清新的气息。

          感情方面,影片从面部细小表情或者夸张表现,都将人物内心情感刻画的十分到位。阿妈的三次落泪是故事的三次情感高潮,一次是孙子失而复得,一次是带孙子骑自行车,孙子即将离开身边,还有一次是身边的伙伴都一个个离去,背景音乐响起,我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掉下了泪水。我相信看到那画面,每个人都会想起自己最亲爱的外婆,因为爸妈不在而和外婆一起吃睡,童年时陪伴外婆一点一滴的画面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每个人都是有童心的,但可能因为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关系,我们必须将童心收藏起来,而此时此刻《魔法阿妈》令我们深藏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人生有聚有离,我也懂得这道理,只是你给我这辈子最美的回忆,我只怕不能把最好的都给你”----歌词句句唱到了心坎。

          动画的结局是美好的,豆豆利用阿妈教的绝招打败了魔鬼,拯救了阿妈和所有小鬼。作为一部动画影片,这是一个很常见也较为圆满的大团圆结局。影片亦从人物的对白中讲述了许多十分有用的道理:“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人哪,不能只想自己好就好,有能力的人,要多帮助别人。”无论再过多少年,我相信,你都可以拿出这部影片给你的孩子看一看,有些道理,他们将受益终生!
          
          我认为时下的中国动画影视,在追求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要回头寻求一些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不求挖掘多么严肃的人文主题,而应该像《魔法阿妈》一样,从细节着手,挖掘最真实的情感,创造出具有更多本土元素的动画影片出来,这样方能取得长足的进展与本质性的突破。

    <图片2>

     短评

    太棒了!因为往生两界的世界观以及亲子元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具有类似设定的Coco和千寻,但相比之下,道理讲得比Coco深,又比千寻更好懂,会让人想到旺旺仙贝上的广告语:老少咸宜。看似混搭的画风,配上真实日常的台词毫无违和感,南方的民俗,孩童的梦境,穿插着一些对岸文化背景下特有的幽默和讽刺,好看极了。

    4分钟前
    • 野生阿尔帕卡
    • 力荐

    气质和画风特别像日本动画电影,用小清新之风来讲驱魔鬼怪的故事,虽然题材对于动画来讲有点超纲,却很温情。喜欢文英阿姨的声音。

    6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要是我小时候我一定会很爱看 现在虽然长大了 觉得剧情幼稚 但电影本身还是传承了 尊老爱幼 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公平的理念 其实动画片对于儿童来说 这种教育意义不是大于剧情本身吗?

    7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这种动画就算是微笑的眼泪,可爱有趣中又带一丝酸楚,与之前预想不太一样,虽然是满满的民俗乡土气息,但却没有在惊悚骇人上下笔墨,反而是祖孙两代人的亲情交流为重点,通过种种事件消除代购隔阂,一切温情自然,尤其是到放水灯时达到高潮,一个看似简单故事能包含种种,那当然就是满分作文了!

    9分钟前
    • ★冰凌宫★
    • 力荐

    电视上看了好几次,童年印象很好,鬼节可以很温暖也很治愈

    13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小学的时候看的,印象中觉得很好看,现在没有再去看一遍的勇气,还是保留回忆中的美好吧=v=

    14分钟前
    • 冻柠乐
    • 力荐

    红厝阿嬷家,童年多阴影,闽南鬼神天,空中鲸鱼飞

    1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寄魔幻惊悚元素于台湾乡土民俗,在小朋友与阿嫲的日常琐事之间种下英雄主义的萌芽,奇思妙想,有着宫崎骏动画的纯真童趣,内核是基于本土民俗风情的塑造,最后是合家欢的美好寓意,简单有趣又有意义但绝非说教意味。那些乡土、海边、民俗元素繁复,虚构幻想倒是简单直接,看得出来原画制作就非常专业。阿嫲的台语配音太有意思了,还有不少喜剧情节,满是童真趣味。推荐这样的儿童片亲子主题,孩子不想看、觉得不好看都难。8.5

    2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台湾的动画片, 有点日本的风格,但故事很棒,真的很好看,好感动,好感动,真的是 。太好了

    24分钟前
    • 黄花菜
    • 力荐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非常特别的夸张画风,邪典动画有点cult(现场有小盆友受到惊吓cry了),有890年代神鬼老港片的影子,特别适合放暑假欣赏——就像《夏目友人帐》,除极少数以外,鬼怪们大都友好无害,而且主创有些白化白狗黑化黑猫之嫌……最喜欢的角色是小扁和大鲸鱼,小男孩的人设有点蠢而且很吵,文英阿姨的配音一下就听出来了,阿妈和善可亲又很勇敢,话说闽南地区的阿妈就像是我们的外婆吧?嗯,看完竟然想起了外婆,还蛮感动的。

    26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特别可以够难得!暑假!鬼神传说!赶上下大雨的乡下!让你觉得身边一切事情 都开始出现些不寻常的端倪 。谁小时候都有个怪里怪气的老头老太太 让你觉得特别怕~都是真情泪!

    27分钟前
    • B超
    • 力荐

    看过的电影不多。但也不算少。关于这一部,套用别人评论的一个标题:不顾一切为你落泪。

    29分钟前
    • 韩咬咬
    • 力荐

    还蛮可爱的一个故事吧,年代虽久但画风老少咸宜,想说还挺适合放给小朋友看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很好的亲子教育+死亡教育,结果没想到后面直接吓哭现场一位小朋友,也是太好笑了。资料馆4K修复打卡。

    3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好温柔的鬼故事。

    33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乡土民俗,祖孙亲情,怪力乱神,回归童心。落脚在”勿以恶小而为之“作结,好玩惊险又对小朋友有教育意义。与香港徐克97年的《小倩》,都涉及到死后鬼魂在投胎路上遇到麻烦,而鬼魂飘忽不定的形象确实适合用动画来表现。

    3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童趣不输宫崎骏,搞笑很中国特色、很台湾味道。迷信在影片中已化为天真的幻想,美妙动人,完全消解了其负面因素。

    4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儘管畫工有限、儘管當年金馬獎評審說怪力亂神,我們卻覺得很溫暖感人。我們這一代TW人,都是看文英的劇跟廣告長大的,她的聲音一出來就加了分。

    43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大故事很不错,小细节却不太圆润。配音的优异是一大亮点。很意外,很惊喜,台湾曾出过这样一个魔幻又富有乡土情怀的故事。我不禁联想起同样富有地方特色韵味的宫崎骏导演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我都很喜爱~~~ —— 二刷,感觉这真是一部值得推荐给身边听得懂闽南语的小伙伴们观看的动画电影。-2013.10.06 —— 2015.02.21:果然,我们拥有类似习俗风俗的闽南地区的小朋友们还挺适合看这部动画电影。—— 2015.08.28:还有什么特殊的日子能比得上【中元节/七月半】更适合放映《魔法阿妈》的呢?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小扁的声音实在太古锤了。给阿嬷配音的文英阿姨去世了,愿阿嬷在天国安息

    49分钟前
    • 玩酷子弟
    • 力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两岸影展展映】TFAI最新4K修复版。修复效果很棒。是老少咸宜的动画佳作。既有温暖的祖孙情谊,也有怪力乱神纷纷登场的台湾民俗。又接地气又“封建迷信”。有毛骨悚然的恐怖桥段,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点,也有让人泪奔的感人场面。很好地从孩童视角表现与父母分离的孤独,与外婆相处的任性和对正义善良、“乐于助鬼”的坚守。鲸鱼在空中飞舞,水灯在海中燃烧,阿妈在帮助逝者完成超度,魂魄在走向投胎的鬼门。人和鬼在通灵的作用下和谐相处,守望相助。种种奇幻的神奇意象通过精美的动画呈现在银幕上,无比美妙。融合台湾民俗呈现对逝者世界的丰富美好的想象,十分疗愈。从主角阿妈、豆豆到配角小扁、阿民、小妹妹、西罗狗、妈妈,都刻画得异常生动。文英阿姨领衔的配音演员功不可没。台词中还有些许讽刺元素。真是精彩好看!

    51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